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光动力学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83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胶质瘤手术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胶质瘤的光动力学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本体,所述治疗装置本体的上端固定有盘线组件,所述盘线组件包括固定座、盘线柱和限位座,所述固定座与限位座通过盘线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的两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治疗装置本体的底端外部套合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套筒的外壁四周固定有若干个外凸块,所述套筒的底端设置有塞体,将套筒套于治疗装置本体的底部,对治疗装置本体底部的探针进行防护,使得探针不易受力断裂,且不易扎伤他人,通过塞体对套筒底部进行封合,使得外部灰尘不易进入探针内部,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质瘤的光动力学治疗装置
本技术属于胶质瘤手术治疗装置
,具体涉及胶质瘤的光动力学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按病理学类型分为星形细胞胶质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和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当前,手术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胶质瘤具有侵润性生长的特性,通过常规的切除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掉胶质瘤的肿瘤细胞,现有的切除手术完成后总是会存在残余肿瘤细胞,而该部分残余肿瘤细胞则是胶质瘤复发的“种子细胞”。目前,国内于2020年01月24日授权的,授权公众号为CN209984809U的一种用于胶质瘤的光动力学治疗装置,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装置可向目标组织区域输送光敏化合物并进行光线辐照,从而可产生毒性物质而使胶质瘤肿瘤细胞受损乃至死亡,但是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在使用之后,装置底端的探针缺乏较好的防护结构,使得探针容易受力断裂、容易进灰堵塞、且易扎伤他人;同时,该装置外接线具有一定长度,在使用时如不收束拉紧,弯曲外接线与组织内壁之间相对阻力较大,影响该装置的平缓进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胶质瘤的光动力学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装置本体(1),所述治疗装置本体(1)的上端固定有盘线组件(2),所述盘线组件(2)包括固定座(8)、盘线柱(9)和限位座(10),所述固定座(8)与限位座(10)通过盘线柱(9)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10)的两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均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治疗装置本体(1)的底端外部套合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内部开设有腔体(7),所述套筒(3)的外壁四周固定有若干个外凸块(5),所述套筒(3)的底端设置有塞体(6)。/n

【技术特征摘要】
1.胶质瘤的光动力学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装置本体(1),所述治疗装置本体(1)的上端固定有盘线组件(2),所述盘线组件(2)包括固定座(8)、盘线柱(9)和限位座(10),所述固定座(8)与限位座(10)通过盘线柱(9)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10)的两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均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治疗装置本体(1)的底端外部套合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内部开设有腔体(7),所述套筒(3)的外壁四周固定有若干个外凸块(5),所述套筒(3)的底端设置有塞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质瘤的光动力学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与限位座(10)均为弧形结构且相互平行,所述盘线柱(9)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座(8)和限位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程亮辛宏王敏娟石颖鹏倪亚萍张栋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