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53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杯泡实验参数以及杯泡实验数据;基于杯泡实验参数,构建杯泡实验模型;基于杯泡实验模型进行发泡仿真模拟,获得第一杯泡模拟结果;基于杯泡实验数据和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基于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聚氨酯发泡数据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构建更加准确和完整的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可为铁路冷链设备中的聚氨酯发泡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我国对铁路冷链装备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保障隔热保温类的货物运输质量,冷链产品中的聚氨酯发泡体部分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聚氨酯发泡模拟仿真软件能模拟出其不同参数下的聚氨酯发泡体过程,为冷链设备的质量带来可靠的保障。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聚氨酯发泡料的参数的准确性。但是,现阶段还没有一套能够准确构建聚氨酯发泡料参数的数据库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及装置,可构建更加准确和完整的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可为铁路冷链设备中的聚氨酯发泡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第一方面,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包括:获取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杯泡实验参数以及杯泡实验数据;基于所述杯泡实验参数,构建杯泡实验模型;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模型进行发泡仿真模拟,获得第一杯泡模拟结果;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包括: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获得发泡实验曲线;基于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发泡仿真曲线;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模拟参数,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之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得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可选的,所述模拟参数包括:全局斜度参数、前段斜度参数、后段斜度参数和反应初始时间参数;所述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模拟参数,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之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得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包括: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全局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全局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全局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一斜度阈值;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前段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前段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前段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二斜度阈值;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后段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后段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后段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三斜度阈值;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反应初始时间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反应初始时间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反应初始时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获得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包括:获取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粘度实验参数和粘度实验数据;基于所述粘度实验参数,构建粘度实验模型;基于所述粘度实验模型进行粘度仿真模拟,获得第一粘度模拟结果;基于所述粘度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粘度模拟结果,获得第二粘度模拟结果;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和所述第二粘度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粘度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粘度模拟结果,获得第二粘度模拟结果,包括:基于所述粘度实验数据,获得实验发泡形状;基于第一粘度模拟结果,获得模拟发泡形状;调整所述粘度仿真模拟的模拟参数,使所述模拟发泡形状与所述实验发泡形状之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获得所述第二粘度模拟结果。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包括:获取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填充实验参数和填充实验数据;基于所述填充实验参数,构建填充实验模型;基于所述填充实验模型进行填充仿真模拟,获得第一填充模拟结果;基于所述填充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填充模拟结果,获得第二填充模拟结果;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所述第二粘度模拟结果和所述第二填充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第二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杯泡实验参数以及杯泡实验数据;第一建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杯泡实验参数,构建杯泡实验模型;第一模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模型进行发泡仿真模拟,获得第一杯泡模拟结果;第一优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可选的,所述第一优化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获得发泡实验曲线;基于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发泡仿真曲线;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模拟参数,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之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得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可选的,所述模拟参数包括:全局斜度参数、前段斜度参数、后段斜度参数和反应初始时间参数;所述第一优化模块,还具体用于: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全局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全局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全局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一斜度阈值;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前段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前段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前段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二斜度阈值;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后段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后段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后段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三斜度阈值;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反应初始时间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反应初始时间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反应初始时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获得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第三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耦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用户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杯泡实验参数以及杯泡实验数据;基于杯泡实验参数,构建杯泡实验模型;基于杯泡实验模型进行发泡仿真模拟,获得第一杯泡模拟结果;基于杯泡实验数据和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基于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其中构建数据库的数据结合了实际的实验和模拟仿真,并且在基于实际实验的基础上对模拟仿真的参数进行修正调整,最终使得模拟仿真能够得到聚氨酯发泡的完整数据。最终构建的数据库不仅在数据上更加准确,同时数据具有很高的完整性,可为铁路冷链设备中的聚氨酯发泡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杯泡实验参数以及杯泡实验数据;/n基于所述杯泡实验参数,构建杯泡实验模型;/n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模型进行发泡仿真模拟,获得第一杯泡模拟结果;/n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第二杯泡模拟结果;/n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发泡仿真的数据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杯泡实验参数以及杯泡实验数据;
基于所述杯泡实验参数,构建杯泡实验模型;
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模型进行发泡仿真模拟,获得第一杯泡模拟结果;
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第二杯泡模拟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杯泡实验数据,获得发泡实验曲线;
基于所述第一杯泡模拟结果,获得发泡仿真曲线;
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模拟参数,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之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得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参数包括:全局斜度参数、前段斜度参数、后段斜度参数和反应初始时间参数;所述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模拟参数,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之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得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包括:
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全局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全局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全局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一斜度阈值;
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前段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前段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前段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二斜度阈值;
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后段斜度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后段斜度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后段斜度的拟合度大于第三斜度阈值;
调整所述发泡仿真模拟的反应初始时间参数,以使所述发泡仿真曲线的反应初始时间与所述发泡实验曲线的反应初始时间的拟合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
获得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包括:
获取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对应的粘度实验参数和粘度实验数据;
基于所述粘度实验参数,构建粘度实验模型;
基于所述粘度实验模型进行粘度仿真模拟,获得第一粘度模拟结果;
基于所述粘度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粘度模拟结果,获得第二粘度模拟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杯泡模拟结果和所述第二粘度模拟结果,构建所述聚氨酯发泡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粘度实验数据和所述第一粘度模拟结果,获得第二粘度模拟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粘度实验数据,获得实验发泡形状;
基于第一粘度模拟结果,获得模拟发泡形状;
调整所述粘度仿真模拟的模拟参数,使所述模拟发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宁陈文兴赵安林唐博谦兰明华易飞刘晓萌邝稳钢童利陈荣邹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