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氧化风机、塔体、搅拌轴连接管、通风机构和驱动机构,塔体具有吸收腔,搅拌轴连接有搅拌叶,搅拌轴竖直设于吸收腔内且上端面设有透风盲孔。连接管用于连接氧化风机,连接管的竖直段的开口端密封套设于搅拌轴的上端且与搅拌轴转动连接。通风机构与搅拌轴固定连接且具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用于设于吸收腔底端的吸收浆液内。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由于有多个出风口,所以提高了生成硫酸镁的效率;通风机构随搅拌轴转动,进一步扩大了氧化风机鼓出的空气与吸收浆液的接触范围,也就是进一步提高了生成硫酸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
本技术属于烟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
技术介绍
氧化镁脱硫技术是烟气湿法脱硫技术中的重要一项。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与喷淋层喷嘴雾化喷出的吸收浆液逆流接触,烟气中的SO2与吸收浆液中的Mg(OH)2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镁,然后吸收浆液落在吸收塔内的底部,吸收塔内底部的吸收浆液中的亚硫酸镁被氧化风机鼓入的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镁,且搅拌轴带动搅拌叶搅拌吸收塔内底端的吸收浆液。现有的氧化风机通过管路只能向吸收浆液的一处鼓风,氧化风机鼓出的空气中的氧气可能来不及与吸收浆液反应便会溢出吸收浆液,使得生成硫酸镁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旨在解决现有的氧化风机通过管路只能向吸收浆液的一处鼓风,导致生成硫酸镁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包括氧化风机、塔体和搅拌轴,所述塔体具有吸收腔,所述搅拌轴连接有用于搅拌所述吸收腔底端吸收浆液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竖直设于所述吸收腔内,所述搅拌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塔体相对转动设置,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搅拌轴同轴的透风盲孔,所述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还包括连接管、通风机构和驱动机构。连接管与所述塔体固定连接,用于连接所述氧化风机,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所述搅拌轴同轴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开口端向下且密封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所述竖直段与所述搅拌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转动连接。通风机构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通风机构具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透风盲孔并具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设于吸收腔底端的吸收浆液内。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管呈L形结构,还包括水平段。水平段中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塔体的侧壁内,位于所述塔体外的开口端用于连接所述氧化风机。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和锥齿轮。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塔体外。驱动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塔体绕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线相对转动设置,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塔体外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自由端位于所述吸收腔内。锥齿轮为两个且相互啮合,两个所述锥齿轮分别与所述搅拌轴以及所述驱动轴的自由端同轴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还包括防护箱。防护箱设于所述吸收腔内且与所述塔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内用于容纳两个所述锥齿轮且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搅拌轴的对应端均密封穿入所述防护箱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竖直段的中部穿透所述防护箱的顶壁且与所述防护箱的顶壁密封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环形管、分气管和透气管。环形管同轴套设于所述搅拌轴外。分气管为多个,两端分别与所述搅拌轴和所述环形管固定连接,所述分气管用于连通所述透风盲孔和所述环形管。透气管为多个,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环形管固定并连通,所述透气管的下端开口为出风口,所述环形管、分气管和透气管的内部空间用于组合成所述通风通道。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透风盲孔的底端具有径向凸出的分风腔,所述分风腔用于周向连通所有的所述分气管。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透气管的两侧均设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与对应的所述透气管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搅拌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搅拌轴的径向平行。