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浮阀自旋转冲击式套管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698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浮阀自旋转冲击式套管导引装置,包括中心管、螺旋弹簧、引鞋帽,所述中心管外壁通过变径形成台肩结构,外径较小端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条360°旋转的螺旋滑道,所述引鞋帽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螺旋滑道配合的驱动销,所述驱动销穿过引鞋帽侧壁与中心管上的螺旋滑道相契合,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中心管外径较小端,且被压缩在所述引鞋帽与中心管的台肩结构之间;所述驱动销在螺旋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使引鞋帽绕中心管做轴向和径向运动,形成旋转冲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下放套管遇阻的情况下,可通过上提下放套管柱的方式,来激发螺旋弹簧的弹力,使引鞋帽做旋转冲击运动,破碎遇阻的岩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浮阀自旋转冲击式套管导引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固井工具
,尤其涉及带浮阀自旋转冲击式套管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在钻完一口井或一部分井后,需要安装套管或固井管柱以封固地层。井眼裸眼地层的局部偏差会阻碍套管的顺利下入,裸眼段的地层偏差包括井眼偏心、冲刷和碎屑等。在下入套管过程可能需要旋转管柱,但是,在长管柱的末端,特别是在大斜度、大位移、水平井段,下入管柱不可旋转,或不鼓励旋转。试图旋转长套管柱产生的高扭矩可能会对套管接头之间的螺纹造成重大损坏,并可能导致扶正器等拖拽进地层。在这种情况下,管柱很有可能无法越过障碍物或井眼偏差。在垂直井的套管下入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套管中,套管柱可能会遇到井筒中的障碍物,例如,由于井眼壁坍塌进入裸眼,或由于套管沿裸眼向前推动套管底端的碎屑。这些障碍物阻碍了套管的前进,需要清除裸眼,以便将套管推进至孔底。通常,这需要在井下运行单独的钻柱,试图清除障碍物,然后再次尝试使用固井管柱,传统的方法和设备无法解决在下套管过程中清除障碍物的问题,这就无形中浪费了很多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浮阀自旋转冲击式套管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螺旋弹簧、引鞋帽,所述中心管外壁通过变径形成台肩结构,外径较小端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条360°旋转的螺旋滑道,所述引鞋帽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螺旋滑道配合的驱动销,所述驱动销穿过引鞋帽侧壁与中心管上的螺旋滑道相契合,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中心管外径较小端,且被压缩在所述引鞋帽与中心管的台肩结构之间;/n所述驱动销在螺旋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使引鞋帽绕中心管做轴向和径向运动,形成旋转冲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浮阀自旋转冲击式套管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螺旋弹簧、引鞋帽,所述中心管外壁通过变径形成台肩结构,外径较小端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条360°旋转的螺旋滑道,所述引鞋帽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螺旋滑道配合的驱动销,所述驱动销穿过引鞋帽侧壁与中心管上的螺旋滑道相契合,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中心管外径较小端,且被压缩在所述引鞋帽与中心管的台肩结构之间;
所述驱动销在螺旋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使引鞋帽绕中心管做轴向和径向运动,形成旋转冲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浮阀自旋转冲击式套管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浮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浮阀自旋转冲击式套管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引鞋帽上对所述驱动销进行限位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小娜杨增民刘义彬周冀王志刚曹靖瑜翟阳康建涛王爱玲叶伟娟崔建民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