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6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包括两个固定柱、两个限位器、两个脚踏杆和两个脚踏板,左侧固定柱的侧表面与左侧限位器的左侧固定连接,右侧固定柱的侧表面与右侧限位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器的内部与脚踏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左侧脚踏杆的侧表面与左侧脚踏板的左侧固定连接。该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通过限位柱、通槽、限位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转轴、滑块、推杆、限位管、弹簧、挡板和限位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用推杆移动限位管的位置,从而限制脚踏杆的转动幅度,达到了便于调节脚踏杆摆动幅度的效果,解决了脚踏杆摆动幅度过大导致手指受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为一种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
技术介绍
如今智能健身设备越来越流行,一种智能户外双位漫步机不仅功能齐全而且美观大方,在每个漫步机上均安装有传感器模块可对锻炼者的运动时间、次数、里程、热量消耗等进行计算,在锻炼结束后,还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播报系统了解相关运动信息,也能通过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在手机端接收运动参数,纳入个人运动信息管理系统,但漫步机这种户外健身器材对使用者来说仍具备一定危险性,特别是漫步机脚踏杆的摆动卡位容易失灵,脚踏杆能抬高至扶手处,在外力和惯性的作用下,脚踏杆容易和扶手发生碰撞,导致使用者手指受伤,并且脚踏板一般为金属制造,它的后侧边缘极易与使用者的小腿碰撞,令使用者的小腿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具备便于调节脚踏杆摆动幅度和防止碰撞受伤等优点,解决了脚踏杆摆动幅度过大导致手指受伤和脚踏板易与脚踏板与使用者小腿碰撞导致受伤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包括两个固定柱(1)、两个限位器(2)、两个脚踏杆(3)和两个脚踏板(4),其特征在于:左侧固定柱(1)的侧表面与左侧限位器(2)的左侧固定连接,右侧固定柱(1)的侧表面与右侧限位器(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器(2)的内部与脚踏杆(3)的顶端活动连接,左侧脚踏杆(3)的侧表面与左侧脚踏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右侧脚踏杆(3)的侧表面与右侧脚踏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5),所述限位器(2)包括限位柱(6)、通槽(7)、限位槽(8)、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转轴(11)、滑块(12)、推杆(13)、限位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包括两个固定柱(1)、两个限位器(2)、两个脚踏杆(3)和两个脚踏板(4),其特征在于:左侧固定柱(1)的侧表面与左侧限位器(2)的左侧固定连接,右侧固定柱(1)的侧表面与右侧限位器(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器(2)的内部与脚踏杆(3)的顶端活动连接,左侧脚踏杆(3)的侧表面与左侧脚踏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右侧脚踏杆(3)的侧表面与右侧脚踏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5),所述限位器(2)包括限位柱(6)、通槽(7)、限位槽(8)、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转轴(11)、滑块(12)、推杆(13)、限位管(14)、弹簧(15)、挡板(16)和限位螺栓(17),所述通槽(7)位于限位柱(6)的内部,所述限位槽(8)位于限位柱(6)的内部,所述第一滑槽(9)位于限位槽(8)内顶壁的内部;
所述第二滑槽(10)位于限位槽(8)内底壁的内部,所述转轴(11)的侧表面与通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轴(11)远离限位器(2)的一端与脚踏杆(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2)的侧表面与限位槽(8)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推杆(13)的侧表面与滑块(1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3)的底端与限位管(14)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管(14)的侧表面与弹簧(15)的顶端连接,所述挡板(16)的顶部与转轴(1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5)的底端与挡板(16)的前侧连接,所述限位管(14)的内部与限位螺栓(17)的侧表面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民健身用智能户外健身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鄢宇晨吴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体育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