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永雄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04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下侧的底座,阀体为一个座体结构,且其座体中开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合形成一个Z字型腔体结构,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上开设有通孔,第一腔体的前端设置有进液端口,第二腔体的后侧端设置有出液端口,且第一腔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防堵塞结构,第二腔体的腔体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防堵塞结构;通过在阀体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分别设置第一防堵塞结构和第二防堵塞结构,从而通过阀体中污水的流动作用带动第一防堵塞结构和第二防堵塞结构上的清理涡轮进行转动,从而避免阀体中污水杂质出现沉淀而造成阀体出现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阀门相关
,具体为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
技术介绍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其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商业污水、表面径流水四大类,其含有有机物较多,且含有较多的杂质,而用于污水输送结构中用的阀门结构便称作为污水阀门,但是由于污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杂质,所以当污水阀在闭合的时候,其水体停止流淌,其污水中的杂质极易在阀门截止位置处出现沉淀,而当其沉淀过多时,便可能会导致阀门位置处出现堵塞现象,从而影响到污水阀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下侧的底座,所述阀体为一个座体结构,且其座体中开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合形成一个Z字型腔体结构,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的前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包括阀体(1)和设置在阀体(1)下侧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为一个座体结构,且其座体中开设有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所述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组合形成一个Z字型腔体结构,且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之间通过隔板(5)隔开,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第一腔体(3)的前端设置有进液端口(7),所述第二腔体(4)的后侧端设置有出液端口(8),且第一腔体(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防堵塞结构(9),所述第二腔体(4)的腔体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防堵塞结构(10),所述第一腔体(3)的腔体后侧端下侧面上开设有沉淀口,且阀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包括阀体(1)和设置在阀体(1)下侧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为一个座体结构,且其座体中开设有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所述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组合形成一个Z字型腔体结构,且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之间通过隔板(5)隔开,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第一腔体(3)的前端设置有进液端口(7),所述第二腔体(4)的后侧端设置有出液端口(8),且第一腔体(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防堵塞结构(9),所述第二腔体(4)的腔体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防堵塞结构(10),所述第一腔体(3)的腔体后侧端下侧面上开设有沉淀口,且阀体(1)上位于沉淀口的边缘位置处开设有螺丝孔,且沉淀口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杂质槽(14),所述阀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阀座(15),所述阀座(15)上开设有螺纹孔与第二腔体(4)相连通,且其螺纹孔中转动安装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的上端设置有转柄把手(17),所述转杆(16)的下端设置有阀芯(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8)的位置与通孔(6),所述通孔(6)为呈喇叭状槽口结构,且其槽口的直径较大端为朝上侧进行设置,且污水的流动方向为从通孔(6)的下侧流向通孔(6)的上侧,所述阀芯(18)的大小与通孔(6)的尺寸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污水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槽(14)为一个矩形槽口结构,且其槽口的开口边缘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板体上均匀开设有多组安装孔(20),所述安装孔(20)的设置位置与沉淀口边缘开设的螺丝孔位置相对应,且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雄
申请(专利权)人:丁永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