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83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属于训练工具技术领域,该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包括球桌,球桌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球桌的后侧设置有落球框架,落球框架通过移动机构支撑,落球框架的上端外部固定有挡板机构,落球框架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侧部连接通道、直角连接通道、后侧通道连接板和后侧分球通道,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分别固定于落球框架的下端左右两侧,两个后侧通道连接板均固定于落球框架的下端后侧,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巧妙,运用灵活,并且装置的集球效果非常好,大大节省了训练员拾球的时间,从而提高训练员的训练效率和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
本技术属于训练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
技术介绍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也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主要的体育运动之一。打好乒乓球需要进行长期的基础训练,乒乓球基础训练包括发球训练和击球训练,在进行单人发球训练和击球训练过程,运动员需要将乒乓球击打至乒乓球台的另一边,每进行一次训练,都需要通过人工将散落在球台另一边乒乓球逐一收集起来,然后重新训练或以备下次训练使用,人工收集乒乓球的过程需要消耗训练人员的大量体力和时间,降低了训练效率和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进行单人发球训练和击球训练过程,运动员需要将乒乓球击打至乒乓球台的另一边,每进行一次训练,都需要通过人工将散落在球台另一边乒乓球逐一收集起来,然后重新训练或以备下次训练使用,人工收集乒乓球的过程需要消耗训练人员的大量体力和时间,降低了训练效率和训练效果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包括球桌,所述球桌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所述球桌的后侧设置有落球框架,所述落球框架通过移动机构支撑,所述落球框架的上端外部固定有挡板机构,所述落球框架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侧部连接通道、直角连接通道、后侧通道连接板和后侧分球通道,两个所述侧边通道连接板分别固定于落球框架的下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后侧通道连接板均固定于落球框架的下端后侧,两个所述侧部连接通道分别固定于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的下端,两个所述后侧分球通道分别固定于两个后侧通道连接板的下端,两个所述直角连接通道分别连通于两个侧部连接通道于两个后侧分球通道之间,两个所述侧部连接通道的下侧设置有装载机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落球孔、收集管和集球盒,所述落球孔和收集管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落球孔分别开设于两个侧部连接通道的下端前侧,两个所述收集管分别固定于两个落球孔内,所述集球盒固定于两个收集管之间。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杆和万向轮,四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固定于落球框架的下端四角处,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于四个支撑杆的下端,且四个万向轮上均设置有刹车片。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挡板机构包括侧边挡板、后侧挡板和前侧挡板,所述侧边挡板和前侧挡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边挡板分别固定于落球框架的上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前侧挡板均固定于落球框架的上端前侧,所述后侧挡板固定于落球框架的上端后侧,且后侧挡板与两个侧边挡板和两个前侧挡板形成一个开环,所述后侧挡板、两个侧边挡板和两个前侧挡板内部材质均设置有软质橡胶材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落球框架与球桌之间的间隙设置小于乒乓球直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两个所述后侧分球通道和侧部连接通道均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中,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巧妙,运用灵活,并且装置的集球效果非常好,大大节省了训练员拾球的时间,从而提高训练员的训练效率和训练效果,整个装置可通过移动机构操作移动进行至球桌四周来进行单人训练,也可通过移动机构将装置移动至其他地方进行双人PK实现了功能多样化,挡板机构的设置可以让运动员不管是训练发球训练或击球落球点训练都可实现对乒乓球的收集回收,装置中的装载机构配合收集机构可以将四处散落的乒乓球回收至训练员脚下的集球盒内,也大大方便了训练员重新拾起乒乓球继续训练。