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78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其包括上部饮料包装瓶体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上部饮料包装瓶体包括带盖的瓶口、以及瓶肩、瓶身、瓶底;上部饮料瓶体其瓶身直径设计小于瓶肩,在瓶肩与瓶身结合部构成台阶卡位;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其内壁直径及形状与上部饮料瓶瓶身的外部直径与形状一致;盲盒杯体插接在上部饮料瓶体上,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和上部饮料瓶体通过粘合成为一个整体;下部盲盒包装杯体的高度设计大于上部饮料包装瓶体的高度,下部盲盒杯体和上部饮料瓶底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的盲盒空间,在下部盲盒杯体的外壁上对应盲盒空间区域或杯体底部通过预制的切割虚线设有易撕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潮玩盲盒和饮料包装合二为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在休闲消费领域,很多商品都开始兼具吃和娱乐性的双重消费功能,跨界的消费场景越来越多。目前国际流行的潮玩盲盒和IP商品很受年轻人喜欢,其是基于一种所购与所得的未知,带来的开奖式惊喜。这类商品的消费者,和流通量较大的饮料消费者有较好的重叠性,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另外两者的商品属性、消费场景和商品体积均有较好的融合性。饮料的高频消费和IP潮玩的引导作用加上盲盒的销售形式,这就为两者的跨界融合找到了共同点。两者之间的休闲娱乐属性和互促意义通过捆绑式创新,会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细分品类。但目前潮玩盲盒的包装和饮品的包装以及销售都是独立的,使用的都是单一的一次性包装。需要一种能实现两者在销售上融合成一体的新包装形式,来满足这种跨界创新,形成互促效应的新品类的包装及销售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其通过新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潮玩盲盒和饮料包装合二为一,让产品在销售和使用上拥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感、互动性、娱乐性,进一步提高了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和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该饮料包装新结构由上部饮料包装瓶体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构成,所述上部饮料包装瓶体采用300ml以下的非标或标装的饮料瓶,其包括带盖的瓶口部分、以及瓶肩、瓶身、瓶底。上部饮料瓶体其瓶身直径设计小于瓶肩,在瓶肩与瓶身结合部构成台阶卡位,台阶卡位以下为整体小于瓶肩直径的瓶身。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其内壁直径及形状与上部饮料瓶瓶身的外部直径与形状一致。盲盒杯体插接在上部饮料瓶体上,下部盲盒包装杯体的上沿抵在台阶卡位处,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和上部饮料瓶体通过粘合成为一个整体。下部盲盒包装杯体的高度设计大于上部饮料包装瓶体的高度,在粘合成为一个整体后,下部盲盒杯体和上部饮料瓶底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的盲盒空间,在下部盲盒杯体的外壁上对应盲盒空间区域或杯体底部通过预制的切割虚线设有易撕开口。本技术所述上部饮料包装瓶体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形状,比如圆柱形、四方体形、六棱体形等。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上部饮料包装瓶体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设为上宽下窄的结构,这样更方便制作时上下两部分的插接和固定。进一步,本技术上述易撕开口的内侧设有可刮开图层结构。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上部饮料包装瓶体的瓶底设为向上凸起的鼓起状,以增加下部隐藏密闭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计,将饮品和潮玩盲盒结合成一体的、同时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结构,实现了产品在生产、包装和使用上相对独立而不交叉污染。满足当前年轻人追求娱乐化、个性化的消费融合需求,边吃边玩多重乐趣。通过IP潮玩文化带动饮品消费,而饮品消费又提升了潮玩的消费频次,实现双向消费互促升级。本技术外包装与IP潮玩结合,可为各类影视、游戏产品进行双重广告宣发和促销引流,成为多场景宣传互动的载体。