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44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治理装置,包括粉碎箱、进料斗及搅混机构,粉碎箱内设有粉碎辊,粉碎箱底部与进料斗连通;进料斗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进料斗底端与搅混机构连通,进料斗内设有重力球,重力球的直径大于进料斗的最小径向尺寸,重力球底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可使重力球在进料斗内上下往复运动;搅混机构内设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搅混机构内壁设有药液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粉碎箱对土壤进行初步破碎,然后输送至进料斗内,通过支撑杆上的重力球在进料斗内上下往复运动,使得土壤定量输送,不会发生堵塞;同时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实现搅混机构内土壤螺旋输送及粉碎,有助于对土壤的快速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受污水灌溉、垃圾填埋及打农药等人为活动等影响,土壤往往受到苯酚、石油烃类等有机物污染。而在淹水土壤环境中,氧气缺乏,微生物难以进行好氧呼吸,这些有机污染物不能快速降解,日积月累,对环境潜在危害风险不断增加。在目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主要分为原位修复和客土法。客土法见效快,但易造成二次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可避免二次污染问题,近年来受到强烈关注。现有技术CN201920892136.6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治理装置,通过搅混机构,对填加至粉碎箱内的土块进行破碎,破碎土块的同时,通过土壤改良剂投放机构向粉碎箱中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剂,再通过搅混机构,对破碎后的土壤和改良剂进行搅混,由此,增强土壤的透气性,达到对板结的土块预先破碎和进出料同时进行;然而在破碎后的土壤进入搅混机构的过程中,土壤持续不间断的进入搅混机构内,无法保证定量间断的输送土壤,一方面易发生土壤堵塞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得搅混机构对土壤的搅混不够彻底,降低了土壤的修复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箱、进料斗及搅混机构,/n所述粉碎箱内设置有粉碎辊,所述粉碎箱底部与进料斗顶部连通;/n所述进料斗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进料斗底端与所述搅混机构连通;/n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重力球,所述重力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料斗的最小径向尺寸,所述重力球底部一体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使所述重力球在进料斗内上下往复运动;/n所述搅混机构内横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混机构内壁设置有药液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箱、进料斗及搅混机构,
所述粉碎箱内设置有粉碎辊,所述粉碎箱底部与进料斗顶部连通;
所述进料斗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进料斗底端与所述搅混机构连通;
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重力球,所述重力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料斗的最小径向尺寸,所述重力球底部一体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使所述重力球在进料斗内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搅混机构内横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混机构内壁设置有药液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垂直于转轴设置;所述支撑杆上垂直设置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位于第一支柱上方,以使所述转轴旋转时所述第一支柱能够在顶触抬升第二支柱后脱离第二支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赵希锦邱金建冉睿予程应梁化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