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35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包括动感针织区,动感针织区形成有动感面料体,动感面料体至少包括第一层,第一层形成有多个第一线圈,第一线圈包括由第一高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一元筒组织,以及由第一低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一吊目组织,第一元筒组织和第一吊目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第一编织组织。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针织面料,当受到外力后,第一高弹性纱线的形变程度大于第一低弹性纱线的形变程度,当撤去外力时,第一高弹性纱线的弹力大于第一低弹性纱线的弹力,二者的复位速度不同,在复位过程中形成了通气孔,增加了面料的透气性。此外,由于二者的回缩力不同,进而带来了动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织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动感针织织物。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针织面料的款式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针织织物,比如变色针织织物等。现有的针织织物的款式还存在某些空白,比如,市面上未见有动感织物。此外,现有的针织织物有时候透气性不好,针织织物常用于鞋面等,当其用于加工鞋面的话,经常存在透气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动感效果,能增强透气能力的针织面料。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包括动感针织区,所述动感针织区形成有动感面料体,所述动感面料体至少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形成有多个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包括由第一高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一元筒组织,以及由第一低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一吊目组织,所述第一元筒组织和所述第一吊目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第一编织组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弹性纱线为透明纱线或者有光纱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弹性纱线为透明纱线,所述透明纱线为TPU纱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低弹性纱线为长丝或者短纤编织纱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低弹性纱线为涤纶纱,锦纶纱,丙纶纱和棉纱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进一步地,第一高弹性纱线的回缩率为8%以上,第一低弹性纱线的回缩率为6%以下。进一步地,所述动感面料体还包括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形成有多个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包括由第二高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二元筒组织,以及由第二低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二吊目组织,所述第二元筒组织和所述第二吊目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第二编织组织,所述第一层为面层,所述第二层为底层。进一步地,所述动感透气针织面料还包括针织透气区,所述针织透气区形成有透气面料体,所述面料透气本体形成有由第三高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编织组织,该编织组织形成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高弹性纱线为透明纱线或者有光纱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非常适合用于加工鞋面等。下面以用于加工鞋面为例进行说明,使用动感透气针织面料鞋面的鞋子,在使用过程中,当鞋面受到外力后,第一高弹性纱线的形变程度大于第一低弹性纱线的形变程度,当撤去外力时,第一高弹性纱线的弹力大于第一低弹性纱线的弹力,二者的复位速度不同,在复位过程中形成了通气孔,增加了鞋面的透气性。此外,在复位过程中由于第一高弹性纱线和第一低弹性纱线回缩力不同,进而在复位的时候带来了动感效果,即形成了有趣的视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动感透气针织面料的动感针织区和针织透气区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感透气针织面料的层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动感面料体的编织组织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透气面料体的编织组织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感面料体的编织方法示意图。图中:动感面料体-1;第一层-11;第二层-12;透气面料体-2;透气孔-21;第一高弹性纱线-31;第一低弹性纱线-32;第二高弹性纱线-3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动感针织区,动感针织区形成有动感面料体1,动感面料体1至少包括第一层11,第一层11形成有多个第一线圈,如图3所示,第一线圈包括由第一高弹性纱线31编织形成的第一元筒组织,以及由第一低弹性纱线32编织形成的第一吊目组织,所述第一元筒组织和所述第一吊目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第一编织组织。其中,第一高弹性纱线的回缩率为8%以上,第一低弹性纱线的回缩率为6%以下。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高弹性纱线31为各类材质的弹性纱线,包括透明纱线,有光纱线等,数量为至少一条(即一条或多条),若多条高弹性纱线可通过冚纱或混纱等方式组合。优选地,透明纱线为TPU纱线。第一低弹性纱线32为长丝或者短纤编织纱线。第一低弹性纱线32具体可为涤纶纱,锦纶纱,丙纶纱和棉纱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若多条的第一低弹性纱线32可通过冚纱或混纱等方式组合。本实施例中,高弹性纱线是:TPU(350D/1F),第一低弹性纱线是:DTY(150D/36F)。优选地,第一低弹性纱线32为涤纶纱。本技术所用的纱线规格可以为任意常见规格。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第一低弹性纱线的卷曲收缩率一般在20%以下,高弹性纱线的卷曲收缩率一般在30%以上。本技术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非常适合用于加工鞋面等。下面以用于加工鞋面为例进行说明,使用动感透气针织面料鞋面的鞋子,在使用过程中,当鞋面受到外力后,第一高弹性纱线31的形变程度大于第一低弹性纱线32的形变程度,当撤去外力时,第一高弹性纱线31的弹力大于第一低弹性纱线32的弹力,二者的复位速度不同,在复位过程中形成了通气孔,增加了鞋面的透气性。此外,在复位过程中由于第一高弹性纱线31和第一低弹性纱线32的的回缩力不同,进而在复位的时候带来了动感效果,即形成了有趣的视觉效果。动感面料体1的编织方法之一如图5所示,编织图中①代表:一条或多条各类材质的第一高弹性纱线31编织的元筒组织(包括但不限于涵盖元筒组织的所有密针编织和隔针编织的所有组织)。图中第1、2、5、6、9、10、13、14织行,均为透明TPU材质纱线编织的元筒组织。编织图中②代表:一条或多条各类材质第一低弹性纱线32编织的吊目组织(包括但不限于涵盖吊目组织的所有密针编织和隔针编织的所有组织)。图中的第3、4、7、8、11、12、15、16织行,均为常用纱线编织的面吊目和底吊目组织。编织图中,编织动作①和编织动作②使用的纱线,不可同时为常规的第一低弹性纱线32。本技术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在编织完成后,可经过80℃-110℃高温蒸汽整烫,使纱线材料充份收缩,达到更好的动感效果。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面料体还包括第二层12,第二层12形成有多个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包括由第二高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二元筒组织,以及由第二低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二吊目组织,所述第二元筒组织和所述第二吊目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第二编织组织。第一层11为面层,第二层12为底层。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编织整体。其中,第二高弹性纱线的回缩率为8%以上,第二低弹性纱线的回缩率为6%以下。本实施例中,第二高弹性纱线与第一高弹性纱线31为同一种纱线,即TPU纱线,第二低弹性纱线与第一低弹性纱线32为同一种纱线,即涤纶纱。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动感透气针织面料还包括针织透气区,如图1和4所示,针织透气区形成有透气面料体2,透气面料体2形成有由第三高弹性纱线34编织形成的编织组织,该编织组织形成有透气孔21。第三高弹性纱线34为透明纱线或者有光纱线,透明纱线优选为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感针织区,所述动感针织区形成有动感面料体,所述动感面料体至少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形成有多个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包括由第一高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一元筒组织,以及由第一低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一吊目组织,所述第一元筒组织和所述第一吊目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第一编织组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感针织区,所述动感针织区形成有动感面料体,所述动感面料体至少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形成有多个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包括由第一高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一元筒组织,以及由第一低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第一吊目组织,所述第一元筒组织和所述第一吊目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第一编织组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弹性纱线为透明纱线或者有光纱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弹性纱线为透明纱线,所述透明纱线为TPU纱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弹性纱线为长丝或者短纤编织纱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透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弹性纱线为涤纶纱,锦纶纱,丙纶纱和棉纱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泰李颖泉陀济轩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