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用于开棉后的蒸煮系统,涉及精制棉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接废箱;接废箱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表面通过连接件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料斗和废液排管;支撑框架内表面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浸碱机构和清碱机构;浸碱机构包括外壳体和碱液进管;外壳体顶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斗;外壳体顶面固定安装有进液支管;外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滤液筒;滤液筒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透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浸碱机构和清碱机构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以流水线方式高效完成棉料的浸碱和除碱工作,通过流水线式作业方式的实现,继而有效提高本装置对棉料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用于开棉后的蒸煮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制棉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用于开棉后的蒸煮系统。
技术介绍
在精制棉加工行业中,加工精制棉所用的原料为棉短绒,其加工生产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就是将成捆的棉短绒原料疏松开,接着就是将疏松开的棉短绒与碱液进行充分浸透,然后将浸透碱液的棉短绒送入蒸球内进行蒸煮,最后就是将蒸煮后的棉短绒进行清洗、漂白、烘干、打包和入库,目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的生产过程完全需要依靠人手工完成,如将成捆的制短绒原料疏松开,就是人用手工将其撕扯开,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十分恶劣;有的生产过程虽然采用机械化作业,但是处理效果不够理想,难以保证精制棉的产品质量,如利用目前的机械就难以进行浸碱工作,即将碱液充分浸透到棉短绒中去,碱液的浸透不好,导致后续的蒸煮效果就不好,也就难以控制产品的质量,利用目前的生产机械也难以将蒸煮后的棉短绒进行很好地清碱工作,即难以将蒸煮后棉短绒中的碱液清洗出来,碱液不能很好地被清洗出来,就会为后续的漂白工作带来麻烦和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用于开棉后的蒸煮系统,通过浸碱机构和清碱机构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棉料蒸煮系统浸碱和清碱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用于开棉后的蒸煮系统,包括接废箱,所述接废箱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表面通过连接件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料斗和废液排管,所述支撑框架内表面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浸碱机构和清碱机构;所述浸碱机构包括外壳体和碱液进管,所述外壳体顶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外壳体顶面固定安装有进液支管,所述外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滤液筒,所述滤液筒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透液孔,所述外壳体轴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布液轴管,所述布液轴管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分液内孔,所述布液轴管端部通过连接件与碱液进管转动连通,所述进液支管端部与碱液进管固定连通;所述布液轴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挤压叶片,所述螺旋挤压叶片周侧面与外壳体和滤液筒相贴合,所述外壳体周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和辅助电机,所述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布液轴管传动连接,所述辅助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滤液筒传动连接,所述滤液筒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施压推杆,一组所述第一施压推杆活动端安装有脱水压盘,所述脱水压盘一端与滤液筒相配合,所述外壳体底面固定连通有集液斗,所述集液斗底端与废液排管固定连通;所述清碱机构包括输料壳体和脱水壳体,所述输料壳体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阻尼缓冲件,两组所述第一阻尼缓冲件底端均与接废箱固定连接,所述输料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周侧面连接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沥水孔,所述输料壳体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角座,两所述支撑角座顶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振动电机;所述脱水壳体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阻尼缓冲件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振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二阻尼缓冲件另一端连接有施压座,所述施压座顶面固定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施压推杆,两组所述第二施压推杆端部均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脱水壳体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周侧面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环形驱动带,两所述环形驱动带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等距分布的压水模块,所述脱水壳体底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且与压水模块配合的驱动定齿板,所述脱水壳体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淋管,所述脱水壳体端面固定连接有清洁水进管,一组所述喷淋管一端均与清洁水进管固定连通。优选的,所述滤液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滤液筒的内径与外壳体的内径适配,所述滤液筒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辅助电机配合的第一从动锥齿环,所述布液轴管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主驱动电机配合的第二从动锥齿环。优选的,所述布液轴管为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布液轴管周侧面包裹有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分液内孔外侧,所述进液支管设置于滤液筒正上方,所述进液支管底部开设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淋孔,所述喷淋孔轴线与滤液筒轴线的夹角为90°,所述集液斗设置于滤液筒正下方且所述集液斗横截面为倒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脱水壳体设置于输料壳体正上方,所述输料壳体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与环形输送带配合的限位支撑下辊,所述输料壳体设置于接废箱正上方,所述接废箱表面固定连通有排废管,所述接废箱内部固定设置有与排废管配合的导水斜面。优选的,所述压水模块包括两定位支板,两所述定位支板相对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脱水压辊,所述从动轴周侧面且对应两驱动定齿板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两所述从动齿轮周侧面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驱动定齿板啮合,所述脱水压辊长度为环形输送带宽度的1.2-1.3倍。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输料电机,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两端均与输料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输料电机一表面与输料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主动辊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周侧面均与环形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和伺服电机,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两端均与脱水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驱动轮盘,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周侧面均通过两驱动轮盘与两环形驱动带连接。优选的,所述脱水壳体内表面之间还转动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限位支撑上辊,一组所述限位支撑上辊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限位轮盘,一组所述限位支撑上辊周侧面均通过两限位轮盘与两环形驱动带连接,所述限位轮盘表面固定开设有与环形驱动带配合的轮槽,所述限位轮盘与驱动轮盘的结构特征相同。优选的,所述喷淋管底部开设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清洁水喷孔,所述清洁水喷孔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90°,所述支撑框架表面且对应输料壳体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料斗。