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隔热涂料,属于防水隔热涂料领域。涂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80‑100份、成膜剂1‑5份、消泡剂0.5‑1份、pH调节剂10‑20份、玻璃微珠3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水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玻璃微珠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1‑2h;固液分离后,固体加入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中,升温至50‑60℃,搅拌1‑2h,依次加入成膜剂、消泡剂,继续搅拌1‑2h,冷却至室温,得到防水隔热涂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原料简单易得,其涂膜具有高透明性、耐水性、硬度高、附着力强等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沾污性、耐热性、耐酸碱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隔热涂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水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玻璃节能主要采用的材料为:Low-E玻璃、玻璃贴膜以及隔热涂料。Low-E玻璃主要应用在新建建筑领域,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应用在现有建筑玻璃上的节能材料,主要为玻璃贴膜和玻璃涂料。玻璃贴膜同时存在制造成本高,且一般2~3年后由于胶黏剂的老化,膜层发生翘曲、鼓泡的问题。目前,关于透明隔热玻璃涂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国家,研究重点主要是无机功能材料的选择,如ITO(氧化铟锡)、ATO(锑氧化锡)、TiO2(二氧化钛)等。基本原理是利用了此类纳米材料的光谱选择性,即对近红外光和紫外光的反射性和对可见光的高透射性。将纳米材料首先制成稳定分散的水性或溶剂型浆料,然后再应用于涂料中,得到具有隔热性能的多功能纳米涂料。但此类隔热玻璃涂料还存在一些实际应用上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其隔热原理仅基于对近红外线的反射,达到70%的近红外屏蔽率,隔热效果还有待改善;另一方面,由于是应用于户外,目前所公开的透明隔热玻璃涂料在耐水性、耐紫外老化、耐磨性等方面性能还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隔热涂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80-100份、成膜剂1-5份、消泡剂0.5-1份、pH调节剂10-20份、玻璃微珠30-60份。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100μm。优选地,所述成膜剂为醇酯十二。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硅氧烷类消泡剂。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防水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玻璃微珠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1-2h;固液分离后,固体加入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中,升温至50-60℃,搅拌1-2h,依次加入成膜剂、消泡剂,继续搅拌1-2h,冷却至室温,得到防水隔热涂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作为主要原料,添加成膜剂、消泡剂、PH调剂剂、玻璃微珠,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防水隔热涂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简单易得,其涂膜具有高透明性、耐水性、硬度高、附着力强等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沾污性、耐热性、耐酸碱等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完整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本专利技术权利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实施例1一种防水隔热涂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90份、成膜剂3份、消泡剂2份、pH调节剂15份、玻璃微珠45份。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50μm。优选地,所述成膜剂为醇酯十二。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硅氧烷类消泡剂。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防水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玻璃微珠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1.5h;固液分离后,固体加入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中,升温至55℃,搅拌1.5h,依次加入成膜剂、消泡剂,继续搅拌1.5h,冷却至室温,得到防水隔热涂料。实施例2一种防水隔热涂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80份、成膜剂1份、消泡剂0.5份、pH调节剂10份、玻璃微珠30份。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μm。优选地,所述成膜剂为醇酯十二。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硅氧烷类消泡剂。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防水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玻璃微珠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1h;固液分离后,固体加入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中,升温至50℃,搅拌1h,依次加入成膜剂、消泡剂,继续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防水隔热涂料。实施例3一种防水隔热涂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100份、成膜剂5份、消泡剂1份、pH调节剂20份、玻璃微珠60份。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0μm。优选地,所述成膜剂为醇酯十二。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硅氧烷类消泡剂。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防水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玻璃微珠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2h;固液分离后,固体加入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中,升温至60℃,搅拌2h,依次加入成膜剂、消泡剂,继续搅拌2h,冷却至室温,得到防水隔热涂料。将实施例1~3得到的防水隔热涂料涂覆在普通白玻璃上制成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实施例1~3防水隔热涂料的光学透过性能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80-100份、成膜剂1-5份、消泡剂0.5-1份、pH调节剂10-20份、玻璃微珠30-6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乳液80-100份、成膜剂1-5份、消泡剂0.5-1份、pH调节剂10-20份、玻璃微珠3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醇酯十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玉龙,谈玉金,周伟,丁伟波,周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玉龙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