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22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粉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机体,所述机体内固定有磨盘,磨盘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磨子;所述磨盘和磨子将机体的内部分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空腔和下空腔之间通过多个管道连通,所述机体的外侧设有回料加料机构;所述机体的上端固定有机盖,机盖上连接有与上空腔相通的出粉管。它通过设置多个磨子和磨盘,可有效提高磨粉效率,且它的结构简单、稳定,造价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粉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
技术介绍
:叶腊石微粉是一种以叶腊石为基材的复合材料原料,广泛的应用于陶瓷、建材、耐火材料、化工、轻工、电子、能源等行业。在叶腊石微粉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矿石初破、预均化、细破、粉磨和成品均化等步骤。特别是粉磨工艺最为关键,对产品粒度,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叶腊石粉磨装置主要由磨辊,磨盘,齿轮箱,磨机主体组成。在磨机主体内安装2个磨辊,1个磨盘,齿轮箱安装在磨机主体下方,连接磨盘,用来带动磨盘旋转。工作时,碎石原料通过进料口,进入磨机主体,铺在磨盘上,磨辊紧压住铺在磨盘上的碎石原料,齿轮箱带动磨盘高速旋转,将碎石研磨成设定直径粒度的微粉。磨机主体连有出料口,由风机将合格微粉抽走。但现有的粉磨装置只有一个磨盘和两个磨辊进行磨粉工作,磨粉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它通过设置多个磨子和磨盘,可有效提高磨粉效率,且它的结构简单、稳定,造价较低。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机体,所述机体内固定有磨盘,磨盘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磨子;所述磨盘和磨子将机体的内部分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空腔和下空腔之间通过多个管道连通,所述机体的外侧设有回料加料机构;所述机体的上端固定有机盖,机盖上连接有与上空腔相通的出粉管。所述磨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半圆环的内壁上成型有多个上下设置的半圆槽;所述磨子包括呈圆块状的转子,转子上成型有两个上下设置的圆槽,每个圆槽内固定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磨块,磨块的一侧伸出到转子外,所述磨块的外壁成型有与半圆槽相配合的半圆外壁,半圆外壁插套在半圆槽内;所述转子固定在与其同轴心设置的转轴的上端,转轴的中部通过多个上下设置的轴承铰接在机体内,转轴的下端连接有驱使其转动的电机。所述磨子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磨子上下方向线性均布;每个磨子内的上下两圈磨块错开设置。所述出粉管内设有通风机,出粉管位于通风机和机盖之间的部分处于负压状态。所述机体上成型有与管道数量相同的斜向下开口的与上空腔相通的第一通风口,每个第一通风口的下侧设有斜向上开口的与下空腔相通的第二通风口,每个管道的两端分别插套在对应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内。所述回料加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机体外壁上的基体,基体上成型有竖直设置的圆孔、连通圆孔上端与上空腔的进料通道、连通圆孔下端与下空腔的出料通道;所述圆孔内套接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旋轴,螺旋轴的下端设有驱使其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基体的上端固定有加料斗,加料斗与进料通道相通。所述进料通道外高内低设置;所述下空腔的底面倾斜设置,远离出料通道的下空腔的底面的一端高于靠近出料通道的下空腔的底面的一端。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设置多个磨子和磨盘,可有效提高磨粉效率,且它的结构简单、稳定,造价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关于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机体1,所述机体1内固定有磨盘2,磨盘2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磨子3;所述磨盘2和磨子3将机体1的内部分为上空腔101和下空腔102;所述上空腔101和下空腔102之间通过多个管道4连通,所述机体1的外侧设有回料加料机构5;所述机体1的上端固定有机盖61,机盖61上连接有与上空腔101相通的出粉管62。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磨盘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21,半圆环21的内壁上成型有多个上下设置的半圆槽22;所述磨子3包括呈圆块状的转子31,转子31上成型有两个上下设置的圆槽32,每个圆槽32内固定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磨块33,磨块33的一侧伸出到转子31外,所述磨块33的外壁成型有与半圆槽22相配合的半圆外壁34,半圆外壁34插套在半圆槽22内;所述转子31固定在与其同轴心设置的转轴35的上端,转轴35的中部通过多个上下设置的轴承36铰接在机体1内,转轴35的下端连接有驱使其转动的电机37。