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42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钢结构池体以及设置在钢结构池体内的混合调理机构,混合调机构包括导流筒和搅拌组件,导流筒通过固定件安装于钢结构池体的池底上方,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以及设置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搅拌叶轮,搅拌电机固定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搅拌叶轮位于导流筒内;钢结构池体上连接有出泥管、进泥管、出水管和加药管,出泥管与钢结构池体的底部或下部连通,出水管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上部或顶部连通,加药管一端与导流筒的内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浓缩效率高,而且投入不高,设备占地不大,能够在控制成本条件下将浓缩与调理一并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污泥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河湖底泥是粘土、泥沙、有机质和各种矿物的混合物,转化并沉积于水体底部而形成的,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河湖底泥的浓缩方式主要有重力式浓缩和机械式浓缩,前者是利用重力作用的自然沉降分离方式,通过在沉淀中形成高浓度污泥层达到浓缩的目的,无需外加能量,是一种最节能的污泥浓缩方法,但重力浓缩时间长,浓缩效果差;后者是通过气浮、离心等(螺旋式、转鼓式、离心式、带式机械浓缩机构)机械设备的外力,在离心力、药剂等作用下降低底泥含水率,提高底泥含固量的目的,该方式虽然具有浓缩效果好且处理量大等优点,但其设备投资高、运行成本大且浓缩后还需进行调理等不足。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浓缩设备无法既兼顾运行成本又保证浓缩效率的问题,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该设备不仅浓缩效率高,而且投入不高,设备占地不大,能够在控制成本条件下将浓缩与调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池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池体内的混合调理机构,所述混合调机构包括导流筒和搅拌组件,所述导流筒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池体的池底上方,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搅拌叶轮,所述搅拌电机固定于所述导流筒上方的所述钢结构池体,所述搅拌叶轮位于所述导流筒内;/n所述钢结构池体上连接有出泥管、进泥管、出水管和加药管,所述出泥管与所述钢结构池体的底部或下部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导流筒上方的所述钢结构池体上部或顶部连通,所述加药管一端与所述导流筒的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池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池体内的混合调理机构,所述混合调机构包括导流筒和搅拌组件,所述导流筒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池体的池底上方,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搅拌叶轮,所述搅拌电机固定于所述导流筒上方的所述钢结构池体,所述搅拌叶轮位于所述导流筒内;
所述钢结构池体上连接有出泥管、进泥管、出水管和加药管,所述出泥管与所述钢结构池体的底部或下部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导流筒上方的所述钢结构池体上部或顶部连通,所述加药管一端与所述导流筒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池体内安装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位于所述导流筒上方,并将所述钢结构池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池体内设置有泥水分离器,所述泥水分离器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分离板组,每组所述分离板组沿所述金属网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每组所述分离板组均包括两块长度方向一致的挡板,每组所述分离板组中,两块所述挡板的上边沿朝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池体的内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钢结构池体的上端口处,且所述盖板两侧与所述钢结构池体的池壁之间形成溢流槽,所述出水管与任一所述溢流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与所述钢结构池体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盖板并延伸至靠近所述钢结构池体的池底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上端口呈缩口状,其下端口呈扩口状,所述导流筒外壁的下端设置有导药组件,所述导药组件包括环状的导药体以及多个导药嘴,所述导药体套设于所述导流筒外壁,且所述导药体内加工有储药腔,多个所述导药嘴沿所述导药体的中心呈环状分布,每个所述导药嘴一端与所述导药体的储药腔相通,另一端穿入至所述导流筒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发明谭茜申超王然王禹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