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头调节装置及电推剪刀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08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刀头调节装置及电推剪刀头,刀头调节装置包括上刀片、下刀片、下刀片支座、调节动支架、扭转弹簧以及回位弹簧,通过移动调节动支架两端的臂使上刀片能在下刀片上下平移,起到调节剪切长度的目的。回位弹簧固定安装下刀片支座与调节动支架之间,提供压力使刀头动支架回到初始装配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中下刀片支座与扭转弹簧中间杆配合处通过设计弧面使移动调节动支架两端的臂而跟着一起平移的上刀片处于下刀片任意位置时扭转弹簧反作用到上刀片的压力不变,从而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温升不会由于作用到上刀片的压力变化而受到影响。而回位弹簧使调节动支架能自由回位到初始位置,从而减少一个往回移动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头调节装置及电推剪刀头
本技术涉及美容美发器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刀头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推剪可拆卸可调节刀头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电推剪是美容美发店的常用工具之一,也是公众理发美容时所需的熟悉的工具。在现有技术中,少数电推剪没有对理发长度进行限制的刀头调节机构,而大多数充电电推剪都配有刀头调节机构,通过调节动刀片和静刀片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切发时留下的毛发长度。经过检索,专利文献CN205950788U公开了一种电推剪刀头侧面调节机构,该现有技术利用杠杆,在剪刀头的侧面通过调节手柄实现电推剪上刀片上下移动,不足之处在于对刀头的调节不太灵活,每个档位的剪切性能和刀头温升差距极大。专利文献CN203185375U,公开了一种电推剪刀头组合结构,在电推剪头部和刀头采用磁力吸引,配合使用,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安装不稳固,容易左右、前后移动。目前,传统的电推剪刀头有两种调节,一种是通过前后挡位扭转弹簧中间杆变形角度不同产生的力差使上刀片推到前端后能自由回弹回到上刀片初始的后端位置,一种是每个档位都需要手动拨到相应位置,回位时也需要手动调节到相应位置。但这些传统电推剪的调节结构容易出现以下缺陷:一是,上下刀片之间贴合的压力在前端、中端及后端,每个档位每个位置都不相同,从而引起每个档位的剪切性能、刀头温升差距极大;二是,手动来回拨动比较吃力。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电推剪的调节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刀头调节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刀头调节装置,包括:下刀片支座、调节组合活动件和回位弹簧;具体地,下刀片支座上设置有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调节组合活动件包括上刀片导向块、上刀片、扭转弹簧和调节动支架,上刀片与上刀片导向块连接形成上刀片组合件,上刀片组合件通过扭转弹簧与调节动支架弹性连接;其中,扭转弹簧上设置有扭转弹簧中间杆,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与扭转弹簧中间杆滑动配合,使扭转弹簧中间杆在扭转弹簧的扭转过程中变形角度保持不变;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调节动支架受力挤压回位弹簧,上刀片处于第一位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调节动支架处于自然状态,回位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原始状态,上刀片处于第二位置。优选地,还包括:下刀片和刀片螺丝,下刀片通过刀片螺丝与下刀片支座连接,回位弹簧安装固定于调节动支架与下刀片支座之间。优选地,下刀片支座设置有第一圆弧槽,调节动支架固定于第一圆弧槽中。优选地,调节动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圆弧槽,扭转弹簧固定在第二圆弧槽中。优选地,调节动支架还包括轴向圆柱,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轴向圆柱在第一圆弧槽中旋转,扭转弹簧发生位移,带动上刀片组合件在第一圆弧槽中移动。优选地,上刀片导向块设置固定孔和固定柱,扭转弹簧两端挂钩装于固定孔中,上刀片固定在固定柱中。优选地,回位弹簧固定在下刀片支座的压簧固定柱和调节动支架的压簧固定柱之间。优选地,还包括下刀片导向块,下刀片导向块与扭转弹簧中间杆接触弧面位移。优选地,调节动支架安装在下刀片支座内。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推剪刀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刀头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下刀片支座设置弧面结构,使得每个档位上、下刀片之间贴合的压力保持不变,从而得到一种结构稳定的调节装置,2、通过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配合扭转弹簧中间杆滑动的变形角度保持不变,从而使得刀头每个档位的剪切性能、刀头温升保持一致,以提升刀头的性能。3、通过采用回位弹簧进行刀头回位,使得电推剪工作时,省去调节刀头到低档时的回拉力,让使用者操作更轻松。4、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电推剪刀头调节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推剪刀头调节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下刀片支座内部结构视图;图4为上刀片、上刀片导向块、扭转弹簧、调节动支架的装配图。