一种全可溶桥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699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发井下工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可溶桥塞,包括拉杆和剪切杆,所述剪切杆通过数量至少为一个的紧固螺钉固定连接在拉杆的下端;所述拉杆上套有一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下端的外表面通过一锁环连接有单向移动的锥体,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与锥体的上端之间设有胶筒,所述锥体的下端通过一剪切销钉连接在拉杆上;所述剪切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引鞋,所述引鞋上设有可与锥体插接的卡瓦。该全可溶桥塞,通过卡瓦和引鞋的之间形成的结构的配合,卡瓦在咬合套管时,能够均匀破裂,避免了因几片卡瓦轴向位置不统一或卡瓦从某一处断开形成一个大的缺口导致桥塞在套管中不居中,最终导致桥塞锚定不可靠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可溶桥塞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发井下工具
,具体为一种全可溶桥塞。
技术介绍
当前,非常规油气的分段压裂开采主要是基于复合桥塞的分段压裂,复合桥塞作业完后,需要下连续油管钻磨桥塞,连续油管设备作业时间长、成本高,而且还有连续油管自锁、卡钻、工具落井等作业风险。随着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长水平井段连续油管钻磨复合桥塞也变得更加困难。申请号为201810136992.9的一种单卡瓦全可溶桥塞,一种单卡瓦全可溶桥塞,包括中心管、压裂球、滑套、胶筒、背圈、锁环背圈、锁环、锥体、卡瓦和引鞋,所述中心管为轴向中空结构,中心管上端设有与外部连接的插管和多个均布的剪切销钉,该中心管内部的上端设有放置压裂球的变径腔,该变径腔的截面锥度为20-30°,所述压裂球为可溶解的压裂球,所述滑套和背圈设置在中心管外,所述胶筒套设在滑套外并处于滑套和背圈之间,所述锁环设置在滑套和锁环背圈之间。该桥塞无需钻磨,只需要利用底层返排的含有电解质溶液便可将桥塞完全溶解,流出了井筒全通径供后续生产使用。但是在卡瓦和管套咬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咬合不稳的问题,并且卡瓦破不够均匀的目的,并且上述的坐封过程也相对复杂,也需要设计出一种新的用于坐封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可溶桥塞,具备便于卡瓦均匀破裂并咬合稳定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全可溶桥塞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存在着咬合不稳的问题,并且卡瓦破不够均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卡瓦均匀破裂并咬合稳定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可溶桥塞,包括拉杆和剪切杆,所述剪切杆通过数量至少为一个的紧固螺钉固定连接在拉杆的下端;所述拉杆上套有一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下端的外表面通过一锁环连接有单向移动的锥体,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与锥体的上端之间设有胶筒,所述锥体的下端通过一剪切销钉连接在拉杆上;所述剪切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引鞋,所述引鞋上设有可与锥体插接的卡瓦;所述卡瓦的下端和引鞋的上端共同形成一用于破裂卡瓦的第一结构;所述卡瓦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结构,用于咬合套管。优选的,所述第一结构为凹凸结构;所述凹陷部的数量为若干个,并且圆周均匀分布在卡瓦的下端面;所述引鞋的上端设有圆台阶;所述引鞋的上端且位于圆台阶的四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凹陷部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凹陷部处轴向设有第一切缝,所述卡瓦的下端面还设有与第一切缝间隔分布的第二切缝;所述第一切缝的深度大于第二切缝的深度。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为喷涂的纳米合金或镶嵌的陶瓷齿。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为喷涂的纳米合金和镶嵌的陶瓷齿形成的复合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结构为上下相适配的上锥面和下锥面,所述上锥面设置在卡瓦的下端,所述引鞋的上端设有圆台阶;所述下锥面设置在引鞋的上端,并且位于圆台阶的四周。优选的,所述上锥面为°的锥面。优选的,所述卡瓦的上锥面处轴向设有数量为六个的第三切槽,所述卡瓦的上端面轴向设有数量为六个的第四切槽,所述第四切槽与第三切槽间隔分布,间隔的圆心角度为30°。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为镶嵌的陶瓷齿或硬质合金。优选的,所述拉杆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坐封工具的螺纹。(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可溶桥塞,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全可溶桥塞,通过卡瓦和引鞋的之间形成的结构的配合,卡瓦在咬合套管时,能够均匀破裂,避免了因几片卡瓦轴向位置不统一或卡瓦从某一处断开形成一个大的缺口导致桥塞在套管中不居中,最终导致桥塞锚定不可靠的风险。