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浸碱机构和清碱机构的设计,使该装置能够以流水线方式高效完成棉料的浸碱和除碱工作,通过流水线式作业方式的实现,继而有效提高本装置对棉料的加工效率,通过浸碱机构中布液轴管和进液支管的设计,变传统的单向式挤压脱水为反复式挤压脱水,工作时,在主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待加工的棉料能够被往复松弛与挤压,通过上述效果的实现,从而实现碱液的往复浸入和排出,通过上述过程的往复实现,从而有效提高碱液在棉料内部的浸入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清碱机构中环形驱动带和压水模块的设计,变传统的单点式挤压脱水作业为多点面式挤压脱水作业,工作时,在环形驱动带的驱动作用下,压水模块一方面能够实现对棉料的往复挤压,另一方面在挤压过程中,通过脱水压辊的转动式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本装置的脱水强度,继而有效提高本装置对棉料的清碱效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用于开棉后的蒸煮系统,包括接废箱(1),所述接废箱(1)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表面通过连接件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料斗(3)和废液排管(4),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框架(2)内表面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浸碱机构(5)和清碱机构(6);/n所述浸碱机构(5)包括外壳体(7)和碱液进管(8),所述外壳体(7)顶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斗(9),所述外壳体(7)顶面固定安装有进液支管(10),所述外壳体(7)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滤液筒(11),所述滤液筒(11)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透液孔(12),所述外壳体(7)轴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布液轴管(13),所述布液轴管(13)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分液内孔(14),所述布液轴管(13)端部通过连接件与碱液进管(8)转动连通,所述进液支管(10)端部与碱液进管(8)固定连通;/n所述布液轴管(13)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挤压叶片(15),所述螺旋挤压叶片(15)周侧面与外壳体(7)和滤液筒(11)相贴合,所述外壳体(7)周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16)和辅助电机(17),所述主驱动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布液轴管(13)传动连接,所述辅助电机(17)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滤液筒(11)传动连接,所述滤液筒(11)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施压推杆(18),一组所述第一施压推杆(18)活动端安装有脱水压盘(19),所述脱水压盘(19)一端与滤液筒(11)相配合,所述外壳体(7)底面固定连通有集液斗(20),所述集液斗(20)底端与废液排管(4)固定连通,/n所述清碱机构(6)包括输料壳体(21)和脱水壳体(22),所述输料壳体(21)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阻尼缓冲件(23),两组所述第一阻尼缓冲件(23)底端均与接废箱(1)固定连接,所述输料壳体(2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2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4)周侧面连接有环形输送带(25),所述环形输送带(25)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沥水孔(26),所述输料壳体(21)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角座(27),两所述支撑角座(27)顶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振动电机(28);/n所述脱水壳体(22)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阻尼缓冲件(29)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振动电机(30),两组所述第二阻尼缓冲件(29)另一端连接有施压座(31),所述施压座(31)顶面固定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施压推杆(32),两组所述第二施压推杆(32)端部均与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n所述脱水壳体(2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33),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3)周侧面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环形驱动带(34),两所述环形驱动带(34)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等距分布的压水模块(35),所述脱水壳体(22)底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且与压水模块(35)配合的驱动定齿板(36),所述脱水壳体(22)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淋管(37),所述脱水壳体(22)端面固定连接有清洁水进管(38),一组所述喷淋管(37)一端均与清洁水进管(38)固定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用于开棉后的蒸煮系统,包括接废箱(1),所述接废箱(1)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表面通过连接件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料斗(3)和废液排管(4),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架(2)内表面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浸碱机构(5)和清碱机构(6);
所述浸碱机构(5)包括外壳体(7)和碱液进管(8),所述外壳体(7)顶面固定连通有进料斗(9),所述外壳体(7)顶面固定安装有进液支管(10),所述外壳体(7)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滤液筒(11),所述滤液筒(11)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透液孔(12),所述外壳体(7)轴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布液轴管(13),所述布液轴管(13)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分液内孔(14),所述布液轴管(13)端部通过连接件与碱液进管(8)转动连通,所述进液支管(10)端部与碱液进管(8)固定连通;
所述布液轴管(13)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挤压叶片(15),所述螺旋挤压叶片(15)周侧面与外壳体(7)和滤液筒(11)相贴合,所述外壳体(7)周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16)和辅助电机(17),所述主驱动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布液轴管(13)传动连接,所述辅助电机(17)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滤液筒(11)传动连接,所述滤液筒(11)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施压推杆(18),一组所述第一施压推杆(18)活动端安装有脱水压盘(19),所述脱水压盘(19)一端与滤液筒(11)相配合,所述外壳体(7)底面固定连通有集液斗(20),所述集液斗(20)底端与废液排管(4)固定连通,
所述清碱机构(6)包括输料壳体(21)和脱水壳体(22),所述输料壳体(21)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阻尼缓冲件(23),两组所述第一阻尼缓冲件(23)底端均与接废箱(1)固定连接,所述输料壳体(2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2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4)周侧面连接有环形输送带(25),所述环形输送带(25)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沥水孔(26),所述输料壳体(21)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角座(27),两所述支撑角座(27)顶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振动电机(28);
所述脱水壳体(22)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阻尼缓冲件(29)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振动电机(30),两组所述第二阻尼缓冲件(29)另一端连接有施压座(31),所述施压座(31)顶面固定有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施压推杆(32),两组所述第二施压推杆(32)端部均与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
所述脱水壳体(2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33),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3)周侧面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环形驱动带(34),两所述环形驱动带(34)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等距分布的压水模块(35),所述脱水壳体(22)底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且与压水模块(35)配合的驱动定齿板(36),所述脱水壳体(22)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淋管(37),所述脱水壳体(22)端面固定连接有清洁水进管(38),一组所述喷淋管(37)一端均与清洁水进管(38)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精制棉用于开棉后的蒸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筒(1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绪林,王绪国,王先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淼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