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及刀具自补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887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及刀具自补偿方法,属于机器人打磨抛光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装置底板、横向往复机构、打磨底板、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和刀具夹持机构;打磨底板通过横向往复机构与装置底板的正面连接;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包括固定在打磨底板上的压力控制气缸和纵向固定件,以及与纵向固定件滑动配合的纵向滑动件;刀具夹持机构包括后夹持板、前夹持板、调整板和夹紧气缸。该装置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打磨狭小区域,而且随着打磨刀具的高损耗实时自动补偿,解决目前打磨装置中,靠经验人工来进行打磨,频繁更换打磨头,导致打磨效率、产品质量不理想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及刀具自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打磨抛光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及刀具自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打磨抛光通常作为产品的精加工工序,对产品的质量、外观、成本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手工打磨抛光存在着对操作者技能要求高、打磨工作环境恶劣,产品一致性差等不足,加之劳动成本逐年提升,招工难、效率低的难题不断涌现。特别对于难加工材料、兼具狭小空间表面(如异形凹槽、小棱边、台阶槽等工艺结构预留空间),受限于复杂异形边界的限制,需要大量的人工修磨,并且打磨工具存在着高损耗的情况,一把工具甚至不能完成一件零件的打磨,造成频繁更换打磨头、打磨效果不佳、自动化程度及加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因此,研制难加工材料狭小空间零件的机器人自动化打磨装置,同时兼顾工具磨损自动补偿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及刀具自补偿方法,该装置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打磨狭小区域,而且随着打磨刀具的高损耗实时自动补偿,解决目前打磨装置中,靠经验人工来进行打磨,频繁更换打磨头,导致打磨效率、产品质量不理想的状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包括装置底板、横向往复机构、打磨底板、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和刀具夹持机构;打磨底板通过横向往复机构与装置底板的正面连接,横向往复机构用于驱动打磨底板在装置底板的正面作横向往复运动;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包括固定在打磨底板上的压力控制气缸和纵向固定件,以及与纵向固定件滑动配合的纵向滑动件;刀具夹持机构包括后夹持板、前夹持板、调整板和夹紧气缸;后夹持板固定在纵向滑动件上,位于压力控制气缸的下方与压力控制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平行设置,通过垂直于夹持板的连接轴连接,前加持板与连接轴滑动配合,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夹持刀具的刀具槽;调整板包括与夹持板平行的气缸安装板以及垂直于夹持板的连接板,两侧的连接板与后夹持板连接;夹紧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板,活塞端与前夹持板连接,驱动前夹持板沿着连接轴移动。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刀具限位检测机构;刀具限位检测机构包括限位检测气缸、悬臂、接近传感器和气管;限位检测气缸为旋转气缸,安装在打磨底板上;悬臂位于夹持板的下方,第一端与限位检测气缸的活塞端连接,第二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刀具是否在工作位的接近传感器以及用于向刀具喷射竖直向上气体的气管。进一步地,打磨底板上通过悬吊绳悬挂有辅助棒,辅助棒穿过刀具槽对刀具施加竖直向下的力。进一步地,打磨底板的侧面沿着纵向设置有限位凹槽;后夹持板的侧面垂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部分位于限位凹槽内。进一步地,限位块位于限位凹槽内的部分穿设有限位螺栓I,限位螺栓I的底端穿过限位块与限位凹槽的底部相对设置。进一步地,调整板两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长孔,长孔垂直于后夹持板,限位螺栓II穿过长孔与后夹持板连接。进一步地,横向往复机构包括电机、联轴器、偏心轮、连杆、横向导轨以及与横向导轨滑动配合的横向滑块;电机位于装置底板的背面,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设置在装置底板的正面的偏心轮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偏心轮和打磨底板铰接;横向滑块固定在打磨底板上。进一步地,电机通过连接架与装置底板连接,限位检测气缸通过L形支撑板与装置底板连接。进一步地,纵向固定件为两侧设置有导轨槽的纵向导轨,纵向滑动件为纵向滑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将刀具放置在上述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的刀具槽内;S2,进行刀具离线自动补偿:利用限位检测气缸将悬臂旋转至刀具下方,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刀具是否在工作位,若刀具位置满足工作条件,限位检测气缸向下伸出并将悬臂回转到刀具后方,开始进行打磨工作;若刀具位置不满足工作条件,则压力控制气缸带动刀具夹持机构向上提起,接着夹紧气缸松开,利用刀具自重,加之刀具上方辅助棒的重力使得刀具向下跌落,刀具的跌落位置以悬臂上端面为准,当刀具紧贴悬臂上端面后,利用夹紧气缸夹紧刀具,限位检测气缸向下伸出并将悬臂回转到刀具后方,开始打磨工作;若刀具补给过程中卡顿,利用气管喷出竖直向上的气体,给予刀具竖直向上的气动力,调整刀具位置,以使刀具向下顺利补给;