本技术一个包装多项功能使用(饮品包装、潮玩包装、广告载体),减少了浪费,延展和提升了消费属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展示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2、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其实施例1的示意图,该饮料包装新结构由上部饮料包装瓶体1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2构成,所述上部饮料包装瓶体采用300ml以下的非标或标装的饮料瓶,其包括带盖3的瓶口4部分、以及瓶肩5、瓶身6、瓶底。上部饮料瓶体1其瓶身6直径设计小于瓶肩5,在瓶肩5与瓶身6结合部构成台阶卡位7,台阶卡位7以下为整体小于瓶肩5直径的瓶身6。下部盲盒包装杯体2其内壁直径及形状与上部饮料瓶1瓶身5的外部直径与形状一致。将盲盒杯体2插接在上部饮料瓶体1上,下部盲盒包装杯体2的上沿8抵在台阶卡位7处,可在瓶身6上涂设有黏胶层9(如图1),下部盲盒包装杯体2和上部饮料瓶体1通过粘合成为一个整体,下部盲盒包装杯体2的高度设计大于上部饮料包装瓶体1的高度,在粘合成为一个整体后,下部盲盒杯体2和上部饮料瓶底1之间构成一个盲盒空间10(如图2),在下部盲盒杯体2的外壁上对应盲盒空间区域通过预制的切割虚线设有易撕开口11。或也可以在下部盲盒杯体的底部设置易撕开口。易撕开口11的内侧设有可刮开图层12,可以是防伪图层,也可以是刮刮乐开奖图层。上部饮料包装瓶体1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2设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如附图1——3所示),这样更方便制作时上下两部分的插接和固定。上部饮料包装瓶体1的瓶底设为向上凸起的鼓起状,以增加下部隐藏密闭空间。使用时上部饮料瓶体1内可装饮料13,下部盲盒包装杯体2与上部饮料瓶底1之间构成的盲盒空间10内装潮玩14。通过易撕开口11可将潮玩14取出(如图3),喝饮料可以直接打开盖子3饮用即可。本技术实现了潮玩盲盒和饮料包装合二为一,让产品在销售和使用上拥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感、互动性、娱乐性,进一步提高了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和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求。如附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2,该产品整体设置成四方体形(如图4),包括上部饮料包装瓶体1a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2a,瓶盖3a,易撕开口11a、可刮开图层12a、黏胶层9a等。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其上部饮料包装瓶体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形状,比如圆柱形、四方体形、六棱体形等,不限制形状。本技术其制作材质同样不限制,可以是塑料材质的瓶,也可以是混合材料制成的瓶,等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饮料包装新结构由上部饮料包装瓶体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构成,所述上部饮料包装瓶体采用300ml以下的非标或标装的饮料瓶,其包括带盖的瓶口部分、以及瓶肩、瓶身、瓶底;上部饮料瓶体其瓶身直径设计小于瓶肩,在瓶肩与瓶身连接部位构成台阶卡位,台阶卡位以下为整体小于瓶肩直径的瓶身;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其内壁直径及形状与上部饮料瓶瓶身的外部直径与形状一致;盲盒杯体插接在上部饮料瓶体上,下部盲盒包装杯体的上沿抵在台阶卡位处,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和上部饮料瓶体通过粘合成为一个整体;下部盲盒包装杯体的高度设计大于上部饮料包装瓶体的高度,下部盲盒杯体和上部饮料瓶底之间构成一个盲盒空间,在下部盲盒杯体的外壁上对应盲盒空间区域或在盲盒杯体底部设有易撕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盲盒功能的饮料包装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饮料包装新结构由上部饮料包装瓶体和下部盲盒包装杯体构成,所述上部饮料包装瓶体采用300ml以下的非标或标装的饮料瓶,其包括带盖的瓶口部分、以及瓶肩、瓶身、瓶底;上部饮料瓶体其瓶身直径设计小于瓶肩,在瓶肩与瓶身连接部位构成台阶卡位,台阶卡位以下为整体小于瓶肩直径的瓶身;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其内壁直径及形状与上部饮料瓶瓶身的外部直径与形状一致;盲盒杯体插接在上部饮料瓶体上,下部盲盒包装杯体的上沿抵在台阶卡位处,下部盲盒包装杯体和上部饮料瓶体通过粘合成为一个整体;下部盲盒包装杯体的高度设计大于上部饮料包装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邵竣张桂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瑞图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