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增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得益于其低密度及在高温、强腐蚀磨损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钛铝合金)、化石能源(铁铝合金)、核能利用(铁镍合金)、生物医学(镍钛合金)等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合金自身普遍很高的室温脆性,其在制备与成形过程中极易出现冷裂纹与凝固裂纹等缺陷。所以现有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制备成形方法诸如精密铸造、真空电弧冶炼、等离子烧结等均需复杂工艺过程导致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构件制造成本极高且效率与成品率很低。增材制造技术相比传统金属加工技术具有成形灵活度与制造效率高的特点,其在高价值合金构件的快速高效制造中具有明显优势,所以近年来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成形制备在增材制造
内进行了诸多探索。现有面向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增材制造技术主要有粉末真空电子束选区熔化增材制造与近年来新兴的基于双丝电弧的金属间化合物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原因在与此二种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和计算机(16),所述弧高传感器(12)装配在等离子焊接装置上,所述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分别与计算机(1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和计算机(16),所述弧高传感器(12)装配在等离子焊接装置上,所述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分别与计算机(16)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包括送丝系统(7)和(8)与送粉系统(10),所述送丝系统(7)和(8)、送粉系统(10)分别与计算机(16)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焊接装置等离子弧电源(1)、等离子焊枪(2)、焊接平台和六轴机器人(3),所述等离子弧电源(1)与等离子焊枪(2)连接,所述等离子焊枪(2)装配在六轴机器人(3)上并与计算机(16)连接,所述焊接平台置于等离子焊枪(2)之下,所述弧高传感器(12)装配在等离子焊枪(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平台为机器人焊接平台(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焊接平台(4)装配有增材层间温度控制系统(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焊接平台(4)装配有增材平台气氛围护装置(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焊枪(2)配备跟随式惰性气体保护装置(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目标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成分选取合适成分的基板(13),针对所述目标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成分选取异种成分的丝材(5)和(6),根据所述目标金属间化合物合金除基本二元成分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含量制备粉材(9),将基板(13)装夹在增材层间温度控制系统(14)上,并将预热/层间温度设置在400-800℃;
步骤2、开启跟随式惰性气体保护装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忱,华学明,张跃龙,李芳,周雯露,王林,张弛,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