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24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部的内壳、与内壳配合的上旋转固定圈、位于内壳上部的把手、设于内壳上的压合装置、位于压合装置上的密封圈、设于内壳下部的热缩装置;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设于内壳外侧的下压部件、位于内壳内部的塑封部件,与塑封部件配合的翻转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合装置进行生活垃圾压缩,压合装置内设置了下压部件,实现垃圾桶塑封部件下压后的锁定与脱离,塑封部件可开合,减少垃圾味道大范围的散发,翻转部件对塑封部件固定与脱离,使得塑封部件下压垃圾时与翻转部件进行脱离,需要打开时,塑封部件与翻转部件配合进行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桶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目前使用的垃圾袋轻簿易于破损,很多用户为了节省,在垃圾袋有限的空间塞进更多的垃圾,同时由于每个垃圾的构成不同,垃圾之间存有大量的空隙,极大的浪费社会资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垃圾桶,即使装入超过自身容量的垃圾,也可以通过挤压、热缩的方式,存储更多的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垃圾挤压、热缩固定的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部的内壳、与内壳配合的上旋转固定圈、位于内壳上部的把手、设于内壳上的压合装置、位于压合装置上的密封圈、设于内壳下部的热缩装置;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设于内壳外侧的下压部件、位于内壳内部的塑封部件、与塑封部件配合的翻转部件;所述压合装置是对垃圾桶内部垃圾进行压缩,设置了下压部件使得压合装置在上下移动的时候对其固定与复位,设置了塑封部件,可以使垃圾桶上部进行打开与闭合,设置了翻转部件,与塑封部件配合对塑封部件进行闭合与固定,实现了压合装置对垃圾的挤压、固定,方便垃圾袋在压合装置上的更换。所述下压部件包括设于内壳上方的按压圈、与按压圈相连的连接块、设于内壳上与连接块配合的下压槽、与内壳相连的上固定圈、与上固定圈相连的固定块、设于上固定圈下侧的上旋转圈、位于上旋转圈下侧的下旋转圈、与下旋转圈配合的下固定圈、设于与下固定圈相连的移动杆、与移动杆配合的固定杆、位于固定杆内部的弹簧;所述下压部件的按压圈与连接块连接,与上旋转圈相连,按压圈受到塑封部件的按压,在内壳约束下,向下运动,通过连接块带动上旋转圈、下旋转圈与下固定圈在固定块的导向下移动,移动杆与固定杆配合通过弹簧让移动杆向上移动,下固定圈与移动杆相连,只能上下移动,不能旋转,在下旋转圈移动超过固定块,通过与上旋转圈的斜面间隙,下旋转块顺时针旋转,下旋转圈与固定块下端面带有斜面接触,阻止压合装置在弹簧的作用下的整体上移,对生活垃圾进行整体的挤压与固定,在热缩装置的作用下,生化垃圾被固定,按压圈再次受力,下旋动圈再次发生转动,与固定块脱离,下压部件整体复位,垃圾袋压缩后对塑封装置提供挤压力,是塑封原件返回原定位置。所述塑封部件包括设于外壳上方的固定圈、位于固定圈下方的固定板、与固定板配合的旋转板、设于旋转板上部的第一旋转柱、设于与第一旋转柱配合的第一旋转槽、位于旋转板下部的第二旋转柱、与第二旋转槽配合的第二旋转槽、与旋转板配合的旋转盘、设于与旋转盘配合的固定盘、位于固定盘上的固定柱、与旋转盘配合的开关元件;所述塑封部件设置了旋转板,旋转板有多个并均匀分布在旋转盘上,通过设在上下两端有多个并且分布均匀的第一旋转柱和第二旋转柱,与旋转盘和固定盘上的第一旋转槽和第二旋转槽滑动连接,进行开合运动,所述旋转板有多个分布在旋转盘上,中心设有通孔,方便塑封部件压缩垃圾时,对垃圾带内部空气释放,以防垃圾袋破损。所述开关元件包括与旋转盘配合的开关旋转体、与开关旋转体配合的开关旋转槽、位于开关旋转体一侧的关联齿块、设于关联齿块下方的开关旋转块、与开关旋转体配合的手动滑动体、设于与滑动体相连的挡尘板、与挡尘板配合的挡尘滑动槽;所述开关元件的关联齿块与转动盘齿轮啮合,通过开关旋转槽的导向,使得开关旋转体沿着转动盘转动,带动旋转板转动,开关旋转块与开关旋转体相连,位于开关旋转槽上方,与挡尘滑动槽相互滑动连接,在转动开关部件的过程中,开关旋转块使得开关转动部件的过程中,对塑封部件内部进行密封作用,防止灰尘垃圾进入其内部。所述翻转部件包括设于塑封部件上方的垃圾桶盖、与垃圾桶盖相连的翻转连接块、位于翻转连接块相连的翻转固定体、设于翻转固定体内部的固定腔、位于固定腔两侧的限位柱、与限位柱相连的限位弹簧、设于与翻转固定体配合的外壳固定块、与翻转固定体配合的塑封固定体、设于与局部滑动槽配合的移动弹簧、设于与移动弹簧配合的塑封定位块、限定塑封定位块移动的挡板;所述翻转部件与垃圾桶盖与相连,设有与外壳相连的外壳固定块,与翻转固定体进行铰接,翻转固定体内设有固定腔,与塑封固定体内的塑封定位块滑动配合,固定腔两侧设有限位柱对塑封定位块配合,使塑封定位块在下移的时候,脱离翻转固定体,在上移的时候,塑封定位块在移动弹簧的作用下,顶入固定腔,与固定腔两边滑动连接,进行固定,反转的时候,塑封部件会在塑封固定体的作用下,会随着翻转固定体与外壳固定块铰接翻转运动。