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99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文具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胶带切割器,包括主体、支撑台、支撑轴以及刀片,主体具有用于容纳胶带卷的容纳空间,主体与胶带卷限位接触,且胶带卷可脱离主体;支撑台设置在主体上;支撑轴设置在主体上,支撑台与支撑轴之间形成有供胶带卷的胶带通过的通道,通道与容纳空间相连通;刀片设置在主体上,以在胶带由通道伸出容纳空间后,刀片用于切断胶带。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仅需将胶带卷放入容纳空间内,并拉动胶带通过通道,从而能够使得刀片快速切断胶带,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带切割器
本技术涉及文具
,尤其涉及一种胶带切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胶带的切割还是多采用外部刀片进行切断,以此实现胶带的使用,操作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胶带切割器,以实现胶带的高效切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带切割器,包括:主体,主体具有用于容纳胶带卷的容纳空间,主体与胶带卷限位接触,且胶带卷可脱离主体;支撑台,支撑台设置在主体上;支撑轴,支撑轴设置在主体上,支撑台与支撑轴之间形成有供胶带卷的胶带通过的通道,通道与容纳空间相连通;刀片,刀片设置在主体上,以在胶带由通道伸出容纳空间后,刀片用于切断胶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轴相比于支撑台更靠近刀片,以在刀片切割胶带时,胶带的外表面与支撑轴相接触,并在刀片切割完胶带后,胶带的粘贴面能够黏贴于支撑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包括:框架,框架的内表面为弧形面,弧形面与胶带卷相适配;第一护板,第一护板连接于框架的第一端;第二护板,第二护板连接于框架的第二端,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框架的相对两侧,以与框架形成容纳空间,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中的至少之一与胶带卷限位接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框架为弧形框架,弧形面的弧度不大于π。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板上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用于与胶带卷的中心孔壁限位接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凸起部与中心孔壁相接触的表面与中心孔壁相适配,以使胶带卷相对于主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凸起部上设置有供胶带卷通过的斜面,斜面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凸起部的两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主体、支撑台以及支撑轴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包括:主支撑件;遮挡件,遮挡件与主支撑件形成容纳空间,遮挡件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支撑件上,以打开或闭合容纳空间;其中,主支撑件或遮挡件与胶带卷限位接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刀片为齿形刀片。本技术的胶带切割器通过主体实现对胶带卷的限位,而支撑台和支撑轴形成了供胶带通过的通道,以此实现对胶带的支撑,从而能够使得刀片方便地切断胶带。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仅需将胶带卷放入容纳空间内,并拉动胶带通过通道,从而能够使得刀片快速切断胶带,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胶带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胶带切割器和胶带卷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胶带切割器和胶带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胶带切割器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胶带切割器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胶带切割器的第一个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胶带切割器的第二个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胶带卷;2、胶带;10、主体;11、容纳空间;12、框架;13、第一护板;131、凸起部;132、斜面;14、第二护板;15、主支撑件;151、转轴孔;152、第一止挡凸起;153、第二止挡凸起;16、遮挡件;161、转轴;20、支撑台;21、通道;30、支撑轴;40、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在对本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带切割器,请参考图1至图7,胶带切割器包括:主体10,主体10具有用于容纳胶带卷1的容纳空间11,主体10与胶带卷1限位接触,且胶带卷1可脱离主体10;支撑台20,支撑台20设置在主体10上;支撑轴30,支撑轴30设置在主体10上,支撑台20与支撑轴30之间形成有供胶带卷1的胶带2通过的通道21,通道21与容纳空间11相连通;刀片40,刀片40设置在主体10上,以在胶带2由通道21伸出容纳空间11后,刀片40用于切断胶带2。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胶带切割器通过主体10实现对胶带卷1的限位,而支撑台20和支撑轴30形成了供胶带2通过的通道21,以此实现对胶带2的支撑,从而能够使得刀片40方便地切断胶带2。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仅需将胶带卷1放入容纳空间11内,并拉动胶带2通过通道21,从而能够使得刀片40快速切断胶带2,使用较为方便。需要说明的是,胶带切割器的具体使用,可以将外置的胶带卷1设置于容纳空间11内,并且主体10能够对胶带卷1形成限位,从而防止胶带卷1脱离容纳空间11,在使用时找到胶带2的自由端,将胶带2拉出通道21,从而能够使得刀片40快速切断胶带2。在胶带2拉出通道21时,支撑台20和支撑轴30中的一个形成了对胶带2的支撑,即保证胶带2可以方便地被刀片40切断。而在切断胶带2后,支撑台20和支撑轴30中的另一个则可以用于胶带2的黏贴,方便下次直接使用,而不用缠绕回胶带卷1上。需要注意的是,容纳空间11具有一个大开口,以此保证胶带卷1可以通过,从而放置于容纳空间1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轴30相比于支撑台20更靠近刀片40,以在刀片40切割胶带2时,胶带2的外表面与支撑轴30相接触,并在刀片40切割完胶带2后,胶带2的粘贴面能够黏贴于支撑台20。支撑轴30与胶带2的非胶面接触,从而对胶带2形成支撑,而支撑台20在胶带2切断之后可以与胶带2的胶面接触,从而可以在下次使用胶带2时,直接由支撑台20上拉出胶带2,不仅使用方便,且胶带2不用再次缠绕回胶带卷1。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轴30类似一个凸起结构,其外表面为弧面,以此方便与胶带2形成贴合,对于支撑轴30的具体形状以及具体连接位置不作限定,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带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10),所述主体(10)具有用于容纳胶带卷(1)的容纳空间(11),所述主体(10)与所述胶带卷(1)限位接触,且所述胶带卷(1)可脱离所述主体(10);/n支撑台(20),所述支撑台(2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n支撑轴(30),所述支撑轴(3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支撑台(20)与所述支撑轴(30)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胶带卷(1)的胶带(2)通过的通道(21),所述通道(21)与所述容纳空间(11)相连通;/n刀片(40),所述刀片(4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以在所述胶带(2)由所述通道(21)伸出所述容纳空间(11)后,所述刀片(40)用于切断所述胶带(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所述主体(10)具有用于容纳胶带卷(1)的容纳空间(11),所述主体(10)与所述胶带卷(1)限位接触,且所述胶带卷(1)可脱离所述主体(10);
支撑台(20),所述支撑台(2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
支撑轴(30),所述支撑轴(3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支撑台(20)与所述支撑轴(30)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胶带卷(1)的胶带(2)通过的通道(21),所述通道(21)与所述容纳空间(11)相连通;
刀片(40),所述刀片(4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以在所述胶带(2)由所述通道(21)伸出所述容纳空间(11)后,所述刀片(40)用于切断所述胶带(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30)相比于所述支撑台(20)更靠近所述刀片(40),以在所述刀片(40)切割所述胶带(2)时,所述胶带(2)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轴(30)相接触,并在所述刀片(40)切割完所述胶带(2)后,所述胶带(2)的粘贴面能够黏贴于所述支撑台(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包括:
框架(12),所述框架(12)的内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胶带卷(1)相适配;
第一护板(13),所述第一护板(13)连接于所述框架(12)的第一端;
第二护板(14),所述第二护板(14)连接于所述框架(1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护板(13)与所述第二护板(14)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护板(13)和所述第二护板(14)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2)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卓君徐福荣袁洋葛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