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楼板钢筋间距及板厚度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是一种控制楼板钢筋间距及板厚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有:(1)浇筑混凝土时用钢筋插入混凝土中进行量测;(2)在预留出的墙柱竖向钢筋上标注出楼板厚度1m或500mm控制线,浇筑混凝土时用尺子进行测量等。此种方法虽然能控制混凝土楼板厚度,但会受到工人水平、环境等影响大,易产生较大误差,会增加后期的楼板厚度剔凿或加强措施的处理风险。控制钢筋间距的方法有:用水泥马凳。工作人员在操作面上走动,水泥马凳易倾倒,钢筋易移位,从而致使钢筋间距减小,钢筋保护层偏大,尤其是悬挑板钢筋易出现此种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楼板钢筋间距及板厚度的装置,能够重复使用,且安装方便,降低了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的施工难度,同时也降低了楼板厚度偏差处理的风险,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发生位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楼板钢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楼板钢筋间距及板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筒(1)、锚固钢片(2)、推动杆(3)和矩形混凝土块(4),所述矩形混凝土块(4)设置有多个,且相邻的所述矩形混凝土块(4)在楼板基面上间距两米设置,且矩形混凝土块(4)的设置方向同钢筋在楼板基面上的设置方向一致;/n所述矩形混凝土块(4)顶面与底面的同一侧分别开设有供钢筋放置的弧形槽口(401),所述矩形混凝土块(4)上且位于弧形槽口(401)的另一侧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供固定套筒(1)穿过的连接孔(402),所述固定套筒(1)的底部两侧开设有卡槽(101),所述固定套筒(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杆(3),所述固定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楼板钢筋间距及板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筒(1)、锚固钢片(2)、推动杆(3)和矩形混凝土块(4),所述矩形混凝土块(4)设置有多个,且相邻的所述矩形混凝土块(4)在楼板基面上间距两米设置,且矩形混凝土块(4)的设置方向同钢筋在楼板基面上的设置方向一致;
所述矩形混凝土块(4)顶面与底面的同一侧分别开设有供钢筋放置的弧形槽口(401),所述矩形混凝土块(4)上且位于弧形槽口(401)的另一侧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供固定套筒(1)穿过的连接孔(402),所述固定套筒(1)的底部两侧开设有卡槽(101),所述固定套筒(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杆(3),所述固定套筒(1)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推动杆(3)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盘(301),所述固定盘(301)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与固定套筒(1)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推动杆(3)经固定盘(301)固定在固定套筒(1)的内部,所述推动杆(3)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滚珠(302),所述固定套筒(1)的内部且位于推动杆(3)的正下方设置有推动块(304),所述推动块(304)的顶面上开设有与滚珠(302)相适配的球型槽(303),所述推动块(304)经球型槽(303)转动连接在推动杆(3)底端的滚珠(302)上,所述推动块(304)的底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楔形插块(305);
所述固定套筒(1)的内部且位于卡槽(101)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块一(306)和限位块二(307),所述限位块一(306)和限位块二(307)的结构完全一致,且均为T型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守涛,李宝贺,沈炳龙,丁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