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33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千斤顶领域,具体的说是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包括升降机构、辅助机构、角度机构和替换机构;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在不占用多余空间的情况下将重物顶起,且折叠收纳的设计提高了千斤顶的携带性,通过辅助机构的设置能够同步升降机构的起降自动伸展,从而起到辅助升降机构平稳升降的目的,此外还增大了千斤顶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千斤顶侧倾,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角度机构的设置能够根据现场使用调节所限而自由调节辅助机构和升降机构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灵活度,通过替换机构的设置能够根据被顶起物的形状自由替换不同的接触部件,从而避免被顶起物在顶升过程中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
本专利技术涉及千斤顶领域,具体的说是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分为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原理各有不同。为了方便对爆胎的汽车进行替换轮胎,汽车厂家在出厂前都会给汽车后背箱内提前放置方便替换轮胎的千斤顶,当汽车停放在不平整的路面时,由于传统的千斤顶不带有防倾倒的侧边防护装置,容易造成顶起后的汽车突然趴地,从而造成操作者受伤,降低了使用安全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包括升降机构、辅助机构、角度机构和替换机构,用于避免所述升降机构侧倾从而保证其使用安全的的所述辅助机构设于用于支撑起重物且方便折叠收纳的所述升降机构的两侧,用于调节所述辅助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之间夹角的所述角度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辅助机构之间,且所述角度机构设有两个,用于方便替换不同形状接触物的所述替换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收纳盒、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转块、升降块和丝杆,所述收纳盒的顶端设有所述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底端两端分别转动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杆,所述收纳盒的内部中间转动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转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内部分别转动有一个所述转块,两个所述转块之间共同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丝杆,且两个所述转块的内部螺纹相反。具体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转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连杆和转件,所述收纳盒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背离所述收纳盒的一端转动有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部滑动有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外侧,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外部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截面尺寸相等,所述第三连杆的顶端转动有所述转件,所述转件的顶端转动于所述升降块的底端。具体的,所述角度机构包括固定块、滑杆、拉环、第一弹簧、齿柱和限位槽,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顶部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纳盒的两侧中部,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滑动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上且底端固定于所述滑杆的侧壁上,所述滑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外部,且所述滑杆位于所述固定块外部的端部转动有所述拉环,所述第一转杆靠近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卡合有所述齿柱,所述齿柱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滑杆的底端。具体的,所述替换机构包括托块、滑条、第二弹簧和卡块,所述升降块的顶端设有所述托块,所述托块的底端固定有呈燕尾状的所述滑条,所述滑条滑动于所述升降块的内部,所述滑条的一端内部滑动有所述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固定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滑条的内壁上,所述卡块的底端卡合于所述升降块的内部。具体的,所述替换机构还包括辅助块、第三弹簧、第一挡板和第四弹簧,所述升降块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滑动于所述升降块的内部且一侧固定有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升降块的内璧上,所述第一挡板背离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设有截面呈三角状的所述辅助块,所述辅助块滑动于所述升降块的内部,所述滑条的位于所述升降块内部的一端抵触有所述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升降块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进而能够实现在不占用多余空间的情况下将重物顶起,且折叠收纳的设计提高了千斤顶的携带性,辅助机构设于用于支撑起重物的升降机构的两侧,通过辅助机构的设置进而能够同步升降机构的起降自动伸展,从而起到辅助升降机构平稳升降的目的,此外还增大了千斤顶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千斤顶侧倾,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