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构件编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762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构件编码方法,包括构件分类编码和空间位置编码,构件分类编码体系采用的是“线分法”与“面分法”组合使用的分类方法,日后编码的扩增不影响已有的编码,其中构件分类编码整体上有十位,另需附带三位顺序码,一共十三位,空间位置编码体系整体上共有十二位,一共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能够保证各个项目均有独立且唯一的编码,加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更符合设计人员使用习惯的优点,提供了一套完善的编码体系来指导模型的拆分以及模型构件的空间定位,解决了目前国内BIM技术不成熟,BIM模型应用无法落地实施,模型与现场实际施工的断链,不利于相关工作开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构件编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桥梁工程建模编码
,具体为一种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构件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如今BIM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但目前国内的BIM技术仍然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有些技术并未真正落地,最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没有一套完善的编码体系来指导模型的拆分,也没有一套科学的空间位置编码体系来定位模型的构件,这导致于模型与现场实际施工的断链,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当BIM技术参与到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信息模型的建设过程中时,生产方会搭建大量且多专业的BIM模型,当这些模型整合在一起时,就会就会出现一个定位的问题:例如当管理人员需要在几百根桩基中找到某一根桩基时,若没有对应的编码来进行搜索则完全依靠人力来进行筛选,此种方法效率低且易出错,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构件编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构件编码方法,具备能够确保项目的绝对唯一性,能够保证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分类编码和空间位置编码,构件分类编码体系采用的是“线分法”与“面分法”组合使用的分类方法,日后编码的扩增不影响已有的编码,其中构件分类编码整体上有十位,另需附带三位顺序码,一共十三位,空间位置编码体系整体上共有十二位,一共三级;/nA:构件分类编码体系是以工程项目信息模型中的“最小构件”作为分类依据,最小构件为工程项目中的分部工程;/nB:构件分类编码整体上有十位,另需附带三位顺序码,一共十三位,其中头两位为“分类对象表代码”,此编码体系将模型分为四级,第一级为项目级,第二级为设施级,第三级为子设施级,第四级为最小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构件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分类编码和空间位置编码,构件分类编码体系采用的是“线分法”与“面分法”组合使用的分类方法,日后编码的扩增不影响已有的编码,其中构件分类编码整体上有十位,另需附带三位顺序码,一共十三位,空间位置编码体系整体上共有十二位,一共三级;
A:构件分类编码体系是以工程项目信息模型中的“最小构件”作为分类依据,最小构件为工程项目中的分部工程;
B:构件分类编码整体上有十位,另需附带三位顺序码,一共十三位,其中头两位为“分类对象表代码”,此编码体系将模型分为四级,第一级为项目级,第二级为设施级,第三级为子设施级,第四级为最小构件级;
C:构件分类编码表示构件的整体分类及上下级所属关系,而末三位顺序码则是用于表示构件的数量,顺序码的编写方式按照整个项目从小桩号至大桩号方向、从左至右的规则来进行编写、不足的位数用“0”来填充;
D:空间位置编码第一级为项目编码,共四位,第二级为整体空间编码,共四位,第三级为局部空间编码,共四位;
E:空间位置编码各层级之间用英文字符“.”隔开,顺序码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设计图纸中有编码的,宜参考设计习惯进行编码,但不得出现重复编码;
F:在空间位置编码中,整体空间编码对应于单位工程,其第一位为英文字符,代表专业类别,英文字符的选取应与设计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林陈四德罗升燕伟许子行陈羿衡顾智明赵永飞许乐陈健梅定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交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