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15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筒体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进碱装置和中排装置,所述的进碱装置位于中排装置的上方,所述的进碱装置包括进碱口和第一布水器,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口和第二布水器,所述的进碱装置和中排装置之间设有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排装置和出水口之间设有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筒体上端设有上入口,所述的筒体的下端设有下入口,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所述的出水口之间设有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布水均匀,再生效果好,能够延长交换树脂使用寿命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
技术介绍
混床是指水依次通过装有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阴床与装有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阳床的系统。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除去水中的阳离子;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除去水中的阴离子,通过阳床与阴床的同步作用可将水中的各种矿物盐基本除去。为了获取较好的除盐效果,阳床内装载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阴床一般内装载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传统的混床通过将水均匀的下落依次通过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与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后经出水口排出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另外,混床长时间工作后,内部的阳床及阴床会产生饱和,无法对离子水进行有效的去离子处理,因此,需要对阳床与阴床进行再生处理,而目前存在有布水不均匀的问题,交换树脂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布水均匀,再生效果好,能够延长交换树脂使用寿命的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布水均匀,再生效果好,能够延长交换树脂使用寿命的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筒体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进碱装置和中排装置,所述的进碱装置位于中排装置的上方,所述的进碱装置包括进碱口和第一布水器,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口和第二布水器,所述的进碱装置和中排装置之间设有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排装置和出水口之间设有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筒体上端设有上入口,所述的筒体的下端设有下入口,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所述的出水口之间设有孔板。本技术采用了第一和第二布水器的结构加强了布水的均匀性,在加强再生效果的同时有助于加强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口下方设有第三布水器,所述的第三布水器包括连接部和布水部,所述的连接部和布水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的布水部采用绕丝筛管。本技术采用了第三布水器的结构,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使得水均匀地分布到交换树脂上,提高水处理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进碱装置和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之间设有辅助布水装置,所述的辅助布水装置包括若干层不锈钢网,其中最底部的不锈钢网设有竖直向下的引水杆。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在再生和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布水的均匀性,同时降低水流对树脂的冲击力,提高树脂的使用寿命,同时最底部的不锈钢网设有竖直向下的引水杆,引水杆均匀地布置在不锈钢网上,防止发生布水不均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上设有视窗,所述的视窗安装在所述的进碱装置、中排装置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处。通过视窗结构可以在水处理和树脂再生过程中随时监控筒体内部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的孔板上设有水帽。作为优选,所述的孔板内设有活性炭。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提高了本技术的水处理效率,且有助于防止孔板内的活性炭发生散逸,影响水处理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布水器和第二布水器均包括主管、支管和U形管,所述的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的主管连接,所述的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U形管连接,所述的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主管连接,所述的支管和所述的U形管均采用绕丝筛管。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U形管的两端为封堵状态,液体通过主管进入支管,一部分在支管布水,另一部分进入环形管,通过环形管进行布水,可以减少流量过大导致的布水不均匀的情况发生,通过该结构可以以较快的速度注入碱液和酸液,提高再生效率,同时加强布水的效果。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布水均匀,布水效率高2.再生效果好,可以快速完成树脂的再生3.能够延长交换树脂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辅助布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底部设有4个支脚11,顶部设有2个吊耳12和1个通气孔13,筒体1上部设有进水口2,筒体1下部设有出水口3,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有进碱装置4和中排装置5,进碱装置4位于中排装置5的上方,进碱装置4包括进碱口41和第一布水器42,进碱口41和第一布水器42连通,中排装置5包括中排口51和第二布水器52,中排口51和第二布水器52连通,进碱装置4和中排装置5之间设有阴离子交换树脂6,中排装置5和出水口3之间设有阳离子交换树脂7,所述筒体1上端设有上入口15,筒体1的下端设有下入口16,阳离子交换树脂7和出水口3之间设有孔板8。进水口2下方设有第三布水器21,第三布水器21包括连接部211和布水部212,连接部211和布水部212固定连接,连接部211与出水口3连接,布水部212采用绕丝筛管。进碱装置4和阳离子交换树脂7之间设有辅助布水装置9,辅助布水装置9包括若干层不锈钢网91,其中最底部的不锈钢网91设有竖直向下的引水杆92。筒体1上设有视窗14,视窗14安装在进碱装置4、中排装置5和阴离子交换树脂6处。孔板8上设有水帽81。孔板8内设有活性炭。第一布水器42和第二布水器52均包括主管421、支管422和U形管423,支管422的一端与主管421连接,支管422的另一端与U形管423连接,支管422的另一端与主管421连接,支管422和U形管423均采用绕丝筛管。在本技术水处理过程中,水从顶部的进水口2进入,先后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6和阳离子交换树脂7之后再经过孔板8吸附后从出水口3排出,而在树脂再生过程中,进碱装置4向本技术内注入碱液,而中排装置5注入酸液,对树脂进行再生,而当树脂需要更换时通过上入口更换阴离子交换树脂,通过下入口更换阳离子交换树脂,本实施例具有布水均匀,布水效率高,再生效果好,可以快速完成树脂的再生,能够延长交换树脂使用寿命的优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筒体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进碱装置和中排装置,所述的进碱装置位于中排装置的上方,所述的进碱装置包括进碱口和第一布水器,所述的进碱口和第一布水器连通,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口和第二布水器,中排口和第二布水器连通,所述的进碱装置和中排装置之间设有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排装置和出水口之间设有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筒体上端设有上入口,所述的筒体的下端设有下入口,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所述的出水口之间设有孔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筒体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进碱装置和中排装置,所述的进碱装置位于中排装置的上方,所述的进碱装置包括进碱口和第一布水器,所述的进碱口和第一布水器连通,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口和第二布水器,中排口和第二布水器连通,所述的进碱装置和中排装置之间设有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排装置和出水口之间设有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筒体上端设有上入口,所述的筒体的下端设有下入口,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所述的出水口之间设有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下方设有第三布水器,所述的第三布水器包括连接部和布水部,所述的连接部和布水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的布水部采用绕丝筛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混床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强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