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竖直段的底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入所述密封圈内,所述搅拌轴具有径向凸出且用于封盖所述密封圈的第一封盖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氧化风机鼓出的风通过连接管进入透风盲孔,然后进入通风通道,最后从多个出风口进入吸收腔底端的吸收浆液内,由于有多个出风口,相当于扩大了氧化风机鼓出的空气与吸收浆液的接触范围,所以氧化风机鼓出的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充分与吸收浆液反应,提高了生成硫酸镁的效率;且通风机构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以通风机构随搅拌轴转动,相当于进一步扩大了氧化风机鼓出的空气与吸收浆液的接触范围,也就是进一步提高了生成硫酸镁的效率,避免了现有的氧化风机通过管路只能向吸收浆液的一处鼓风,导致生成硫酸镁的效率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中的通风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氧化风机;2、塔体;21、吸收腔;22、第一固定柱;23、第二固定柱;3、搅拌轴;31、透风盲孔;311、分风腔;32、第一封盖部;4、搅拌叶;5、连接管;51、竖直段;52、水平段;6、通风机构;61、环形管;62、分气管;63、透气管;631、搅拌板;7、驱动机构;71、驱动电机;72、驱动轴;73、锥齿轮;8、防护箱;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进行说明。所述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包括氧化风机1、塔体2和搅拌轴3,塔体2具有吸收腔21,搅拌轴3连接有用于搅拌吸收腔21底端吸收浆液的搅拌叶4,搅拌轴3竖直设于吸收腔21内,搅拌轴3绕搅拌轴3的轴心线与塔体2相对转动设置,搅拌轴3的上端面设有与搅拌轴3同轴的透风盲孔31,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还包括连接管5、通风机构6和驱动机构7。连接管5与塔体2固定连接,用于连接氧化风机1,连接管5包括与搅拌轴3同轴的竖直段51,竖直段51的开口端向下且密封套设于搅拌轴3的上端,竖直段51与搅拌轴3绕搅拌轴3的轴心线转动连接。通风机构6与搅拌轴3固定连接,通风机构6具有通风通道,通风通道连通透风盲孔31并具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用于设于吸收腔21底端的吸收浆液内。驱动机构7与搅拌轴3连接,用于驱动搅拌轴3转动。本技术提供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与现有技术相比,氧化风机1鼓出的风通过连接管5进入透风盲孔31,然后进入通风通道,最后从多个出风口进入吸收腔21底端的吸收浆液内,由于有多个出风口,相当于扩大了氧化风机1鼓出的空气与吸收浆液的接触范围,所以氧化风机1鼓出的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充分与吸收浆液反应,提高了生成硫酸镁的效率;且通风机构6与搅拌轴3固定连接,所以通风机构6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包括氧化风机、塔体和搅拌轴,所述塔体具有吸收腔,所述搅拌轴连接有用于搅拌所述吸收腔底端吸收浆液的搅拌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竖直设于所述吸收腔内,所述搅拌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塔体相对转动设置,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搅拌轴同轴的透风盲孔,所述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还包括:/n连接管,与所述塔体固定连接,用于连接所述氧化风机,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所述搅拌轴同轴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开口端向下且密封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所述竖直段与所述搅拌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转动连接;/n通风机构,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通风机构具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透风盲孔并具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设于吸收腔底端的吸收浆液内;以及/n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包括氧化风机、塔体和搅拌轴,所述塔体具有吸收腔,所述搅拌轴连接有用于搅拌所述吸收腔底端吸收浆液的搅拌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竖直设于所述吸收腔内,所述搅拌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塔体相对转动设置,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搅拌轴同轴的透风盲孔,所述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还包括:
连接管,与所述塔体固定连接,用于连接所述氧化风机,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所述搅拌轴同轴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开口端向下且密封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所述竖直段与所述搅拌轴绕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转动连接;
通风机构,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通风机构具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透风盲孔并具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设于吸收腔底端的吸收浆液内;以及
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呈L形结构,还包括:
水平段,中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塔体的侧壁内,位于所述塔体外的开口端用于连接所述氧化风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塔体外;
驱动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塔体绕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线相对转动设置,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塔体外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自由端位于所述吸收腔内;
锥齿轮,为两个且相互啮合,两个所述锥齿轮分别与所述搅拌轴以及所述驱动轴的自由端同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用的吸收塔,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春庚,张耀华,尹星,陈英杰,崔强,魏曼,王建春,郭占峰,王林,张晓丹,刘志友,吴博,吴和涛,刘瑶,张志彬,张超峰,
申请(专利权)人:晋煤金石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