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连军专利>正文

一种红外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91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报警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红外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安置机构、安置块、连杆、第一弹簧、阻尼液、内腔、卡合机构、固定机构和固定板。当报警器主体受到朝底端的力时,报警器主体就会对两个连杆进行抵触挤压,令连杆的底端伸入内腔中的阻尼液,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从而通过相应的柔性连接,对报警器主体起到减震效果;进一步的,在第一弹簧开始回弹时,连杆由于伸入了阻尼液中,在阻尼液的作用下,连杆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因而回弹过程较为缓慢,从而减小了连杆抖动过程中的阻尼振动,进一步对报警器主体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使得能够避免报警器主体产生较大的抖动,保证报警器主体的正常使用,避免对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报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报警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红外报警器。
技术介绍
红外报警器,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外线又不断反射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当有会动的物体隔断或者触碰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逐渐提高,在家用乘车上,经常会安装有对应的红外报警器。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汽车在长期行驶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颠簸,特别是在一些路况不好的路段,颠簸的情况更是严重,如果长期处于颠簸的状况,就可能令车载红外报警器产生不断的抖动,影响红外报警器的正常使用,会造成红外报警器使用寿命变短。红外报警器需要调节角度的时候不方便,现有的红外报警器在安装后的角度基本上是很难进行调节的,这样就使得红外报警器只能反射的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红外报警器,能够在汽车行驶时减少对红外报警器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底部设有安置机构(2),所述安置机构(2)包括安置块(21)、连杆(22)、第一弹簧(23)、阻尼液(24)和内腔(26),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底部设有所述安置块(21),且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底端卡合于所述安置块(21)的内部,所述报警器主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杆(22),所述安置块(21)内腔底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内腔(26),两个所述连杆(22)的底端分别卡合于两个所述内腔(26),且所述内腔(26)中设有所述阻尼液(24),所述连杆(22)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底部设有安置机构(2),所述安置机构(2)包括安置块(21)、连杆(22)、第一弹簧(23)、阻尼液(24)和内腔(26),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底部设有所述安置块(21),且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底端卡合于所述安置块(21)的内部,所述报警器主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杆(22),所述安置块(21)内腔底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内腔(26),两个所述连杆(22)的底端分别卡合于两个所述内腔(26),且所述内腔(26)中设有所述阻尼液(24),所述连杆(22)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的顶部连接于所述连杆(22),所述第一弹簧(23)的底部设于所述安置块(21)内部的底面,所述安置块(21)两侧的内部设有卡合机构(3),所述安置块(21)的底部设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板(41),所述安置块(21)的底部设有所述固定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机构(2)还包括橡胶圈(25),所述安置块(21)内部底面两个所述内腔(26)的顶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橡胶圈(25),两个所述连杆(22)分别贯通两个所述橡胶圈(25),且所述第一弹簧(23)的底端抵触于所述橡胶圈(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3)包括卡块(31)、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军王生顺
申请(专利权)人:徐连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