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冰璇专利>正文

防碰撞自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81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防碰撞自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设置有缓棱,缓棱外设置有护棱,护棱紧贴缓棱并通过棱锚锚入混凝土中,护棱进行第一阶段的防碰撞自保护,缓棱具备第二阶段的防碰撞自保护功能;在制作时,使用塑形隔进行分隔并制作出具有精准端面的预制构件;所述的预制构件,使用板件调准器,用于基坑围护的组合内支撑和装配式围檩,预制板件采用纵连器、内置纵栓连接,或者采用外包栓连接并设置轴压调整器调整预制构件之间的轴力和变形;预制板件作为内支撑使用多次后,还可以用作装配式地坪、基坑围护的重力坝压顶板以及装配式围墙。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降低成本、减少工期、方便施工、节能环保、提升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碰撞自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工程
,具体是防碰撞自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其具体又分为现浇、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等形式,而混凝土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的基本组成构件。现有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即使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一般也是通过现浇或灌浆等手段连接成整体,难以也少有实现混凝土预制构件多次重复利用的。基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或称基坑围护)在建设成本中占据重要的部分,当基坑围护桩墙采用无支点围护型式无法满足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时,常采取增加支点的方法以减少围护桩墙的弯矩、剪力并提供支护结构的抗倾覆能力。支点形式一般是锚杆或内支撑,锚杆近年来多因建筑红线限制而使用受限,内支撑常采用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迄今为止,现有的工程应用的混凝土支撑均为现浇形式,且最终混凝土支撑均要切割或破碎拆除后运走,带来极大的工程浪费、环境噪音和建筑垃圾等一系列问题,为避免这一缺陷,尝试使用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内支撑,且重复使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将成为行业内的发展方向。预制混凝土支撑相对于钢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防碰撞自保护,预制构件相邻的面与面相交之处的棱角设置为缓棱,增强防碰撞能力;所述的缓棱设置为无角棱,在预制构件制作浇筑混凝土时由护棱作为模具制成;所述的护棱设置为平行于缓棱的条状物,内侧面紧贴缓棱,并设置有棱锚,所述的棱锚呈条状,末端扩大,预埋在预制构件内部,将护棱连接在缓棱外侧,与预制构件形成整体;所述的护棱对预制构件形成第一阶段的防碰撞自保护,护棱破坏脱落后,缓棱在第二阶段保护所述的预制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防碰撞自保护,预制构件相邻的面与面相交之处的棱角设置为缓棱,增强防碰撞能力;所述的缓棱设置为无角棱,在预制构件制作浇筑混凝土时由护棱作为模具制成;所述的护棱设置为平行于缓棱的条状物,内侧面紧贴缓棱,并设置有棱锚,所述的棱锚呈条状,末端扩大,预埋在预制构件内部,将护棱连接在缓棱外侧,与预制构件形成整体;所述的护棱对预制构件形成第一阶段的防碰撞自保护,护棱破坏脱落后,缓棱在第二阶段保护所述的预制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设置为预制板件,采用长台座先张法工艺预制时,采用塑形隔将同一条生产线上的相邻的两个预制板件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提前分隔,塑造预制板件端面的精准形状,承受钢绞线切割后的相邻预制板件之间的端部压力;所述的塑形隔设置在预定的相邻的两个预制板件的端面之间,包括有塑形板和承力格,形成中空设置的框,框内不浇筑混凝土,用于后期切割钢绞线的操作空间;所述的塑形板设置有塑形面,分别紧贴相邻的预制板件的端面,设置成设定的形状,且所述的塑形板内设置有平行于纵轴线的预留孔道,用于连续的钢绞线通过;所述的承力格位于两个塑形板之间并承受平行于预制板件纵轴线的纵向压力;塑形隔在垂直于预制板件的轴线方向的对称轴线处分为第一分半和第二分半,塑形面分属所述的两个分半且对称,第一分半沿平行于预制板件的纵轴线翻转后,其塑形面与第二分半的塑形面吻合且无间隙,确保制成的第一预制板件和沿构件纵轴线翻转的第二预制板件端面顶住后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组合成基坑支护中的内支撑,在平行于预制构件纵轴线的方向,两组相邻的第一组预制构件和第二组构件之间,采用纵连器进行预制构件的纵向受拉连接;所述的第二组构件包含预制构件或现浇混凝土构件或钢构件;所述的纵连器包含有纵连体和锁定体,还包含有藏体孔和置体格,锁定体将第一组预制构件、第二组构件通过纵连体锁紧连接成一体;所述的第一组预制构件和第二组构件内部设置有平行于预制构件纵轴线的藏体孔,所述的置体格与所述的藏体孔连通,置体格设置为将纵连体置入和取出藏体孔的操作空间,也是锁定体的操作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组合成基坑支护中的内支撑,在平行于预制构件纵轴线的方向,两组相邻的预制构件采用外包栓连接;所述的外包栓在外部四周包覆预连接的预制构件,所述的外包栓设置为整体,或者所述的外包栓设置为分片集成式;外包栓的栓板为实腹栓板,或者为格构式栓板;所述的外包栓顶部增加设置有开口,所述的预连接的两组预制构件之间设置预留空间,内部增加设置轴压调整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组合成基坑支护中的内支撑,在平行于预制构件纵轴线的方向,两组相邻的第一组预制构件和第二组构件之间,采用内置纵栓进行预制构件的连接;所述的第一组预制构件或第二组构件末端的内部设置有平行于预制构件纵轴线的藏栓槽,用于搁置内置纵栓,第一组预制构件搁置在设定的位置,在藏栓槽内置入第一部分内置纵栓,第二组构件在构件的纵轴线方向,移动靠近第一组预制构件,所述的内置纵栓的第二部分进入第二组构件的藏栓槽内,限制所述两组预制构件的相对移动;
或者当第一组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构件连接时,内置纵栓的第二部分浇筑在现浇混凝土内部;或者,第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明王冰璇
申请(专利权)人:王冰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