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令建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91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化玻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包括复合玻璃件和口式压合板,两个规格相同的口式压合板分别压合在复合玻璃件的两侧,且两个口式压合板之间安装有限位件,两个限位件之间安装有连接件,而在钢化玻璃进行运输时可以将其组件单独储放搬运,降低了组件的运输时的受损程度,而安装时将其组件运输到安装地点在进行组装,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将口式压合板两侧固定板的曲卷端通过螺钉将其固定在窗户的两侧内壁上,而需要将其拆卸时,只需拧下螺钉即可,由于拉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在窗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震动时,拉簧可以对复合玻璃件进行缓冲、减震,降低了钢化玻璃的振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化玻璃
,具体说是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
技术介绍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虽然同等厚度的钢化玻璃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当玻璃受外力破坏时,碎片会成类似蜂窝状的钝角碎小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当钢化玻璃破碎时,难免会产生少量的玻璃碎渣掉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同时钢现有钢化玻璃在进行安装时较为不便,需要人员进行定制玻璃连接件的,导致整个流程操作及其繁琐。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包括复合玻璃件和口式压合板,两个规格相同的所述口式压合板分别压合在复合玻璃件的两侧,且两个口式压合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用于连接固定口式压合板的限位件,两个相邻所述限位件之间安装有连接件。具体的,所述复合玻璃件包括内层钢化玻璃、外层钢化玻璃、框型安装片和嵌合式凹槽,所述内层钢化玻璃和外层钢化玻璃之间固定嵌合有框型安装片,且内层钢化玻璃和外层钢化玻璃相背的端面边角处均开设有嵌合式凹槽。具体的,所述内层钢化玻璃和外层钢化玻璃相背的侧面均嵌合有磨砂层,且内层钢化玻璃和外层钢化玻璃相对的玻璃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一体成型的半球凸起。具体的,两块所述口式压合板分别嵌合在内外两块钢化玻璃开设的嵌合式凹槽内,且口式压合板凸出钢化玻璃3-5mm。具体的,两个所述口式压合板之间安装有四组限位件,且四组限位件分别设置在复合玻璃件的四个边角处,所述限位件包括L型连接块和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多根平行分布的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块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插孔,且L型连接块另一端块面上开设有与连接插孔垂直设置、相互连通的限位孔。具体的,两个相邻所述限位件中的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且两个相邻限位件中的L型连接块和连接杆构成一个U型防护组件。具体的,所述连接件安装在两个开设有连接插孔的L型连接块之间,且连接件包括连接侧板和插设杆,所述连接侧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插设杆,且两根插设杆靠近端头的杆壁上开设有通孔。具体的,所述连接件中两根插设杆分别插设至两个相邻L型连接块开设的连接插孔中,且插设杆上开设的通孔与口式压合板端面开设的连接孔相互对应,所述连接孔中插设有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且紧固螺钉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母。具体的,所述口式压合板的上下两个端面均开设有滑动收纳槽,每一个滑动收纳槽中均插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插设端与滑动收纳槽滑动连接,且固定板延伸端向外曲卷,两块所述口式压合板同侧固定板的曲卷端相背设置,且固定板曲卷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具体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外延,且固定板外延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延伸至口式压合板端面开设的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两组U型防护组件嵌合到复合玻璃件两侧边壁上后,将紧固螺钉插设到连接孔病并利用固定螺母将其固定,从而完成整个钢化玻璃的组装,因此在钢化玻璃进行运输时可以将其组件单独储放搬运,降低了组件的运输时的受损程度,而安装时将其组件运输到安装地点在进行组装,因此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将口式压合板两侧固定板的曲卷端通过螺钉将其固定在窗户的两侧内壁上