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L形训练筒、吹气管和出气管,所述L形训练筒由竖管和横管构成,所述竖管的底部与横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竖管上部的外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出气孔固定连通,所述横管远离竖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吹气管一端与进气孔固定连通。该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通过在L形训练筒的横管内装满有色溶液,在L形训练筒的竖管外侧壁刻有刻度及L形训练筒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使患者直观的观察到自己的吹气量,使患者的努力得到及时的反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炎球菌肺炎、哮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曲菌病、肺念珠菌病、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肺炎、矽肺、肺放线菌病、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免疫缺陷者肺炎、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现有技术中的肺功能训练装置在训练的时候,难以将吹气的强度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并且量化,患者的努力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技术中的肺功能训练装置在训练的时候,难以将吹气的强度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并且量化,患者的努力得不到及时的反馈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L形训练筒、吹气管和出气管,所述L形训练筒由竖管和横管构成,所述竖管的底部与横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竖管上部的外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出气孔固定连通,所述横管远离竖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吹气管一端与进气孔固定连通;所述竖管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干燥剂层和透气挡板,所述透气挡板位于干燥剂层的正下方,所述竖管的外侧壁刻有刻度;所述横管的内部装满有色液体。进一步的,所述吹气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吹气管远离进气孔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吹嘴,所述吹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芯。进一步的,所述透气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竖管的刻度线轴向最高位置大于横管的轴向长度。进一步的,L形训练筒的竖管和横管均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透气挡板位于刻度最高处的上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L形训练筒的横管内装满有色溶液,在L形训练筒的竖管外侧壁刻有刻度及L形训练筒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使患者直观的观察到自己的吹气量,使患者的努力得到及时的反馈。(2)、该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通过在吹气管上设置阀门,避免L形训练筒在不使用时横管内的有色溶液受到污染,在吹嘴内部设置滤芯,避免患者吹气时口中液体进入L形训练筒造成污染,通过在竖管内部上端设置干燥剂层和透气挡板,可对穿过有色液体的气体进行干燥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形训练筒1,竖管101,横管102,有色液体2,干燥剂层3,透气挡板4,刻度5,进气孔6,吹气管7,吹嘴8,阀门9,出气管10,出气孔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L形训练筒1、吹气管7和出气管10,L形训练筒1由竖管101和横管102构成,竖管101的底部与横管102的一端固定连通,竖管101上部的外侧开设有出气孔11,出气管10的一端与出气孔11固定连通,横管102远离竖管10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6,吹气管7一端与进气孔6固定连通;竖管10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干燥剂层3和透气挡板4,透气挡板4位于干燥剂层3的正下方,竖管101的外侧壁刻有刻度5;横管102的内部装满有色液体2。吹气管7上安装有阀门9,避免在不使用时横管102内的有色液体2受到污染,吹气管7远离进气孔6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吹嘴8,吹嘴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芯,避免患者吹气时口中液体进入L形训练筒1造成污染。透气挡板4上开设有多个透气通孔。竖管101的刻度线轴向最高位置大于横管102的轴向长度。训练筒1的竖管101和横管102均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配合刻度5和有色液体2患者直观的观察到自己的吹气量。透气挡板4位于刻度5最高处的上方。工作原理,该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使用时打开阀门9,将出气管10对折,然后让患者对着吹嘴8吹气,气体通过吹气管7进入横管102中,推动横管102中的有色液体2流向竖管101中,此时观察竖管101外壁刻有的刻度5即可得到患者肺功能的强度,使用完后松开出气管10,气体通过透气挡板4进入干燥剂层3中,干燥剂层3对气体干燥后通过出气管10将气体排出L形训练筒外,然后关闭阀门9,完成本次肺功能训练。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L形训练筒(1)、吹气管(7)和出气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训练筒(1)由竖管(101)和横管(102)构成,所述竖管(101)的底部与横管(102)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竖管(101)上部的外侧开设有出气孔(11),所述出气管(10)的一端与出气孔(11)固定连通,所述横管(102)远离竖管(10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6),所述吹气管(7)一端与进气孔(6)固定连通;/n所述竖管(10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干燥剂层(3)和透气挡板(4),所述透气挡板(4)位于干燥剂层(3)的正下方,所述竖管(101)的外侧壁刻有刻度(5);/n所述横管(102)的内部装满有色液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L形训练筒(1)、吹气管(7)和出气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训练筒(1)由竖管(101)和横管(102)构成,所述竖管(101)的底部与横管(102)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竖管(101)上部的外侧开设有出气孔(11),所述出气管(10)的一端与出气孔(11)固定连通,所述横管(102)远离竖管(10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6),所述吹气管(7)一端与进气孔(6)固定连通;
所述竖管(10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干燥剂层(3)和透气挡板(4),所述透气挡板(4)位于干燥剂层(3)的正下方,所述竖管(101)的外侧壁刻有刻度(5);
所述横管(102)的内部装满有色液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欣,岳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程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