2、本方案中,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装置中的移动机构的多个万向轮来将整个装置移动至球桌的后侧,移动至落球框架与球桌的相距距离小于乒乓球直径即可,操作也非常便捷,装置完成移动后可以进行单人训练,训练员站在球桌的前侧来练习发球训练或者击球落球点训练,挡板机构中两个侧边挡板和后侧挡板可以对乒乓球进行阻挡,防止乒乓球四处散落,两个前侧挡板的设置也能在训练员练习发球时,失误的球碰到球桌中部挡板反弹的球进行回收,后侧挡板、两个侧边挡板和两个前侧挡板内部材质均设置有软质橡胶材质也能防止乒乓球反弹至较远处,落入落球框架内的乒乓球通过装置前侧的两个后侧分球通道分支到两个侧部连接通道内,由于两个后侧分球通道和侧部连接通道均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角度,在球落入后会到达侧部连接通道前侧顶部,配合侧部连接通道下端的装载机构中的两个收集管到达集球盒中,当训练员训练球使用完后可以通过在集球盒来拾起循环使用,非常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俯视图。图中:1-球桌;2-落球框架;3-支撑杆;4-万向轮;5-侧边通道连接板;6-侧部连接通道;7-直角连接通道;8-后侧通道连接板;9-后侧分球通道;10-侧边挡板;11-后侧挡板;12-前侧挡板;13-落球孔;14-收集管;15-集球盒;16-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包括球桌1,球桌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16,球桌1的后侧设置有落球框架2,落球框架2通过移动机构支撑,落球框架2的上端外部固定有挡板机构,落球框架2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5、侧部连接通道6、直角连接通道7、后侧通道连接板8和后侧分球通道9,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5分别固定于落球框架2的下端左右两侧,两个后侧通道连接板8均固定于落球框架2的下端后侧,两个侧部连接通道6分别固定于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5的下端,两个后侧分球通道9分别固定于两个后侧通道连接板8的下端,两个直角连接通道7分别连通于两个侧部连接通道6于两个后侧分球通道9之间,两个侧部连接通道6的下侧设置有装载机构。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巧妙,运用灵活,并且装置的集球效果非常好,大大节省了训练员拾球的时间,从而提高训练员的训练效率和训练效果,整个装置可通过移动机构操作移动进行至球桌1四周来进行单人训练,也可通过移动机构将装置移动至其他地方进行双人PK实现了功能多样化,挡板机构的设置可以让运动员不管是训练发球训练或击球落球点训练都可实现对乒乓球的收集回收,装置中的装载机构配合收集机构可以将四处散落的乒乓球回收至训练员脚下的集球盒15内,也大大方便了训练员重新拾起乒乓球继续训练。具体的请结合图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球桌(1),所述球桌(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16),所述球桌(1)的后侧设置有落球框架(2),所述落球框架(2)通过移动机构支撑,所述落球框架(2)的上端外部固定有挡板机构,所述落球框架(2)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5)、侧部连接通道(6)、直角连接通道(7)、后侧通道连接板(8)和后侧分球通道(9),两个所述侧边通道连接板(5)分别固定于落球框架(2)的下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后侧通道连接板(8)均固定于落球框架(2)的下端后侧,两个所述侧部连接通道(6)分别固定于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5)的下端,两个所述后侧分球通道(9)分别固定于两个后侧通道连接板(8)的下端,两个所述直角连接通道(7)分别连通于两个侧部连接通道(6)于两个后侧分球通道(9)之间,两个所述侧部连接通道(6)的下侧设置有装载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球桌(1),所述球桌(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16),所述球桌(1)的后侧设置有落球框架(2),所述落球框架(2)通过移动机构支撑,所述落球框架(2)的上端外部固定有挡板机构,所述落球框架(2)的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5)、侧部连接通道(6)、直角连接通道(7)、后侧通道连接板(8)和后侧分球通道(9),两个所述侧边通道连接板(5)分别固定于落球框架(2)的下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后侧通道连接板(8)均固定于落球框架(2)的下端后侧,两个所述侧部连接通道(6)分别固定于两个侧边通道连接板(5)的下端,两个所述后侧分球通道(9)分别固定于两个后侧通道连接板(8)的下端,两个所述直角连接通道(7)分别连通于两个侧部连接通道(6)于两个后侧分球通道(9)之间,两个所述侧部连接通道(6)的下侧设置有装载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练习的乒乓球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落球孔(13)、收集管(14)和集球盒(15),所述落球孔(13)和收集管(14)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落球孔(13)分别开设于两个侧部连接通道(6)的下端前侧,两个所述收集管(14)分别固定于两个落球孔(13)内,所述集球盒(15)固定于两个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金润东梁小云王莹计东阁康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