S3,打磨工作中进行刀具实时自动补偿:在刀具不断磨损的同时,压力控制气缸推动刀具夹持机构同时向下补偿,抵消刀具的磨损量,使得刀具与零件始终接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打磨装置上集成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和刀具限位检测机构,结构紧凑,解决难磨材料狭小空间零件打磨时,打磨刀具磨损过快,狭小空间难以实现机器人打磨的难题;2、利用压力控制气缸使刀具夹持机构向下浮动补给,保证刀具始终在工作状态,使零件待打磨的面与刀具打磨端面紧贴,贴紧压力由压力控制气缸控制,采用气动比例阀实现压力控制气缸的在线控制及压力稳定;3、通过控制气缸对刀具的夹紧和松开进行调整,使得装置结构简单、轻量化;4、为防止打磨刀具不到位,利用刀具限位检测机构对刀具进行检测,并配合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实现刀具自动补偿,确保工作开始前刀具可靠到位,检测完成后,限位检测气缸将悬臂回转到刀具后方,不干涉打磨工作;5、为防止刀具跌落过程卡顿,利用气动系统给予刀具竖直向上的气动力,保障刀具顺利向下补给,防止卡顿;6、在刀具自动补偿过程中,除利用刀具自重,刀具上方还装有辅助棒确保刀具进行自动补偿更为顺畅,且辅助棒由悬吊绳悬挂,防止跌落;7、利用偏心轮的高速旋转实现刀具夹持机构在小范围内的高频振动,对狭小空间零件进行打磨;8、该装置结构新奇,是长期理论研究,并结合针对打磨装置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突破性地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难加工材料的打磨效率和打磨质量,对于打磨装置
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打磨底板、后夹持板和限位块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连接轴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电机;2-联轴器;3-连接架;4-装置底板;5-横向滑块I;6-压力控制气缸;7-纵向导轨;8-辅助棒;9-纵向滑块I;10-前夹持板;11-限位螺栓II;12-限位块;13-夹紧气缸;14-纵向滑块II;15-后夹持板;16-气管;17-接近传感器;18-横向滑块II;19-悬臂;20-L形支撑板;21-限位检测气缸;22-打磨底板;23-连杆;24-偏心轮;25-横向导轨II;26-调整板;27-连接轴;28-限位螺栓I;29-内六角圆柱头螺栓;30-横向导轨I;31-刀具槽;32-限位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板、横向往复机构、打磨底板、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和刀具夹持机构;/n所述打磨底板通过横向往复机构与装置底板的正面连接,横向往复机构用于驱动打磨底板在装置底板的正面作横向往复运动;/n所述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包括固定在打磨底板上的压力控制气缸和纵向固定件,以及与纵向固定件滑动配合的纵向滑动件;/n所述刀具夹持机构包括后夹持板、前夹持板、调整板和夹紧气缸;/n所述后夹持板固定在纵向滑动件上,位于压力控制气缸的下方与压力控制气缸的活塞端连接;/n所述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平行设置,通过垂直于夹持板的连接轴连接,前加持板与连接轴滑动配合,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夹持刀具的刀具槽;/n所述调整板包括与夹持板平行的气缸安装板以及垂直于夹持板的连接板,两侧的连接板与后夹持板连接;/n所述夹紧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板,活塞端与前夹持板连接,驱动前夹持板沿着连接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板、横向往复机构、打磨底板、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和刀具夹持机构;
所述打磨底板通过横向往复机构与装置底板的正面连接,横向往复机构用于驱动打磨底板在装置底板的正面作横向往复运动;
所述刀具自动补偿机构包括固定在打磨底板上的压力控制气缸和纵向固定件,以及与纵向固定件滑动配合的纵向滑动件;
所述刀具夹持机构包括后夹持板、前夹持板、调整板和夹紧气缸;
所述后夹持板固定在纵向滑动件上,位于压力控制气缸的下方与压力控制气缸的活塞端连接;
所述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平行设置,通过垂直于夹持板的连接轴连接,前加持板与连接轴滑动配合,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夹持刀具的刀具槽;
所述调整板包括与夹持板平行的气缸安装板以及垂直于夹持板的连接板,两侧的连接板与后夹持板连接;
所述夹紧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板,活塞端与前夹持板连接,驱动前夹持板沿着连接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刀具限位检测机构;
所述刀具限位检测机构包括限位检测气缸、悬臂、接近传感器和气管;
所述限位检测气缸为旋转气缸,安装在打磨底板上;
所述悬臂位于夹持板的下方,第一端与限位检测气缸的活塞端连接,第二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刀具是否在工作位的接近传感器以及用于向刀具喷射竖直向上气体的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打磨底板上通过悬吊绳悬挂有辅助棒,辅助棒穿过刀具槽对刀具施加竖直向下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打磨底板的侧面沿着纵向设置有限位凹槽;
后夹持板的侧面垂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部分位于限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难磨狭小空间零件的刀具自补偿高频振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块位于限位凹槽内的部分穿设有限位螺栓I,限位螺栓I的底端穿过限位块与限位凹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煌沈兴全崔帅辛志杰李耀明杨雨竹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