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凯鑫专利>正文

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98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自动磨皮木桩、磨皮效果好且高效的中型木桩磨皮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架、伺服电机、传动组件和磨皮组件,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左侧顶部设有伺服电机,第一支架中部下侧设有传动组件,第一支架中部上侧设有磨皮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传动组件和磨皮组件的作用下,人们将中型木桩放置在前侧第一支架上,然后启动伺服电机,将中型木桩向后推动,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就会将中型木桩完成磨皮工作,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且磨皮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
技术介绍
木桩简单来说桩型的材料是木材,一般来说选择做为木桩的木材必须坚韧耐久。便于将木桩打入地基中。由于其浸泡在水中具有耐久性和不易腐朽的特点,木桩曾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人们在使用木桩之前,会将木头上的树皮剥削下来,使得木桩表面光滑,投入使用时也比较方便,人们在将树皮进行剥削时,一般都是将木桩放倒,然后用刮刀对树桩表面摩擦进行磨皮工作,在人们手动磨皮时,可能会造成部分木桩的损坏,而且会造成费时费力的情况,刮刀也可能与导致操作者与其接触导致受伤,以至于降低工作效率和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亟待提出一种自动磨皮木桩、磨皮效果好且高效的中型木桩磨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们手动磨皮时,可能会造成部分木桩的损坏,而且会造成费时费力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自动磨皮木桩、磨皮效果好且高效的中型木桩磨皮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架、伺服电机、传动组件和磨皮组件,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左侧顶部设有伺服电机,第一支架中部下侧设有传动组件,第一支架中部上侧设有磨皮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轮、第一皮带、第一齿轮和第一摩擦轮,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中部第一支架之间转动式连接,第一传动轴左侧设有第一传动轮,左侧第一支架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左侧设有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绕有第一皮带,第二传动轴右侧设有第一齿轮,第一传动轴中部设有第一摩擦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磨皮组件包括有第三传动轴、第二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轮、第二皮带、第二摩擦轮、第一连接板、第二支架和第一弹簧,中部第一支架外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传动轴,左部第三传动轴左侧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左部第三传动轴中部设有第三传动轮,第一支架上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左侧设有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之间绕有第二皮带,第四传动轴中部设有第二摩擦轮,第四传动轴左右两侧与第三传动轴外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架上后部左右两侧设有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板上侧与第二支架滑动式配合,第一连接板与第二支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辅助送料组件,辅助送料组件包括有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轴、第七传动轮、第三皮带、第八传动轮、传送带、支撑板和第三支架,第一传动轴左侧设有第五传动轮,底座上前部左右两侧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之间前后两侧转动式设有第五传动轴,后侧第五传动轴左侧设有第七传动轮,第七传动轮和第五传动轮之间绕有第三皮带,第五传动轴左右两侧均设有第八传动轮,第八传动轮之间绕有传送带,第三支架上侧之间设有支撑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辅助送料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架中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块、夹杆和第二弹簧,前侧第一支架顶部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内侧均滑动式设有夹杆,夹杆与第一支撑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分别套装在夹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在传动组件和磨皮组件的作用下,人们将中型木桩放置在前侧第一支架上,然后启动伺服电机,将中型木桩向后推动,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就会将中型木桩完成磨皮工作,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且磨皮效果好。2、在辅助送料组件的作用下,人们将中型木桩放置在传送带上,传送带会自动带动中型木桩向后侧移动,有效的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麻烦,同时也减轻了人们的劳动量。3、在夹紧组件的作用下,向后移动的木桩会在两侧夹杆的导向作用下,从而更为精准的进入磨皮组件,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支架,3、伺服电机,4、传动组件,401、第一传动轴,402、第一传动轮,403、第二传动轴,404、第二传动轮,405、第一皮带,406、第一齿轮,407、第一摩擦轮,5、磨皮组件,501、第三传动轴,502、第二齿轮,503、第三传动轮,504、第四传动轴,505、第四传动轮,506、第二皮带,507、第二摩擦轮,508、第一连接板,509、第二支架,510、第一弹簧,6、辅助送料组件,601、第五传动轮,602、第五传动轴,603、第七传动轮,604、第三皮带,605、第八传动轮,606、传送带,607、支撑板,608、第三支架,7、夹紧组件,701、第一支撑块,702、夹杆,703、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实施例1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架2、伺服电机3、传动组件4和磨皮组件5,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左侧顶部设有伺服电机3,第一支架2中部下侧设有传动组件4,第一支架2中部上侧设有磨皮组件5。人们将中型木桩放置在前侧第一支架2上,向后推动中型木桩,启动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会带动传动组件4工作,传动组件4会将中型木桩底部进行磨皮工作,同时传动组件4会带动磨皮组件5转动,磨皮组件5与传动组件4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将中型木桩进行磨皮工作,工作完成后,关闭伺服电机3即可。传动组件4包括有第一传动轴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二传动轴403、第二传动轮404、第一皮带405、第一齿轮406和第一摩擦轮407,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轴401,第一传动轴401与中部第一支架2之间转动式连接,第一传动轴401左侧设有第一传动轮402,左侧第一支架2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轴403,第二传动轴403左侧设有第二传动轮404,第一传动轮402和第二传动轮404之间绕有第一皮带405,第二传动轴403右侧设有第一齿轮406,第一传动轴401中部设有第一摩擦轮407。人们启动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会带动第一传动轴401转动,第一传动轴401会带动第一传动轮402转动,第一传动轮402会带动第一皮带405和第二传动轮404转动,第二传动轮404会带动第二传动轴403传动,第二传动轴403会带动第一齿轮406转动,从而带动磨皮组件5工作,同时第一传动轴401会带动第一摩擦轮407转动,从而带动中型木桩底部进行磨皮工作。磨皮组件5包括有第三传动轴501、第二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架(2)和伺服电机(3),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左侧顶部设有伺服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传动组件(4)和磨皮组件(5),第一支架(2)中部下侧设有传动组件(4),第一支架(2)中部上侧设有磨皮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架(2)和伺服电机(3),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左侧顶部设有伺服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传动组件(4)和磨皮组件(5),第一支架(2)中部下侧设有传动组件(4),第一支架(2)中部上侧设有磨皮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4)包括有第一传动轴(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二传动轴(403)、第二传动轮(404)、第一皮带(405)、第一齿轮(406)和第一摩擦轮(407),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轴(401),第一传动轴(401)与中部第一支架(2)之间转动式连接,第一传动轴(401)左侧设有第一传动轮(402),左侧第一支架(2)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轴(403),第二传动轴(403)左侧设有第二传动轮(404),第一传动轮(402)和第二传动轮(404)之间绕有第一皮带(405),第二传动轴(403)右侧设有第一齿轮(406),第一传动轴(401)中部设有第一摩擦轮(4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型木桩磨皮装置,其特征在于:磨皮组件(5)包括有第三传动轴(501)、第二齿轮(502)、第三传动轮(503)、第四传动轴(504)、第四传动轮(505)、第二皮带(506)、第二摩擦轮(507)、第一连接板(508)、第二支架(509)和第一弹簧(510),中部第一支架(2)外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传动轴(501),左部第三传动轴(501)左侧设有第二齿轮(502),第一齿轮(406)与第二齿轮(502)之间相互啮合,左部第三传动轴(501)中部设有第三传动轮(503),第一支架(2)上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四传动轴(504),第四传动轴(504)左侧设有第四传动轮(505),第三传动轮(503)和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凯鑫
申请(专利权)人:鲁凯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