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33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杯碗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包括抹油座和封闭透明的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抹油座设置于内杯机的抹油工位上,抹油座中心设有圆形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底设置有油毛毡层,油毛毡层中心设有与纸杯/碗底部外侧轮廓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抹油座底部中心设有出油孔,出油孔通过管路连通回油罐顶部;油毛毡层上表面侧边设有进油孔,缓冲罐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进油孔;储油罐上设有油泵,油泵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油罐内底部,油泵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缓冲罐顶部;储油罐顶部和回油罐顶部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合理,抹油均匀,白油循环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杯碗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
技术介绍
内杯机主要是用于对纸杯/碗底部进行窝卷,使用时候需要对内杯机上的模具抹上食品级的白油,以便于脱模和防止刮伤杯/晚底部的外观。目前常用的其中一种结构是通过一根喷油管将白油喷到窝底模具的底部凹槽。但这种喷油的方式会使硅油在窝底模具底部凹部壁上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杯身纸底部窝卷不良;常用的另外一种结构是设置专门的抹油工位,在抹油工位上设置中心开有对应纸杯/碗底外侧面凹槽的油毛毡,通过在油毛毡上喷油,来对纸杯/碗底外侧面进行抹油后再通过模具工位窝卷,这种结构无法对白油进行循环更新,保证白油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包括抹油座和封闭透明的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抹油座设置于内杯机的抹油工位上,抹油座中心设有圆形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底设置有油毛毡层,油毛毡层中心设有与纸杯/碗底部外侧轮廓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抹油座底部中心设有出油孔,出油孔通过管路连通回油罐顶部;油毛毡层上表面侧边设有进油孔,缓冲罐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进油孔;储油罐上设有油泵,油泵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油罐内底部,油泵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缓冲罐顶部;储油罐顶部和回油罐顶部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均固定设置于内杯机的机架上,储油罐、回油罐的顶部低于抹油座的出油孔,缓冲罐底部高于抹油座。优选的,抹油座的第一凹槽内底面为向出油孔口倾斜的斜面。优选的,缓冲罐底部的管路上设有调节阀。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指的封闭透明的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并不代表其为一体封闭,代表其顶部或底部为可拆卸盖体或其他可拆卸结构并且装配后形成封闭结构。本申请的原理为:通过油毛毡层浸润白油后,可以均匀的对纸杯/碗底部外侧进行抹油。通过油泵定时定量对缓冲罐进行供油,一方面可以加快缓冲罐对油毛毡注油,使油毛毡内的饱和油通过出油孔伸出,提高油毛毡内油的循环,有助于保持油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使缓冲罐缓存一部分油量,在油泵不工作时间,可以缓慢对油毛毡进行补油,缓冲罐底部的管路上设置的调节阀可以调节其下油量。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采用透明结构,有助于观察其内的油量及油质量;采用封闭结构,可以有效防尘。储油罐、回油罐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可以在油泵工作时候,储油罐内油量减少,在储油罐产生负压,进而联动回油罐内产生负压,有助于回油罐加快吸取出油孔及其之间管道内聚集的油,解决油粘性大靠重力自行流动回收太慢的问题。抹油座的第一凹槽内底面为向出油孔口倾斜的斜面,使其内的油毛毡层底部也为倾斜设置,有助于回收油向出油孔集中。具体应用的时候,油泵定时启闭,根据需要,油泵也可以通过电磁阀与内杯机的控制系统连接,进而设定自动定时启闭。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合理,抹油均匀,白油循环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内杯机的抹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包括抹油座1和封闭透明的储油罐2、回油罐3和缓冲罐4,抹油座1设置于内杯机的抹油工位上,抹油座1中心设有圆形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内底设置有油毛毡层5,油毛毡层5中心设有与纸杯/碗7底部外侧轮廓相配合的第二凹槽6,抹油座1底部中心设有出油孔8,出油孔8通过管路连通回油罐顶部;油毛毡层上表面侧边设有进油孔9,缓冲罐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进油孔;储油罐上设有油泵10,油泵10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油罐内底部,油泵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缓冲罐顶部;储油罐顶部和回油罐顶部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均固定设置于内杯机的机架(机架为现有技术且固定方式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申请附图中省略机架)上,储油罐、回油罐的顶部低于抹油座的出油孔,缓冲罐底部高于抹油座。为了提高集油效果,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抹油座的第一凹槽11内底面为向出油孔口倾斜的斜面。为了调节下油速度,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缓冲罐底部的管路上设有调节阀12。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抹油座和封闭透明的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抹油座设置于内杯机的抹油工位上,抹油座中心设有圆形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底设置有油毛毡层,油毛毡层中心设有与纸杯/碗底部外侧轮廓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抹油座底部中心设有出油孔,出油孔通过管路连通回油罐顶部;油毛毡层上表面侧边设有进油孔,缓冲罐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进油孔;储油罐上设有油泵,油泵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油罐内底部,油泵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缓冲罐顶部;储油罐顶部和回油罐顶部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均固定设置于内杯机的机架上,储油罐、回油罐的顶部低于抹油座的出油孔,缓冲罐底部高于抹油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杯机的抹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抹油座和封闭透明的储油罐、回油罐和缓冲罐,抹油座设置于内杯机的抹油工位上,抹油座中心设有圆形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底设置有油毛毡层,油毛毡层中心设有与纸杯/碗底部外侧轮廓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抹油座底部中心设有出油孔,出油孔通过管路连通回油罐顶部;油毛毡层上表面侧边设有进油孔,缓冲罐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进油孔;储油罐上设有油泵,油泵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油罐内底部,油泵出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有胜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澳特盛纸制容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