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保无人机用内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64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保无人机用内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箱,无人机本体上设有水冷组件,水冷组件包括环形冷却管和循环水泵,环形冷却管边侧的底部固定穿插安装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散热铜片,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端设有风冷组件,风冷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水冷组件中的环形冷却管内加入冷却液,当无人机本体温度过高时,冷却液吸收无人机表面的热量,通过循环水泵使冷却液流动至散热铜片处散热,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自然风使风冷组件将散热箱内较高温度的空气与散热箱外较低温度的空气进行交换,不使用电动机便可达到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保无人机用内循环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冷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用内循环冷却装置,属于无人机

技术介绍
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远距离遥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等诸多优点,另外,电动无人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成本,用植保无人机喷洒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员聚集带来的接触风险。但是,植保无人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负载较大,工作过程中电流较大,会产生较大热量,为了保证无人机能够长时间在内部安全温度环境下工作,现有的无人机都会加设冷却装置,大多只采用风冷的方式对无人机进行冷却,但是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夏季,外界气温较高时,极易出现电调过热保护,甚至燃损情况,从而造成飞行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保无人机用内循环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只采用风冷进行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保无人机用内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箱(2),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设有水冷组件(3),所述水冷组件(3)包括环形冷却管(31)和循环水泵(34),所述环形冷却管(31)固定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顶端的中部,且所述环形冷却管(31)内侧的底端与散热箱(2)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冷却管(3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分流管(32),且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分流管(32)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支管(33),所述循环水泵(34)与无人机本体(1)底端的边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环形冷却管(31)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保无人机用内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箱(2),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设有水冷组件(3),所述水冷组件(3)包括环形冷却管(31)和循环水泵(34),所述环形冷却管(31)固定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顶端的中部,且所述环形冷却管(31)内侧的底端与散热箱(2)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冷却管(3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分流管(32),且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分流管(32)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支管(33),所述循环水泵(34)与无人机本体(1)底端的边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环形冷却管(31)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水泵(34)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冷却管(31)边侧的底部固定穿插安装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散热铜片(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保无人机用内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设有风冷组件(4),所述风冷组件(4)包括第一转轴(41)和第二转轴(44),所述第一转轴(41)转动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底端的另一边侧,所述第一转轴(41)的中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风扇(42),所述第一转轴(4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4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举李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登丰农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