2、该全可溶桥塞,通过第二结构的设置,卡瓦在咬合套管时,咬合更加的稳定。3、该全可溶桥塞,通过拉杆和剪切杆的使用,将全可溶桥塞的可溶部分进行坐封后,可随坐封工具带出井口,使拉杆可重复使用,只要更换剪切杆就可,避免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引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卡瓦的结构示意图(正面);图4为实施例一卡瓦的结构示意图(反面);图5为实施例一卡瓦的结构结构示意图(正面);图6为实施例一卡瓦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反面);图7为实施例二引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卡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二卡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一胶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可溶球、2拉杆、3中心管、4胶筒、401凹槽、5内背圈、6外背圈、7锁环、8锥体、9剪切销钉、10卡瓦、1001第四切槽、1002纳米合金、1003陶瓷齿、1004凹陷部、1005第一切缝、1006硬质合金、1007第三切槽、1008第二切缝、上锥面、11紧固螺钉、12引鞋、1201下锥面、1202三头螺纹、1203凸起部、1204圆台阶、13剪切杆、14观察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TRTR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3、4、5、6、10,一种全可溶桥塞包括可溶球1、中心管3、胶筒4、背圈、锥体8、锁环7、卡瓦10和引鞋12,剪切杆13通过数量至少为一个的紧固螺钉11固定连接在拉杆2的下端,的拉杆12和剪切杆13为合金钢材质,中心管3、胶筒4、背圈和卡瓦10都安装并限制在拉杆2和剪切杆13上,拉杆2上端通过螺纹与坐封工具连接;桥塞坐封是为了将井中的套管进行密封,当桥塞坐封丢手后,拉杆2和剪切杆13会随坐封工具被带出井口,不会留下不溶合金在井中。的中心管3上端面铣了两处观察槽14,可以用来观察适配器中的导向接头是否安装到位,中心管3上端内孔有一个30°的内圆锥面,可溶球1可置于该处,中心管3下端外表面套有胶筒4、背圈、锁环7和锥体8,并且锥体8和中心管3安装在拉杆2上,具体的连接如下:中心管3套接在拉杆2上,中心管3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环7,中心管3上设有与锁环7相配的内螺纹可以发生单向不可逆位移,锁环7便会在中心管3上锁紧,保持负荷防止回弹;锥体8的上端通过环锁7与中心管3的螺纹连接,锥体8与锁环7相配的外壁螺纹在桥塞坐封产生轴向移动时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锥体8可以在中心管3单向移动;锥体8下端通过不少于三处的剪切螺钉9与拉杆2固定,防止桥塞中心管3及锥体8部分在入井过程中轴向移动导致卡瓦10提前破裂;而且锥体8采用镁铝合金制成,强度偏低,因此将锥体8下端设有增厚块增厚,增厚块上设有用于安装剪切销钉9的安装孔,确保桥塞坐封时锥体8可以有效支撑卡瓦10破裂及咬合套管而不变形。中心管3下端外表和锥体8之间设有胶筒4,胶筒4采用可溶橡胶制成,因可溶桥塞只承受单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2)和剪切杆(13),所述剪切杆(13)通过数量至少为一个的紧固螺钉(11)固定连接在拉杆(2)的下端;/n所述拉杆(2)上套有一中心管(3),所述中心管(3)下端的外表面通过一锁环(7)连接有单向移动的锥体(8),所述中心管(3)的外表面与锥体(8)的上端之间设有胶筒(4),所述锥体(8)的下端通过一剪切销钉(9)连接在拉杆(2)上;/n所述剪切杆(1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引鞋(12),所述引鞋(12)上设有可与锥体(8)插接的卡瓦(10);/n所述卡瓦(10)的下端和引鞋(12)的上端共同形成一用于破裂卡瓦(10)的第一结构;/n所述卡瓦(10)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结构,用于咬合套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2)和剪切杆(13),所述剪切杆(13)通过数量至少为一个的紧固螺钉(11)固定连接在拉杆(2)的下端;
所述拉杆(2)上套有一中心管(3),所述中心管(3)下端的外表面通过一锁环(7)连接有单向移动的锥体(8),所述中心管(3)的外表面与锥体(8)的上端之间设有胶筒(4),所述锥体(8)的下端通过一剪切销钉(9)连接在拉杆(2)上;
所述剪切杆(1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引鞋(12),所述引鞋(12)上设有可与锥体(8)插接的卡瓦(10);
所述卡瓦(10)的下端和引鞋(12)的上端共同形成一用于破裂卡瓦(10)的第一结构;
所述卡瓦(10)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结构,用于咬合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为凹凸结构,包括若干个凹陷部(1004),并且若干个凹陷部(1004)圆周均匀分布在卡瓦(10)的下端面;所述引鞋(12)的上端设有圆台阶(1204);所述引鞋(12)的上端且位于圆台阶(1204)的四周设有凸起部(1203),所述凸起部(1203)与凹陷部(1004)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004)处轴向设有第一切缝(1005),所述卡瓦(10)的下端面还设有与第一切缝(1005)间隔分布的第二切缝(1008);所述第一切缝(1005)的深度大于第二切缝(1008)的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鸿邹刚周歆杨小城余修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