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17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包括箱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侧的多个桨叶;多个所述桨叶表层均吸附有微藻,箱体转动时,多个所述桨叶带动污水从箱体一端流向另一端。采用本方案,使污水在微藻净化装置流转前进,提高了污水的流动性,使微藻能接触到并处理更多的污水,以此提高微藻净化效率,且本装置可取下重复利用,并利于后期维护和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利用微藻进行污水处理的历史追溯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Oswald等就提出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设想,此后,以藻-菌共生体系和高效藻类塘为代表的悬浮生长藻类塘系统在分散式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但这类系统因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不稳定等局限性,一直未能成为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近年来,在市政污水处理厂深度净化需要以及渴望从污水中获得生物柴油的驱动下,微藻污水处理在世界范围内重获新生。微藻生长过程需要大量吸收N、P等营养元素,可直接降低二/三级出水中N、P等污染物的含量,通过固定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提高pH等间接作用,微藻还能创造出有效去除水中残留有机物和病原性微生物的环境条件,此外,微藻也具有吸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能力。因此,微藻具有成为污水深度净化技术的良好潜力,但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微藻处理污水的效率还是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采用本方案,使污水在微藻净化装置流转前进,提高了污水的流动性,使微藻能接触到并处理更多的污水,以此提高微藻净化效率,且本装置可取下重复利用,并利于后期维护和保养。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包括箱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侧的多个桨叶;多个所述桨叶表层均吸附有微藻,箱体转动时,多个所述桨叶带动污水从箱体一端流向另一端。本方案具体运作时,将本装置放入污水中,污水进入本装置的箱体内,箱体内侧设置多个桨叶,且多个桨叶上附着微藻,此时微藻便能吸收污水中的N、P等元素,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若如此时转动箱体,箱体带动桨叶转动,多个桨叶相互配合达到类似螺旋桨的效果,从箱体一端产生吸力,吸引外部污水进入箱体一端的同时,还使箱体内部的污水从箱体一端流向箱体另一端,且为螺旋式旋转前进,此时污水在这种流动性下,几乎全部污水均能和微藻接触,以此提高微藻的净化效率。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桨叶均和箱体内侧可拆卸连接。本方案具体运作时,由于箱体内部流动性较大,桨叶上吸附的微藻难免会产生脱落,在本装置净化污水一段时间过后,需要对本装置进行维护,更换桨叶上的微藻。且本装置在空闲时间内,还需要对微藻进行养护,此时需将桨叶取下,放入培养液中,还可促进微藻继续生长,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设置为:多个所述桨叶均和箱体内侧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污水池内,所述箱体一端和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可驱动箱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本方案具体运作时,箱体通过固定座被固定在污水中,且固定座可驱动箱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此时可完成上述提高微藻转化效率的方案。箱体还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当本装置在空闲时间或无需在此地方使用时,可取出箱体,便于维护和保养,且可在其它地方循环使用,使资源能合理利用。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和固定座均采用耐腐蚀的轻质材料。本方案具体运作时,为安装和使用方便,且为适应污水的耐酸碱腐蚀性,需具有一定刚性及强度,且使用寿命长,可采用如硬质铝合金、增强尼龙等材料,设置为:所述箱体和固定座均采用耐腐蚀的轻质材料。进一步的,箱体一端设置多个进水口,箱体另一端设置出水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微藻光源。本方案具体运作时,为达到本装置持续处理污水的效果,在箱体一端设置多个进水口,使箱体内的污水进入量增加,污水进入箱体内后,通过微藻的净化作用,被箱体从出水口排出。微藻净化污水,吸收污水中的N、P等元素,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箱体内部设置微藻光源,微藻光源能照射微藻,使微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N、P等元素的同时,微藻的繁殖速度大幅度加快,进一步提高的效率,且能长时间使用。进一步的,还包括滤网A,所述滤网A覆盖出水口,所述滤网A上附着有微生物吸附装置,所述微生物吸附装置能吸收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本方案具体运作时,本装置中的微藻在水流冲击下,难免会产生脱落,此时在出水口处设置滤网A,滤网A能阻挡脱离的微藻流出箱体,在达到不会再次污染净化后的水的同时,还能回收脱落后的微藻,放入培养液中循环使用。且在滤网A上附着微生物吸附装置,微藻光合作用后,微藻放出的氧气溶解在水体中,这样溶氧浓度高的水体自身就形成了可以氧化分解有机物的作用,一部分的有机物在水体流动的过程中就已经被分解。此外,利用微生物吸附装置进一步吸收微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物,降低了水体中COD的浓度,进一步净化了水体,COD也就是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废水中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数量相对不大,而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为有机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进一步的,还包括滤网B,所述滤网B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滤网B围绕滤网A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存放游离的微藻,所述内部空间设置微藻光源。本方案具体运作时,滤网B设置在箱体内部,且滤网B包围滤网A,滤网B和滤网A之间形成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内存放游离的微藻和设置微藻光源,此时箱体内的污水经过桨叶上的微藻处理后,从滤网B处进入到内部空间中,此时游离的微藻进行光合作用再次处理净化,能达到二次处理效果,净化效果更好,且滤网B也能达到阻挡微藻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微藻光源为LED光源。本方案具体运作时,采用LED光源为微藻提供光能,LED光源包括蓝光LED和红光LED,均是微藻光合作用和繁殖所需要的,进一步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采用本方案,使污水在微藻净化装置流转前进,提高了污水的流动性,使微藻能接触到并处理更多的污水,以此提高微藻净化效率,且本装置可取下重复利用,并利于后期维护和保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箱体,2-桨叶,3-微藻光源,4-进水口,5-出水口,6-固定座,7-滤网B,8-滤网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包括箱体1,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侧的多个桨叶2;多个所述桨叶2表层均吸附有微藻,箱体1转动时,多个所述桨叶2带动污水从箱体1一端流向另一端。本实施例中,将本装置放入污水中,污水进入本装置的箱体1内,箱体1内侧设置多个桨叶2,且多个桨叶2上附着微藻,此时微藻便能吸收污水中的N、P等元素,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若如此时转动箱体1,箱体1带动桨叶2转动,多个桨叶2相互配合达到类似螺旋桨的效果,从箱体1一端产生吸力,吸引外部污水进入箱体1一端的同时,还使箱体1内部的污水从箱体1一端流向箱体1另一端,且为螺旋式旋转前进,此时污水在这种流动性下,几乎全部污水均能和微藻接触,以此提高微藻的净化效率。本实施例中,由于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侧的多个桨叶(2);/n多个所述桨叶(2)表层均吸附有微藻,箱体(1)转动时,多个所述桨叶(2)带动污水从箱体(1)一端流向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侧的多个桨叶(2);
多个所述桨叶(2)表层均吸附有微藻,箱体(1)转动时,多个所述桨叶(2)带动污水从箱体(1)一端流向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桨叶(2)均和箱体(1)内侧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设置在污水池内,所述箱体(1)一端和固定座(6)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6)可驱动箱体(1)绕自身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藻净化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和固定座(6)均采用耐腐蚀的轻质材料。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德盛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