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末元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01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壁面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水箱的上壁面安装有辅助结构,所述水箱的右壁面安装有注水结构,所述所述注水结构的左壁面连接有喷洒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除尘技术领域,该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体积较小,比较灵活,室内室外都可使用,且该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体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可为操作人员节省大量力气,该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能够降低场地温度,增加场地空气湿度,改变场地环境气味,射程远,范围大,可实现快速除尘降温的目的,大大增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除尘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微米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建筑工程中,粉尘往往会大量超标,就需要一种除尘装置来保证建筑工人的健康。然而,现有的除尘装置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只能在全部工程结束后才能启用,在这期间,建筑工人还是会吸入大量粉尘,且现有的除尘装置只能在固定地点使用,不能灵活运动,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壁面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水箱的上壁面安装有辅助结构,所述水箱的右壁面安装有注水结构,所述注水结构的左壁面连接有喷洒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两个伸缩套、两个伸缩柱以及两个旋转支撑柱;两个所述伸缩套开设有滑槽,且分别安装在水箱的上壁面,两个所述伸缩柱分别安装在伸缩套开设的滑槽内,两个所述旋转支撑柱分别安装在伸缩柱的内壁面。所述辅助结构包括:两个固定座、两根第一旋转轴、两根第二旋转轴、两根第一摇杆以及两根第二摇杆;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安装在水箱的上壁面,两根所述第一旋转轴分别安装在固定座的内壁面,两根所述第一摇杆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且分别套装在第一旋转轴的外壁面,两根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安装在第一摇杆开设的另一个通孔内,两根所述第二摇杆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且分别套装在旋转支撑柱与第二旋转轴的外壁面。所述注水结构包括:注水管以及输水管;所述水箱的右壁面与上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注水管安装在水箱的右壁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输水管安装在水箱的上壁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喷洒结构包括:保护套、喷头以及若干喷柱;所述保护套套装在输水管的上端面,所述喷头开设有若干孔,且安装在保护套的内壁面,若干所述喷柱安装在喷头开设的若干孔内。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下壁面安装有四个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壁面安装有支撑座。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体积较小,比较灵活,室内室外都可使用,且该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体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可为操作人员节省大量力气。2、该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能够降低场地温度,增加场地空气湿度,改变场地环境气味,射程远,范围大,可实现快速除尘降温的目的,大大增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视图。图中:1-水箱;2-伸缩套;3-伸缩柱;4-旋转支撑柱;5-固定座;6-第一旋转轴;7-第二旋转轴;8-第一摇杆;9-第二摇杆;10-注水管;11-输水管;12-保护套;13-喷头;14-喷柱;15-万向轮;16-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上壁面安装有调节结构,水箱1的上壁面安装有辅助结构,水箱1的右壁面安装有注水结构,注水结构的左壁面连接有喷洒结构。调节结构包括:两个伸缩套2、两个伸缩柱3以及两个旋转支撑柱4;两个伸缩套2开设有滑槽,且分别安装在水箱1的上壁面,两个伸缩柱3分别安装在伸缩套2开设的滑槽内,两个旋转支撑柱4分别安装在伸缩柱3的内壁面。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伸缩柱3分别沿两个伸缩套2做线性移动,喷洒结构分别绕两个旋转支撑柱4旋转,水箱1内装有高压泵将水输送到注水结构。辅助结构包括:两个固定座5、两根第一旋转轴6、两根第二旋转轴7、两根第一摇杆8以及两根第二摇杆9;两个固定座5分别安装在水箱1的上壁面,两根第一旋转轴6分别安装在固定座5的内壁面,两根第一摇杆8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且分别套装在第一旋转轴6的外壁面,两根第二旋转轴7分别安装在第一摇杆8开设的另一个通孔内,两根第二摇杆9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且分别套装在旋转支撑柱4与第二旋转轴7的外壁面。需要说明的是,两根第二摇杆9分别绕两个旋转支撑柱4与二旋转轴7旋转,两根第一摇杆8分别绕两根第一旋转轴6与两根第二旋转轴7旋转,两个固定座5分别支撑两根第一旋转轴6。注水结构包括:注水管10以及输水管11;水箱1的右壁面与上壁面开设有通孔,注水管10安装在水箱1的右壁面开设的通孔内,输水管11安装在水箱1的上壁面开设的通孔内。需要说明的是,注水管10用于将水导入水箱1,输水管11将水箱1传送过来的水输送到喷洒结构。喷洒结构包括:保护套12、喷头13以及若干喷柱14;保护套12套装在输水管11的上端面,喷头13开设有若干孔,且安装在保护套12的内壁面,若干喷柱14安装在喷头13开设的若干孔内。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套12用于保护喷头13以及若干喷柱14,喷头13将水导入若干喷柱14,若干喷柱14将水转化为雾气喷射出去。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水箱1的下壁面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水箱1的上壁面安装有支撑座16。实施例:操作人员将水沿注水管10导入水箱1,水箱1内的高压水泵将水引入到输水管11,输水管11将水箱1传送过来的水输送到喷头13,喷头13将水导入若干喷柱14,若干喷柱14将水转化为雾气喷射出去,需要调节喷射角度时,操作人员用手扶住保护套12绕支撑座16转动,两个伸缩柱3分别沿两个伸缩套2做线性移动,护套12绕两个旋转支撑柱4旋转,两根第二摇杆9分别绕两个旋转支撑柱4与二旋转轴7旋转,两根第一摇杆8分别绕两根第一旋转轴6与两根第二旋转轴7旋转,需要转移时,推动水箱1四个万向轮15就会带着本技术移动,两个固定座5分别支撑两根第一旋转轴6,保护套12用于保护喷头13以及若干喷柱1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上壁面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水箱(1)的上壁面安装有辅助结构,所述水箱(1)的右壁面安装有注水结构,所述注水结构的左壁面连接有喷洒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两个伸缩套(2)、两个伸缩柱(3)以及两个旋转支撑柱(4);两个所述伸缩套(2)开设有滑槽,且分别安装在水箱(1)的上壁面,两个所述伸缩柱(3)分别安装在伸缩套(2)开设的滑槽内,两个所述旋转支撑柱(4)分别安装在伸缩柱(3)的内壁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上壁面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水箱(1)的上壁面安装有辅助结构,所述水箱(1)的右壁面安装有注水结构,所述注水结构的左壁面连接有喷洒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两个伸缩套(2)、两个伸缩柱(3)以及两个旋转支撑柱(4);两个所述伸缩套(2)开设有滑槽,且分别安装在水箱(1)的上壁面,两个所述伸缩柱(3)分别安装在伸缩套(2)开设的滑槽内,两个所述旋转支撑柱(4)分别安装在伸缩柱(3)的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净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包括:两个固定座(5)、两根第一旋转轴(6)、两根第二旋转轴(7)、两根第一摇杆(8)以及两根第二摇杆(9);
两个所述固定座(5)分别安装在水箱(1)的上壁面,两根所述第一旋转轴(6)分别安装在固定座(5)的内壁面,两根所述第一摇杆(8)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且分别套装在第一旋转轴(6)的外壁面,两根所述第二旋转轴(7)分别安装在第一摇杆(8)开设的另一个通孔内,两根所述第二摇杆(9)分别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末元
申请(专利权)人:秦末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