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81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用于将预制系梁连接于一对桩基之间,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护筒,将护筒套设于对应的桩基;提供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形成有供承托预制系梁的承托面,将安装座固定于护筒的外壁,且对应于预制系梁的安装位置;吊装预制系梁并下放至相邻的两个护筒之间,将预制系梁的相对两端分别支设于对应的安装座的承托面上;对预制系梁和护筒的接缝处进行封堵;浇筑桩基的桩头,将预制系梁的两端和对应的桩基固接;拆除护筒和安装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安装座来支撑预制系梁。预制系梁吊装到相邻的两个护筒之间的安装座上,并将预制系梁的端部和护筒之间进行封堵防水处理即可完成水下系梁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由于水下系梁需要设置在水位标高以下,施工难度大。目前常规水下系梁施工为钢板桩围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合形成一内部无水的封闭体系,便于保证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系梁一次性成型浇筑。但是,钢板桩围堰施工周期较长,周转材料使用量大,质量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水下系梁施工为钢板桩围堰施工,施工周期较长,周转材料使用量大,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用于将预制系梁连接于一对桩基之间,所述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护筒,将所述护筒套设于对应的桩基;提供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形成有供承托预制系梁的承托面,将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护筒的外壁,且对应于所述预制系梁的安装位置;吊装所述预制系梁并下放至相邻的两个护筒之间,将所述预制系梁的相对两端分别支设于对应的安装座的承托面上;对所述预制系梁和所述护筒的接缝处进行封堵;浇筑所述桩基的桩头,将所述预制系梁的两端和对应的桩基固接;拆除所述护筒和所述安装座。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护筒的外壁,包括:提供横向型钢,多个支撑板和竖向型钢;将多个支撑板和竖向型钢固定于所述横向型钢的底部,所述横向型钢的顶部形成有所述承托面;根据所述护筒的弧度将所述多个支撑板和竖向型钢固定于所述护筒的外壁。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固定所述安装座之前,还包括切除所述护筒的位于所述安装座上方的部分侧壁。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固定所述安装座之后,还包括提供适配于所述护筒的弧度的防水筒,将所述防水筒固定于所述护筒以弥补所述护筒切除的部分侧壁,所述防水筒高于所述预制系梁的顶部实现防漏。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所述预制系梁和所述护筒的接缝处进行封堵,包括:提供封堵板,将所述封堵板的一端贴设于所述预制系梁的侧壁且高于所述预制系梁,将所述封堵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护筒的外壁,从而封堵所述预制系梁和所述护筒的接缝;提供速凝剂,堵漏于所述封堵板和所述预制系梁之间。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提供外护筒,将所述外护筒套设于所述护筒,抽除所述外护筒和所述护筒之间的水,使得所述外护筒和所述护筒之间形成有作业人员的作业空间。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外护筒和所述护筒之间回填土或沙袋形成供作业人员施工所述安装座的作业平台。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前预制预制系梁而无需现场浇筑,高效且施工方便。将安装座固定于套设于桩基的护筒上,利用安装座来支撑预制系梁。后续只需将预制系梁吊装到相邻的两个护筒之间的安装座上,并将预制系梁的端部和护筒之间进行封堵防水处理即可完成水下系梁的安装,施工方便。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水下系梁施工为钢板桩围堰施工,施工周期较长,周转材料使用量大,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水下系梁安装后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水下系梁和桩基的连接处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安装座的安装状态的平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安装座的侧视图。图5和图6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水下系梁的立体图和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水下系梁安装后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水下系梁和桩基的连接处的侧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用于将预制系梁10连接于一对桩基20之间,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护筒30,将护筒30套设于对应的桩基20;提供安装座40,安装座40的顶部形成有供承托预制系梁10的承托面,将安装座40固定于护筒30的外壁,且对应于预制系梁10的安装位置;吊装预制系梁10并下放至相邻的两个护筒30之间,将预制系梁10的相对两端分别支设于对应的安装座40的承托面上;对预制系梁10和护筒30的接缝处进行封堵;浇筑桩基20的桩头,将预制系梁10的两端和对应的桩基20固接;拆除护筒30和安装座40。作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安装座的安装状态的平面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还包括提供外护筒31,将外护筒31套设于护筒30,抽除外护筒31和护筒30之间的水,使得外护筒31和护筒30之间形成有作业人员的作业空间。具体地,外护筒31的直径比现有的护筒30大得多,外护筒31和护筒3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作业人员能够进入外护筒31和护筒30之间的作业空间进行焊接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在外护筒31和护筒30之间回填土或沙袋形成供作业人员施工安装座40的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无需搭设梯子,便于作业人员在作业平台上对安装座进行焊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安装座的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将安装座40固定于护筒30的外壁,包括:提供横向型钢41,多个支撑板42和竖向型钢43;将多个支撑板42和竖向型钢43固定于横向型钢41的底部,横向型钢41的顶部形成有承托面;根据护筒30的弧度将多个支撑板42和竖向型钢43固定于护筒30的外壁。安装座40的横向型钢41顶部形成有承托面,通过将预制系梁的端部设于承托面上从而支撑预制系梁10,便于安装预制系梁10。在使用之前,安装座40需进行抗压、抗弯、抗剪等验算。作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固定安装座40之前,还包括切除护筒30的位于安装座40上方的部分侧壁,留出空间以便于安装安装座40和预制系梁10。作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5和图6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水下系梁的立体图和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6所示,在固定安装座40之后,还包括提供适配于护筒30的弧度的防水筒50,将防水筒50固定于护筒30以弥补护筒30切除的部分侧壁,防水筒50高于预制系梁10的顶部实现防漏。防止预制系梁10与护筒30之间在预制系梁10的高度范围内的间隙渗水。作为本专利技术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6所示,对预制系梁和护筒的接缝处进行封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用于将预制系梁连接于一对桩基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提供护筒,将所述护筒套设于对应的桩基;/n提供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形成有供承托预制系梁的承托面,将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护筒的外壁,且对应于所述预制系梁的安装位置;/n吊装所述预制系梁并下放至相邻的两个护筒之间,将所述预制系梁的相对两端分别支设于对应的安装座的承托面上;/n对所述预制系梁和所述护筒的接缝处进行封堵;/n浇筑所述桩基的桩头,将所述预制系梁的两端和对应的桩基固接;/n拆除所述护筒和所述安装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用于将预制系梁连接于一对桩基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护筒,将所述护筒套设于对应的桩基;
提供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形成有供承托预制系梁的承托面,将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护筒的外壁,且对应于所述预制系梁的安装位置;
吊装所述预制系梁并下放至相邻的两个护筒之间,将所述预制系梁的相对两端分别支设于对应的安装座的承托面上;
对所述预制系梁和所述护筒的接缝处进行封堵;
浇筑所述桩基的桩头,将所述预制系梁的两端和对应的桩基固接;
拆除所述护筒和所述安装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护筒的外壁,包括:
提供横向型钢,多个支撑板和竖向型钢;
将多个支撑板和竖向型钢固定于所述横向型钢的底部,所述横向型钢的顶部形成有所述承托面;
根据所述护筒的弧度将所述多个支撑板和竖向型钢固定于所述护筒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系梁的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所述安装座之前,还包括切除所述护筒的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黄伟财陈伟刘月亮梁伟坤翟智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