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包括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的外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电源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柱,所述灯柱的末端设置有LED照明散热装置,所述LED照明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灯柱末端上方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上方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上方设置有定位螺丝,所述灯柱末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下方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螺丝,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焊接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上壳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橡胶垫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拆装便捷、散热性能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
,具体为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LED(LightEmittingDiode)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近几年半导体芯片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封装技术的迅速提高,其光效从最初不到11m/W,发展至今红色、橙色为1001m/W和绿色501m/W,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白炽灯。同时,LED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少、寿命长、响应时间短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因此,LED的应用已不仅仅限于信号指示光源,而已逐步从室内走向诸如交通信号灯、车灯、户外屏等室外应用领域。而现有的LED照明装置拆卸繁琐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LED照明装置散热性能差导致温度过高减少LED模组实用寿命。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拆装便捷、散热性能好的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包括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的外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电源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柱,所述灯柱的末端设置有LED照明散热装置,LED照明散热装置的作用在于照明散热。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LED照明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灯柱末端上方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上方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上方设置有定位螺丝,所述灯柱末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下方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螺丝,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焊接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上壳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橡胶垫片,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通过轴承连接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灯罩,所述下壳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下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片,将定位螺丝通过定位孔拧入灯柱,将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固定在灯柱上下端,橡胶垫片的作用在于当上壳体和下壳体贴合时,使得中间没有缝隙,使得贴合更紧密不易进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的的上方开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孔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二夹板的末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侧套接安装有凹型夹板,所述凹型夹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的大小一致,当上壳体和下壳体贴合时,推动凹型板在第二旋转杆上旋转,使得第一孔槽与第二孔槽重叠,将第一螺丝拧入,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贴合固定不易脱落,拆卸同理。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后方焊接安装有螺丝套筒,所述螺丝套筒的一端开设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套筒的下方设置有LED模组,所述LED模组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LED灯泡,所述LED模组的下方对应设置有卡块,所述LED模组的上方开设有第三孔槽,所述第三孔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螺丝,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前端焊接安装有三角固定块,所述三角固定块的一侧对应开设有卡槽,安装LED模组时,首先将LED模组下方的卡块卡入三角固定块一侧的卡槽内,使第三孔槽和螺丝孔重合,将第二螺丝拧入,使得LED模组固定安装在上壳体内部,安装拆卸简单。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LED模组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导线管,所述LED灯泡的导线通过导线管与电源电连接,电源通过导线给LED灯泡供电,使其发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LED模组的背面上方固定安装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上方焊接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铝散热鳍片,所述铝散热鳍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版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末端设置有散热块,当LED灯泡工作时,金属板将LED模组上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板,散热板上方的铝散热鳍片将热量从导热版导入导热杆,热量从导热杆末端的散热块散出,高效散热延长LED灯泡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1)通过设置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凹型夹板、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当上壳体和下壳体贴合时,推动凹型板在第二旋转杆上旋转,使得第一孔槽与第二孔槽重叠,将第一螺丝拧入,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贴合固定不易脱落,拆卸同理;(2)通过设置有卡块、卡槽、第三孔槽、螺丝套筒、第二螺丝,安装LED模组时,首先将LED模组下方的卡块卡入三角固定块一侧的卡槽内,使第三孔槽和螺丝孔重合,将第二螺丝拧入,使得LED模组固定安装在上壳体内部,安装拆卸简单;(3)通过设置有金属板、散热板、铝散热鳍片、导热板,当LED灯泡工作时,金属板将LED模组上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板,散热板上方的铝散热鳍片将热量从导热版导入导热管,热量从导热管末端的散热块散出,高效散热延长LED灯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壳体、下壳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LED模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三角固定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箱;2、箱门;3、灯柱;4、上壳体;5、第一定位板;6、下壳体;7、灯罩;8、第二定位板;9、橡胶垫片;10、定位螺丝;11、定位孔;12、第一旋转杆;13、三角固定块;14、LED模组;15、LED灯泡;16、卡块;17、第三孔槽;18、第二螺丝;19、卡槽;20、导线管;21、金属板;22、散热板;23、螺丝套筒;24、铝散热鳍片;25、导热板;26、导热杆;27、散热块;28、第一夹板;29、第一孔槽;30、第一螺丝;31、第二夹板;32、第二旋转杆;33、凹型夹板;34、第二孔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包括电源箱1,其特征在于:电源箱1的外侧设置有箱门2,电源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柱3,灯柱3的末端设置有LED照明散热装置,LED照明散热装置的作用在于照明散热;LED照明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灯柱3末端上方的第一定位板5,第一定位板5的上方对应开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的上方设置有定位螺丝10,灯柱3末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板8,第二定位板8的下方对应开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螺丝10,第一定位板5的一侧焊接安装有上壳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包括电源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1)的外侧设置有箱门(2),所述电源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柱(3),所述灯柱(3)的末端设置有LED照明散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包括电源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1)的外侧设置有箱门(2),所述电源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柱(3),所述灯柱(3)的末端设置有LED照明散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照明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灯柱(3)末端上方的第一定位板(5),所述第一定位板(5)的上方对应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的上方设置有定位螺丝(10),所述灯柱(3)末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板(8),所述第二定位板(8)的下方对应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螺丝(10),所述第一定位板(5)的一侧焊接安装有上壳体(4),所述上壳体(4)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28),所述上壳体(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橡胶垫片(9),所述第二定位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杆(12),所述第一旋转杆(12)通过轴承连接有下壳体(6),所述下壳体(6)的下方设置有灯罩(7),所述下壳体(6)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板(31),所述下壳体(6)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片(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光源、LED显示模组及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28)的的上方开设有第一孔槽(29),所述第一孔槽(2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螺丝(30),所述第二夹板(31)的末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旋转杆(32),所述第二旋转杆(32)的外侧套接安装有凹型夹板(33),所述凹型夹板(3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孔槽(34),所述第一孔槽(29)和第二孔槽(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考,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华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