图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刀头,包括:上刀片导向块1、上刀片2、扭转弹簧3、调节动支架4、回位弹簧5、下刀片支座6、下刀片7、刀片螺丝8、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9、调节组合活动件10和扭转弹簧中间杆11。具体地,下刀片7通过刀片螺丝8固定于下刀片支座6上,调节动支架4装于下刀片支座6内,上刀片2与上刀片导向块1连接形成上刀片组合件,通过扭转弹簧3将上刀片组合件与调节动支架4连接组合成调节组合活动件10,回位弹簧5固定在调节动支架4与下刀片支座6之间,受外力作用推动调节动支架4的推杆调节刀头调节装置的档位,通过回位弹簧5能够使上刀片2回到低档位的初始位置。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9设置于下刀片支座6上,扭转弹簧中间杆11在推动调节动支架4的推杆作用下时,扭转弹簧中间杆11与调节动支架4一起在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9上位移滑动,使扭转弹簧中间杆11变形角度保持不变,这样就会使上刀片2与下刀片7贴合的压力保持一致,推动调节动支架4的推杆时会使调节动支架4往前旋转移动,从而挤压回位弹簧5产生回弹力,促使刀头调节装置在没有外力作用在调节动支架4的推杆上时,调节动支架4能够带着上刀片2回到低档位的初始位置。扭转弹簧3安装于调节动支架4与下刀片支座6中,定位上刀片导向块1,并提供压力作用于上刀片导向块1使上刀片2和下刀片7贴合。通过移动调节动支架4两端的臂使上刀片2能在下刀片7上下平移,起到调节剪切长度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促使调节动支架4在无作用力的影响时自行回到初始低档位位置是一个位于调节动支架4与下刀片支座6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回位弹簧5。本技术的变化例,作进一步说明。回位弹簧5可以为圆柱形、塔形等形状。回位弹簧5可以在调节动支架4与下刀片支座6之间的中间位置,也可以在调节动支架4与下刀片支座6之间的左右侧任何位置。回位弹簧5可以是1个,也可以有多个。如果是对回位弹簧5形状、位置、数量的改变,只要能保证没有外力作用在调节动支架4的推杆上时,调节动支架4带着上刀片2回到低档位的初始位置,均属于对本技术的简单变化或转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工作原理:当需要剪短毛发时,直接通过设置在电推剪上的推钮推动调节动支架4的推杆往前推,使上刀片2到达高档位置。当需要剪长的毛发时,撤掉电推剪上设置的推杆推力,没有外力作用在调节动支架4的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刀片支座(6)、调节组合活动件(10)和回位弹簧(5);/n所述下刀片支座(6)上设置有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9);/n所述调节组合活动件(10)包括上刀片导向块(1)、上刀片(2)、扭转弹簧(3)和调节动支架(4),上刀片(2)与上刀片导向块(1)连接形成上刀片组合件,上刀片组合件通过扭转弹簧(3)与调节动支架(4)弹性连接;/n所述扭转弹簧(3)上设置有扭转弹簧中间杆(11),所述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9)与所述扭转弹簧中间杆(11)滑动配合,使所述扭转弹簧中间杆(11)在所述扭转弹簧(3)的扭转过程中变形角度保持不变;/n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调节动支架(4)受力挤压所述回位弹簧(5),上刀片(2)处于第一位置;/n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调节动支架(4)处于自然状态,所述回位弹簧(5)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原始状态,上刀片(2)处于第二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刀片支座(6)、调节组合活动件(10)和回位弹簧(5);
所述下刀片支座(6)上设置有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9);
所述调节组合活动件(10)包括上刀片导向块(1)、上刀片(2)、扭转弹簧(3)和调节动支架(4),上刀片(2)与上刀片导向块(1)连接形成上刀片组合件,上刀片组合件通过扭转弹簧(3)与调节动支架(4)弹性连接;
所述扭转弹簧(3)上设置有扭转弹簧中间杆(11),所述下刀片支座弧面结构(9)与所述扭转弹簧中间杆(11)滑动配合,使所述扭转弹簧中间杆(11)在所述扭转弹簧(3)的扭转过程中变形角度保持不变;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调节动支架(4)受力挤压所述回位弹簧(5),上刀片(2)处于第一位置;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调节动支架(4)处于自然状态,所述回位弹簧(5)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原始状态,上刀片(2)处于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刀片(7)和刀片螺丝(8),所述下刀片(7)通过所述刀片螺丝(8)与下刀片支座(6)连接,所述回位弹簧(5)安装固定于调节动支架(4)与下刀片支座(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片支座(6)设置有第一圆弧槽,所述调节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徐堂文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华尔推剪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