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99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2
一种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包括泵体、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泵体为柱形泵体,泵体的泵腔内径从中间到两端内径逐渐减小,泵体的中间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泵体两端的中间分别开设有出液口,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平行穿设在泵体两端之间,两螺杆转子的轴线与泵体的中心轴线平行,主、副螺杆的齿廓曲线相互啮合形成密封腔,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的中间对应泵体进液口间空隙为低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螺杆转子的容积处于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环形空间,随着齿顶圆的缩小和齿根圆的增大,锥形转子的每一级存储容积沿轴向从中间向两端迅速减小,从而能够在较短轴向距离内实现很大的内压缩比,能够满足输送高压、大流量液体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杆泵,尤其涉及一种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
技术介绍
目前,螺杆泵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半导体、医药、食品、化工等众多工业领域,所占真空泵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然而,我国目前能够提供的螺杆真空泵产品主要流向低端市场,外国的螺杆泵产品占据着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螺杆转子的设计与制造是螺杆真空泵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螺杆转子是螺杆真空泵中最关键抽气部件,直接决定着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在很多工程
需要能够输送高压、大流量液体的螺杆泵,传统的双螺杆泵达不到工程中的这类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储气容积在短距离迅速减小,实现很大的内压缩比的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包括泵体、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泵体为柱形泵体,泵体的泵腔内径从中间到两端内径逐渐减小,泵体的中间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泵体两端的中间分别开设有出液口,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穿设在泵体两端之间,两螺杆转子的轴线与泵体的中心轴线平行,主、副螺杆的齿廓曲线相互啮合形成密封腔,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的中间对应泵体进液口间空隙为低压腔,主、副螺杆转子的两端对应泵体出液口间空隙为高压腔,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均呈两端对称圆锥体形状,主、副螺杆转子的齿顶圆外径由中间低压腔向两端高压腔线性减小,同时,主、副螺杆转子的齿根圆外径由中间低压腔向两端高压腔线性增大。所述的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的齿根圆外径的线性增大比例与主螺杆转子和副螺杆转子的齿顶外径线性减小的比例成倒数关系。所述的泵体进液口通过进口法兰连接有进液管,泵体出液口通过出口法兰连接有出液管。所述的主、副螺杆转子的两端与泵体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螺杆转子的容积处于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环形空间,随着齿顶圆的缩小和齿根圆的增大,锥形转子的每一级存储容积沿轴向从中间向两端迅速减小,从而能够在较短轴向距离内实现很大的内压缩比,能够满足输送高压、大流量液体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泵体;2-主螺杆转子;3-低压腔;4-进液口;5-进液管;6-进口法兰;7-高压腔;8-出液口;9-出口法兰;10-出液管;11-副螺杆转子;12-齿顶;13-齿根。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包括泵体1、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泵体1为柱形腔体,泵体1的泵腔内径从中间到两端内径逐渐减小,泵体1的中间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4,泵体1两端的中间分别开设有出液口8,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穿设在泵体1两端之间,两螺杆的轴线与泵体1的中心轴线平行,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廓曲线相互啮合形成密封腔,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中间对应泵体1进液口4间空隙为低压腔3,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两端对应泵体1出液口8间空隙为高压腔7,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均呈两端对称圆锥体形状,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顶12圆外径由中间低压腔3向两端高压腔7线性减小,同时,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根13圆外径由中间低压腔3向两端高压腔7线性增大。所述的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根13圆外径的线性增大比例与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顶12圆外径线性减小的比例成倒数关系。所述的泵体1进液口4通过进口法兰6连接有进液管5,泵体1出液口8通过出口法兰9连接有出液管10。所述的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两端与泵体1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应用时,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廓曲线相互啮合形成密封腔,保证螺杆泵的密封性,从而输送液体,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储液容积时处于齿顶12圆与齿根13圆之间的环形空间,随着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转动,液体向两端推动,齿顶12圆缩小,齿根13圆逐渐增大,锥形的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每一级储液容积沿轴向由中间进液口4向出液口8迅速减小,从而能够在较短轴向距离内实现很大的内压缩比。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泵体(1)为柱形腔体,泵体(1)的泵腔内径从中间到两端内径逐渐减小,泵体(1)的中间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4),泵体(1)两端的中间分别开设有出液口(8),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穿设在泵体(1)两端之间,两螺杆的轴线与泵体(1)的中心轴线平行,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廓曲线相互啮合形成密封腔,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中间对应泵体(1)进液口(4)间空隙为低压腔(3),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两端对应泵体(1)出液口(8)间空隙为高压腔(7),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均呈两端对称圆锥体形状,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顶(12)圆外径由中间低压腔(3)向两端高压腔(7)线性减小,同时,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根(13)圆外径由中间低压腔(3)向两端高压腔(7)线性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侧排气的锥形转子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泵体(1)为柱形腔体,泵体(1)的泵腔内径从中间到两端内径逐渐减小,泵体(1)的中间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口(4),泵体(1)两端的中间分别开设有出液口(8),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穿设在泵体(1)两端之间,两螺杆的轴线与泵体(1)的中心轴线平行,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廓曲线相互啮合形成密封腔,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中间对应泵体(1)进液口(4)间空隙为低压腔(3),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两端对应泵体(1)出液口(8)间空隙为高压腔(7),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均呈两端对称圆锥体形状,主螺杆转子(2)和副螺杆转子(11)的齿顶(12)圆外径由中间低压腔(3)向两端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金迈思液压设备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