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保鲜盒。它包括盒体、盒盖和真空主机,盒盖的上表面设有抽气口和密封圈,抽气口位于密封圈内,抽气口上设有抽气单向阀,抽气单向阀包括下防脱盘、上变形封盘以及中间密封柱,下防脱盘和上变形封盘分别设于中间密封柱的上端和下端,中间密封柱位于抽气口内,上变形封盘上设有抽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抽气单向阀的上变形密封盘在真空主机抽真空过程中会逐渐向下凹陷变形,盒体内的空气通过抽气孔被抽走,中间密封柱也随上变形密封盘变形而逐渐下降,直至中间密封柱密封住了抽气口,从而实现保持盒体的真空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抽气单向阀的结构简单、具备弹性、易变形、密封效果好,不容易泄气、拆装容易、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保鲜盒
本技术涉及保鲜盒的
,特别涉及一种真空保鲜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真空保鲜盒,一般包括真空主机、盒盖以及盒体,真空主机设置在盒盖上,盒盖上设有抽气口,抽气口上设有密封结构,该密封机构在真空主机对盒体抽完真空后,密封住抽气口,从而实现保持盒体的真空状态。但是现有的真空保鲜盒的盒盖上的密封结构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拆装困难、清洗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拆装容易、清洗方便的真空保鲜盒。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真空保鲜盒,包括盒体、盒盖和真空主机,盒盖设于盒体的开口上,所述盒盖的上表面设有抽气口和密封圈,所述抽气口位于密封圈内,所述抽气口上设有抽气单向阀,所述抽气单向阀呈工字形,所述抽气单向阀包括下防脱盘、上变形封盘以及中间密封柱,所述中间密封柱呈上端粗、下端细状,所述下防脱盘和上变形封盘分别设于中间密封柱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防脱盘和上变形封盘分别位于抽气口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中间密封柱位于抽气口内,所述上变形封盘上设有抽气孔,所述真空主机的底部设有吸气口,所述真空主机的底部抵靠在密封圈上,所述吸气口位于密封圈内。本技术的抽气单向阀的上变形密封盘在真空主机抽真空过程中会逐渐向下凹陷变形,盒体内的空气通过抽气孔被抽走,盒体外的空气无法通过抽气单向阀和抽气口进入盒体内,中间密封柱也随上变形密封盘变形而逐渐下降,直至中间密封柱密封住了抽气口,从而实现保持盒体的真空状态。本技术的抽气单向阀的结构简单、具备弹性、易变形、密封效果好,不容易泄气、拆装容易、方便清洗。本技术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气单向阀是由硅胶或橡胶或硅橡胶一体制成。硅胶、橡胶以及硅橡胶等材料都具备良好的弹性和软性,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密封和拆装。所述中间密封柱呈倒圆台状,因此,中间密封柱越下降,中间密封柱能更好地密封抽气口。所述上变形封盘呈帽子状,所述上变形封盘上设有环形或圆形的弹性变形凸台,所述弹性变形凸台是上变形封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一起向上突起构成的,所述弹性变形凸台受压时,容易向下凹陷,从而使得本技术的上变形封盘更容易发生变形。相反,在撤去压力之后,弹性变形凸台会恢复原状。所述盒盖的上表面设有密封圈定位凹槽,所述抽气口和密封圈设于密封圈定位凹槽内,所述密封圈定位凹槽的大小、形状与密封圈的大小、形状相匹配,从而实现定位密封圈,密封圈固定牢靠。所述抽气孔与中间密封柱错开,所述抽气孔与密封圈定位凹槽的底面存在间隙,中间密封柱逐渐下降的过程中,抽气孔仍旧保持与抽气孔连通,真空主机仍旧对盒体进行抽真空,直至中间密封柱完全密封住抽气口。因此,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所述上变形封盘的顶部设有泄压凸块,当用户想要打开盒盖,取出盒内的食物时,用户需要晃动泄压凸块,使得抽气单向阀发生变形,最终使得抽气单向阀打开抽气口,外界空气能够进入盒体内,盒体内的气压与外界的大气压一致,盒盖的压力降低,用户便可以轻松打开盒盖,取出盒体内的食物。所述弹性变形凸台上环形或圆形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位于中间密封柱的外侧。所述抽气口的直径<下防脱盘的直径<中间密封柱的上端的直径<所述上变形封盘的直径,因此,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地防止抽气单向阀轻易地脱离抽气口,抽气单向阀固定牢靠,密封性能好。所述真空主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防倾倒开关、电源开关、电路板、电池、真空泵、气压传感器、连通管以及电磁阀,所述真空泵、电磁阀、气压传感器、吸气口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电路板分别与防倾倒开关、电源开关、电池、真空泵、气压传感器、连通管以及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盒体内腔的负压压力,当盒体内的压力达到气压传感器的负压设定值时,气压传感器发送信号给电路板,电路板控制真空泵停止抽真空和控制电磁阀打开。所述防倾倒开关用于检测到真空主机是否处于正常的放置状态,从而有效防止真空主机在盒盖上表面倾倒后仍然进行抽真空,做无用工,浪费电能。