,而需要将其拆卸时,只需拧下螺钉即可,由于拉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在窗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震动时,拉簧可以对复合玻璃件进行缓冲、减震,降低了钢化玻璃的振幅;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复合玻璃件采用内外两层钢化玻璃加强了钢化玻璃整体的强度,而设置的磨砂层提高了玻璃的耐磨性,由于两块钢化玻璃相对的内玻璃面设有半球凸起,因此在玻璃受到冲击时,产生的部分冲击波扩散至内层玻璃的半球凸起上,从而半球凸起对冲击波进行有效的内应力发散,降低了钢化玻璃破碎的几率,同时半球凸起对钢化玻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厚处理,延长了钢化玻璃的硬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所示复合玻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图6所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复合玻璃件,11、内层钢化玻璃,12、外层钢化玻璃,13、框型安装片,14、嵌合式凹槽,2、口式压合板,2a、滑动收纳槽,2b、连接孔,3、限位件,31、L型连接块,31a、连接插孔,31b、限位孔,32、连接杆,4、连接件,41、连接侧板,42、插设杆,5、紧固螺钉,6、固定板,7、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7所示,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所示复合玻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图1所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包括复合玻璃件1和口式压合板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复合玻璃件1包括内层钢化玻璃11、外层钢化玻璃12、框型安装片13和嵌合式凹槽14,内层钢化玻璃11和外层钢化玻璃12之间固定嵌合有框型安装片13,且内层钢化玻璃11和外层钢化玻璃12相背的端面边角处均开设有嵌合式凹槽14,而内层钢化玻璃11和外层钢化玻璃12相背的侧面均嵌合有磨砂层,且内层钢化玻璃11和外层钢化玻璃12相对的玻璃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一体成型的半球凸起。需要说明的是:复合玻璃件1采用内外两层钢化玻璃加强了钢化玻璃整体的强度,而设置的磨砂层提高了玻璃的耐磨性,由于两块钢化玻璃相对的内玻璃面设有半球凸起,因此在玻璃受到冲击时,产生的部分冲击波扩散至内层玻璃的半球凸起上,从而半球凸起对冲击波进行有效的内应力发散,降低了钢化玻璃破碎的几率,同时半球凸起对钢化玻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厚处理,延长了钢化玻璃的硬度。参考图1、图3和图4所示,两个规格相同的口式压合板2分别压合在复合玻璃件1的两侧,而两块口式压合板2分别嵌合在内外两块钢化玻璃开设的嵌合式凹槽14内,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玻璃件(1);两个规格相同的口式压合板(2)分别压合在复合玻璃件(1)的两侧,且两个口式压合板(2)之间安装有多个用于连接固定口式压合板(2)的限位件(3),两个相邻所述限位件(3)之间安装有连接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玻璃件(1);两个规格相同的口式压合板(2)分别压合在复合玻璃件(1)的两侧,且两个口式压合板(2)之间安装有多个用于连接固定口式压合板(2)的限位件(3),两个相邻所述限位件(3)之间安装有连接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玻璃件(1)包括内层钢化玻璃(11)、外层钢化玻璃(12)、框型安装片(13)和嵌合式凹槽(14),所述内层钢化玻璃(11)和外层钢化玻璃(12)之间固定嵌合有框型安装片(13),且内层钢化玻璃(11)和外层钢化玻璃(12)相背的端面边角处均开设有嵌合式凹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钢化玻璃(11)和外层钢化玻璃(12)相背的侧面均嵌合有磨砂层,且内层钢化玻璃(11)和外层钢化玻璃(12)相对的玻璃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一体成型的半球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口式压合板(2)分别嵌合在内外两块钢化玻璃开设的嵌合式凹槽(14)内,且口式压合板(2)凸出钢化玻璃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口式压合板(2)之间安装有四组限位件(3),且四组限位件(3)分别设置在复合玻璃件(1)的四个边角处,所述限位件(3)包括L型连接块(31)和连接杆(32),所述L型连接块(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多根平行分布的连接杆(32),所述L型连接块(31)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插孔(31a),且L型连接块(31)另一端块面上开设有与连接插孔(31a)垂直设置、相互连通的限位孔(31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令建吴奇勋
申请(专利权)人:许令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