所述热缩装置包括设于外壳上的进风孔、位于进风孔下的进风密封板、设于内壳下的环形密封板、位于环形密封板下部的进风挡板、设于进风挡板上部的主动轴、与主动轴配合的风扇、设于风扇上部的加热管、位于加热管上方的导风板、设于导风板上的风孔;所述热缩装置设有风扇,通过进风孔与进风挡板对灰尘与垃圾进行阻挡,防止因设立在下方进入大量的灰尘,风扇对内壳内部送风,加热管进行加热使其吹入热风。本专利技术所述压合装置是对垃圾桶内部垃圾进行压缩,设置了下压部件使得压合装置在上下移动的时候对其固定与复位,设置了塑封部件,可以使垃圾桶上部进行打开与闭合,设置了翻转部件,与塑封部件配合对塑封部件进行闭合与固定,实现了压合装置对垃圾的挤压、固定,方便垃圾袋在压合装置上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压部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沿着A-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塑封部件右视示意图;图6为图5沿着B-B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部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沿着C-C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10所示,一种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内部的内壳2、与内壳配合的上旋转固定圈3、位于内壳上部的把手4、设于内壳上的压合装置5、位于压合装置上的密封圈6、设于内壳下部的热缩装置7;所述压合装置5包括下压部件9、塑封部件10、翻转部件11;所述压合装置5的下压部件9设于内壳2外侧与塑封部件10接触,翻转部件11与塑封部件10滑动连接,所述压合装置5对垃圾桶内部的生活垃圾进行压缩,下压部件9使得压合装置5可以上下移动并对其固定与复位,塑封部件10可以使垃圾桶上部进行打开与闭合,翻转部件11与塑封部件10滑动连接对其进行闭合与固定。所述下压部件9包括按压圈13、连接块14、下压槽15、上固定圈16、固定块17、上旋转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内部的内壳(2)、与内壳配合的上旋转固定圈(3)、位于内壳上部的把手(4)、设于内壳上的压合装置(5)、位于压合装置上的密封圈(6)、设于内壳下部的热缩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设于内壳外侧的下压部件(9)、位于内壳内部的塑封部件(10)、与塑封部件配合的翻转部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内部的内壳(2)、与内壳配合的上旋转固定圈(3)、位于内壳上部的把手(4)、设于内壳上的压合装置(5)、位于压合装置上的密封圈(6)、设于内壳下部的热缩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设于内壳外侧的下压部件(9)、位于内壳内部的塑封部件(10)、与塑封部件配合的翻转部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部件(9)包括设于内壳上方的按压圈(13)、若干个与按压圈相连的连接块(14)、若干个设于内壳上与连接块配合的下压槽(15)、与内壳相连的上固定圈(16)、与上固定圈相连的固定块(17)、设于上固定圈下侧的上旋转圈(18)、位于上旋转圈下侧的下旋转圈(19)、与下旋转圈配合的下固定圈(20)、设于与下固定圈相连的移动杆(21)、与移动杆配合的固定杆(22)、位于固定杆内部的弹簧(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资源浪费的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部件(10)包括设于外壳上方的固定圈(24)、位于固定圈下方的固定板(25)、若干个与固定板配合的旋转板(26)、设于旋转板上部的第一旋转柱(27)、设于与第一旋转柱配合的侧边滑动槽(28)、位于旋转板下部的第二旋转柱(29)、与第二旋转槽配合的第二旋转槽(30)、与旋转板配合的旋转盘(31)、设于与旋转盘配合的固定盘(32)、位于固定盘上的固定柱(33)、与旋转盘配合的开关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诗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嘉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