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42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包括布料,所述布料由涤纶层和涂层布组合制得,且涂层布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涤纶层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涂层布之间,所述布料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填充有热熔层,所述热熔层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布料通过热熔层开设有压槽,所述压槽为锯齿型结构,所述布料的上下表面位置均设置有绳环,且绳环的数量是热熔层数量的两倍,所述热熔层设置在相邻两组所述绳环之间,且绳环为U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复卷定位和一定的弯曲度以方便面料的收卷处理,可对涤纶涂层面料卷件进行紧固处理以提高包装的牢固性,同时,于两侧提供收卷限位以增强涤纶涂层面料抽拉和收卷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
本技术涉及涤纶涂层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
技术介绍
涤纶涂层面料由涤纶层和涂层布组合制得,其中涤纶层选用聚酯纤维经纺丝工艺织得,涂层布作为表层部件,涂覆有防水材料使得涤纶涂层面料相较于传统织布而言,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是使用较为常见的面料。传统的涤纶涂层面料在使用时,未提供复卷定位和一定的弯曲度,给面料的收卷处理带来不便,未对涤纶涂层面料卷件进行紧固处理影响了其包装的牢固性,同时,未于两侧提供收卷限位降低了涤纶涂层面料使用的便捷性,影响了涤纶涂层面料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包括布料,所述布料由涤纶层和涂层布组合制得,且涂层布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涤纶层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涂层布之间,所述布料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填充有热熔层,所述热熔层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布料通过热熔层开设有压槽,所述压槽为锯齿型结构,所述布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包括布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1)由涤纶层(2)和涂层布(3)组合制得,且涂层布(3)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涤纶层(2)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涂层布(3)之间,所述布料(1)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填充有热熔层(4),所述热熔层(4)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布料(1)通过热熔层(4)开设有压槽(5),所述压槽(5)为锯齿型结构,所述布料(1)的上下表面位置均设置有绳环(6),且绳环(6)的数量是热熔层(4)数量的两倍,所述热熔层(4)设置在相邻两组所述绳环(6)之间,且绳环(6)为U型结构,相邻两组所述绳环(6)以布料(1)的横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包括布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1)由涤纶层(2)和涂层布(3)组合制得,且涂层布(3)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涤纶层(2)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涂层布(3)之间,所述布料(1)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填充有热熔层(4),所述热熔层(4)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布料(1)通过热熔层(4)开设有压槽(5),所述压槽(5)为锯齿型结构,所述布料(1)的上下表面位置均设置有绳环(6),且绳环(6)的数量是热熔层(4)数量的两倍,所述热熔层(4)设置在相邻两组所述绳环(6)之间,且绳环(6)为U型结构,相邻两组所述绳环(6)以布料(1)的横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层(2)为聚酯纤维纺丝制得,所述涂层布(3)的外表面涂覆有防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卷的涤纶涂层面料,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热熔层(4)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中蒋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盈丰丝绸整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