安全性,即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相互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和升降块之间以及第二连杆和收纳盒之间均采用转动连接,在需要将升降块顶起时,则操作丝杆转动,丝柱利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致使两个转块移动,由于两个转块之间的内部螺纹相反,则丝柱转动时会使得两个转块相互靠近,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者的两个转动部位之间相互靠近,从而起到升高升降块的作用,进而能够实现在不占用多余空间的情况下将重物顶起,且折叠收纳的设计提高了千斤顶的携带性,即由于第一转杆和第一伸缩杆之间采用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滑动连接,当升降块被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顶起后,第二伸缩杆会伴随着滑出到第一伸缩杆的外侧,进而能够同步升降机构的起降自动伸展,从而起到辅助升降机构平稳升降的目的,此外还增大了千斤顶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千斤顶侧倾,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角度机构设于升降机构和辅助机构之间,通过角度机构的设置进而能够根据现场使用调节所限而自由调节辅助机构和升降机构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灵活度,替换机构设于升降机构的顶端,通过替换机构的设置进而能够根据被顶起物的形状自由替换不同的接触部件,从而避免被顶起物在顶升过程中破损,提高了此种千斤顶的使用效果,即由于在需要调节第一转杆和收纳盒之间的角度时,首先拉动固定块顶端的拉环,则滑杆在压缩第一弹簧后向顶端移动,即实现滑杆的底端带动齿柱向顶端移动,则限位槽不在被齿柱限位,此时即可自由转动第一转杆,在将第一转杆转动到合适位置后,不在拉动拉环,则齿柱复又卡合到限位槽的内部,从而实现将第一转杆限定在所需位置,进而能够根据现场使用调节所限而自由调节辅助机构和升降机构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提高千斤顶的使用灵活度,即由于在进行顶升工作时,先需要根据被顶起物的形状选取合适的托块,在安装托台时,首先将托台底端的滑条推入到升降块的内部,在推动到限位位置时,滑条内部的卡块在第三弹簧的自动复位下弹出到滑条的外侧,从而起到避免滑条滑出到升降块外侧的作用,在需要替换当前的托台时只需继续推动滑条,使得卡块越过辅助块,之后滑条在第四弹簧的推动下向外侧滑动,此时卡块带动辅助块滑动,最终卡块通过倾斜的辅助块回缩进滑条的内部,从而完成替换的工作,另外的辅助块在完成辅助工作后,第三弹簧通过第一挡板推动辅助块移动到初始位置,从而为下次辅助提前做好准备,进而能够根据被顶起物的形状自由替换不同的接触部件,从而避免被顶起物在顶升过程中破损,提高了此种千斤顶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机构和替换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升降机构、辅助机构和角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辅助机构(2)、角度机构(3)和替换机构(4),用于避免所述升降机构(1)侧倾从而保证其使用安全的的所述辅助机构(2)设于用于支撑起重物且方便折叠收纳的所述升降机构(1)的两侧,用于调节所述辅助机构(2)和所述升降机构(1)之间夹角的所述角度机构(3)设于所述升降机构(1)和所述辅助机构(2)之间,且所述角度机构(3)设有两个,用于方便替换不同形状接触物的所述替换机构(4)设于所述升降机构(1)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辅助机构(2)、角度机构(3)和替换机构(4),用于避免所述升降机构(1)侧倾从而保证其使用安全的的所述辅助机构(2)设于用于支撑起重物且方便折叠收纳的所述升降机构(1)的两侧,用于调节所述辅助机构(2)和所述升降机构(1)之间夹角的所述角度机构(3)设于所述升降机构(1)和所述辅助机构(2)之间,且所述角度机构(3)设有两个,用于方便替换不同形状接触物的所述替换机构(4)设于所述升降机构(1)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收纳盒(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转块(14)、升降块(15)和丝杆(16),所述收纳盒(11)的顶端设有所述升降块(15),所述升降块(15)的底端两端分别转动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杆(13),所述收纳盒(11)的内部中间转动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2)的顶端转动于所述第二连杆(13)的底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3)的底端内部分别转动有一个所述转块(14),两个所述转块(14)之间共同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丝杆(16),且两个所述转块(14)的内部螺纹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第一转杆(21)、第一伸缩杆(22)、第二伸缩杆(23)、第三连杆(24)和转件(25),所述收纳盒(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转杆(21),所述第一转杆(21)背离所述收纳盒(11)的一端转动有所述第一伸缩杆(22),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内部滑动有所述第二伸缩杆(23),所述第二伸缩杆(2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顶端外侧,所述第二伸缩杆(23)位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2)外部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三连杆(24),所述第三连杆(24)和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截面尺寸相等,所述第三连杆(24)的顶端转动有所述转件(25),所述转件(25)的顶端转动于所述升降块(15)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接触部件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机构(3)包括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英韩三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竺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