所述防倾倒开关在家电领域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便不再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的抽气单向阀的上变形密封盘在真空主机抽真空过程中会逐渐向下凹陷变形,盒体内的空气通过抽气孔被抽走,中间密封柱也随上变形密封盘变形而逐渐下降,直至中间密封柱密封住了抽气口,从而实现保持盒体的真空状态。本技术的抽气单向阀的结构简单、具备弹性、易变形、密封效果好,不容易泄气、拆装容易、方便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真空保鲜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真空保鲜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真空主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中的曲线指示连通管各端的连接位置)。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真空主机处于抽真空状态)。图6是本技术的真空主机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的抽气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抽气单向阀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真空保鲜盒,包括真空主机1、盒体3和盒盖2,所述盒盖2盖设于盒体3的上部开口,所述盒盖2的上表面设有密封圈定位凹槽22,所述密封圈定位凹槽22内设有抽气口21和密封圈23,所述抽气口21位于密封圈23内,所述真空主机1的底部设有吸气口18,所述真空主机1的底部抵靠在密封圈23上,所述吸气口18位于密封圈23内。所述真空主机1包括机壳11,所述机壳上设有防倾倒开关114、电源开关110、电路板15、电池12、真空泵16、气压传感器14、连通管17以及电磁阀13,所述真空泵16、电磁阀13、气压传感器14、吸气口18通过连通管17连通,所述电路板15分别与电源开关110、防倾倒开关114、电池12、真空泵16、气压传感器14、连通管17以及电磁阀13电性连接,所述吸气口18设于机壳11的底部,所述电源开关110设于机壳11的顶部。所述抽气口21上设有抽气单向阀4,所述抽气单向阀4呈工字形,所述抽气单向阀4包括下防脱盘43、上变形封盘41以及中间密封柱42,所述中间密封柱42呈上端粗、下端细状,所述下防脱盘43和上变形封盘41分别设于中间密封柱42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防脱盘43和上变形封盘41分别位于抽气口21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中间密封柱42位于抽气口21内,所述上变形封盘41上设有抽气孔44,所述抽气孔44与中间密封柱42位置错开,所述抽气孔与密封圈定位凹槽的底面存在间隙。所述上变形封盘呈帽子状,所述上变形封盘41上设有环形或圆形的弹性变形凸台45,所述弹性变形凸台45是上变形封盘4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一起向上突起构成的。所述中间密封柱42呈倒圆台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保鲜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是,所述盒盖的上表面设有抽气口和密封圈,所述抽气口位于密封圈内,所述抽气口上设有抽气单向阀,所述抽气单向阀呈工字形,所述抽气单向阀包括下防脱盘、上变形封盘以及中间密封柱,所述中间密封柱呈上端粗、下端细状,所述下防脱盘和上变形封盘分别设于中间密封柱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防脱盘和上变形封盘分别位于抽气口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中间密封柱位于抽气口内,所述上变形封盘上设有抽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保鲜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是,所述盒盖的上表面设有抽气口和密封圈,所述抽气口位于密封圈内,所述抽气口上设有抽气单向阀,所述抽气单向阀呈工字形,所述抽气单向阀包括下防脱盘、上变形封盘以及中间密封柱,所述中间密封柱呈上端粗、下端细状,所述下防脱盘和上变形封盘分别设于中间密封柱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防脱盘和上变形封盘分别位于抽气口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中间密封柱位于抽气口内,所述上变形封盘上设有抽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保鲜盒,其特征是,所述抽气单向阀是由硅胶或橡胶或硅橡胶一体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保鲜盒,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密封柱呈倒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真空保鲜盒,其特征是,还包括真空主机,所述真空主机的底部设有吸气口,所述真空主机的底部抵靠在密封圈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柯君,袁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迅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