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磨子3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磨子3上下方向线性均布;每个磨子3内的上下两圈磨块33错开设置。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出粉管62内设有通风机,出粉管62位于通风机和机盖61之间的部分处于负压状态。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机体1上成型有与管道4数量相同的斜向下开口的与上空腔101相通的第一通风口11,每个第一通风口11的下侧设有斜向上开口的与下空腔102相通的第二通风口12,每个管道4的两端分别插套在对应的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内。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回料加料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体1外壁上的基体51,基体51上成型有竖直设置的圆孔52、连通圆孔52上端与上空腔101的进料通道53、连通圆孔52下端与下空腔102的出料通道54;所述圆孔52内套接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旋轴55,螺旋轴55的下端设有驱使其转动的第二电机56,第二电机56与基体51固定连接;所述基体51的上端固定有加料斗57,加料斗57与进料通道53相通。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进料通道53外高内低设置;所述下空腔102的底面倾斜设置,远离出料通道54的下空腔102的底面的一端高于靠近出料通道54的下空腔102的底面的一端。工作原理:从加料斗57中加入小石块,小石块沿进料通道53滑落到转子31上,电机37带动转轴35转动,转轴35带动转子31转动,落在转子31上的小石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侧,小石块从转子与两个半圆环21之间的间隙穿过,同时的转子31带动磨块33转动,磨块33和半圆槽22将从间隙中穿过的小石块进行挤压、碾碎,从而将小石块磨成粉状;粉末则下落到下空腔102内,由于出粉管62在通风机的作用下将上空腔101抽成负压状态,散发在下空腔102内的粉末通过管道4回流到上空腔101内,然后粉末再被出粉管62抽离到外界;而没被磨子碾压过的小石块或被碾压过后的较大颗粒状石子则堆积在下空腔102的底面上,并从出料通道54进入到圆孔52的下端,第二电机56带动螺旋轴55旋转,螺旋轴55将小石块和石子向上输送,并再次从进料通道53落入到磨子上进行二次粉磨。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固定有磨盘(2),磨盘(2)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磨子(3);所述磨盘(2)和磨子(3)将机体(1)的内部分为上空腔(101)和下空腔(102);所述上空腔(101)和下空腔(102)之间通过多个管道(4)连通,所述机体(1)的外侧设有回料加料机构(5);所述机体(1)的上端固定有机盖(61),机盖(61)上连接有与上空腔(101)相通的出粉管(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固定有磨盘(2),磨盘(2)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磨子(3);所述磨盘(2)和磨子(3)将机体(1)的内部分为上空腔(101)和下空腔(102);所述上空腔(101)和下空腔(102)之间通过多个管道(4)连通,所述机体(1)的外侧设有回料加料机构(5);所述机体(1)的上端固定有机盖(61),机盖(61)上连接有与上空腔(101)相通的出粉管(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盘(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21),半圆环(21)的内壁上成型有多个上下设置的半圆槽(22);所述磨子(3)包括呈圆块状的转子(31),转子(31)上成型有两个上下设置的圆槽(32),每个圆槽(32)内固定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磨块(33),磨块(33)的一侧伸出到转子(31)外,所述磨块(33)的外壁成型有与半圆槽(22)相配合的半圆外壁(34),半圆外壁(34)插套在半圆槽(22)内;
所述转子(31)固定在与其同轴心设置的转轴(35)的上端,转轴(35)的中部通过多个上下设置的轴承(36)铰接在机体(1)内,转轴(35)的下端连接有驱使其转动的电机(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叶腊石微粉粉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子(3)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磨子(3)上下方向线性均布;每个磨子(3)内的上下两圈磨块(33)错开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翔梅新泉赵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磊纳微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