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86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对同一场景的多张图像进行配准对齐,得到空间对齐的基准亮度图像和至少一张欠曝图像;其中,基准亮度图像对应的曝光值EV和欠曝图像的EV不同;基于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和对应关系确定高光区域的有效像素点;基于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确定高光区域的校准参数,并应用高光区域的校准参数对高光区域进行校准,得到欠曝优化图像;对基准亮度图像和欠曝优化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同一场景对应的融合图像,从而缓解了现有方法中融合图像的高光区域出现偏色的问题,保证了融合图像的逼真效果,提升了融合图像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是涉及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晰度、画面逼真的图像越来越受到欢迎。目前,HDR(HighDynamicRange,高动态范围)图像技术在消费类电子、遥测遥感、安防监控和数字电视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其中,HDR图像是基于HDR算法,将不同EV(ExposureValues,曝光值)的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的,虽然可以很好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丰富的亮度级别,产生逼真的效果,但是在融合过程中,由于将不同EV的图像直接进行融合,从而导致融合图像中高光区域的颜色出现异常,不能满足用户实际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系统,以缓解上述问题,实现了融合图像的高光区域不会出现偏色现象,提高了融合图像的实用价值。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同一场景的多张图像进行配准对齐,得到空间对齐的基准亮度图像和至少一张欠曝图像;其中,基准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对同一场景的多张图像进行配准对齐,得到空间对齐的基准亮度图像和至少一张欠曝图像;其中,所述基准亮度图像对应的曝光值EV和所述欠曝图像的EV不同;/n获取多个标准色温区间分别与颜色通道参数的对应关系,并基于所述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高光区域的有效像素点;/n基于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确定所述高光区域的校准参数,并应用所述高光区域的校准参数对所述高光区域进行校准,得到欠曝优化图像;/n对所述基准亮度图像和所述欠曝优化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同一场景对应的融合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同一场景的多张图像进行配准对齐,得到空间对齐的基准亮度图像和至少一张欠曝图像;其中,所述基准亮度图像对应的曝光值EV和所述欠曝图像的EV不同;
获取多个标准色温区间分别与颜色通道参数的对应关系,并基于所述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高光区域的有效像素点;
基于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确定所述高光区域的校准参数,并应用所述高光区域的校准参数对所述高光区域进行校准,得到欠曝优化图像;
对所述基准亮度图像和所述欠曝优化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同一场景对应的融合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高光区域的有效像素点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亮度图像的过曝区域确定所述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
检查所述高光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颜色通道值;
将所述高光区域中颜色通道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值的像素点标记为无效像素点;
计算颜色通道值小于所述预设最大值的像素点的颜色通道参数;
将颜色通道参数落于所述对应关系中最小颜色通道参数和最大颜色通道参数之间的像素点确定为所述高光区域的有效像素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确定所述高光区域的校准参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基准亮度图像对应的第一目标标准色温区间和所述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
比较所述第一目标标准色温区间与所述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执行所述基于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的颜色通道参数确定所述高光区域的校准参数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基准亮度图像对应的第一目标标准色温区间和所述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基准亮度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颜色通道参数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基准亮度图像对应的第一目标标准色温区间;
基于所述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中有效像素点的颜色通道参数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欠曝图像的高光区域中有效像素点的颜色通道参数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于多个所述标准色温区间的占比,确定所述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光区域为多个;根据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于多个所述标准色温区间的占比,确定所述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的步骤,包括以下之一:
将多个所述高光区域中像素点最多的区域作为有效区域,基于所述有效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于多个所述标准色温区间的占比,确定所述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
分别根据每个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于多个所述标准色温区间的占比,确定每个所述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
统计所有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于多个所述标准色温区间的占比,根据统计出的所述占比确定所有所述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标准色温区间分别为高色温区间、中色温区间和低色温区间;根据所述高光区域中的有效像素点对应于多个所述标准色温区间的占比,确定所述高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标准色温区间的步骤,包括:
统计所述高光区域中属于高色温区间的第一类有效像素点的第一占比值、属于中色温区间的第二类有效像素点的第二占比值和属于低色温区间的第三类有效像素点的第三占比值;
比较所述第一占比值、所述第二占比值和所述第三占比值的大小;
如果所述第一占比值最大,且大于预设占比阈值,确定所述高光区域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