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3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磁刺激线圈技术领域,用于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漏磁量,具体涉及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所述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单独的线圈构成,多个所述线圈之间为串联关系,且各个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配合形成环形回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经颅磁刺激器的刺激线圈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漏磁,导致磁通量密度小的问题;该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线圈构成,线圈产生的磁场,形成环形回路,减少漏磁场,可以有效减少对其他设备的磁场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
本技术涉及磁刺激线圈
,用于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漏磁场,具体涉及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
技术介绍
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磁刺激″;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出现,并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它主要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目的,高频(>1Hz)主要是兴奋的作用,低频(≤1Hz)则是抑制的作用,因其无痛、非创伤的物理特性,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经颅磁刺激器主要由高压脉冲电源发生器、刺激线圈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刺激线圈作为经颅磁刺激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决定了其输出的脉冲磁场特性,也决定了其在大脑神经区域产生的感应电场特性;现有的经颅磁刺激设备以平面圆形线圈和平面8字型线圈为主,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漏磁,导致漏磁较多,对其他的设备会产生较大的磁场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经颅磁刺激器的刺激线圈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漏磁,导致磁通量密度小,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该刺激线圈由多个线圈构成,线圈产生的磁场,形成环形回路,减少漏磁场,可以有效减少对其他设备的磁场干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所述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单独的线圈构成,多个所述线圈之间为串联关系,且各个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配合形成环形回路。本技术方案的制作及使用原理如下:根据人体头颅形状建立头模型,贴合头模型建立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半球体状的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利用头球模型和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模拟实际经颅磁刺激线圈在实际头球内部的感应电场分布,获得靶区感应电场强度与头皮表面感应电场强度,然后调节线圈模型中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使靶区感应电场强度大于患者阈值,头皮表面感应电场强度小于患者耐受值。在使用时,多个线圈产生的磁场,形成环形回路,减少漏磁场,可以有效减少对其他设备的磁场干扰。与传统的磁刺激线圈相比,本申请中的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线圈串联形成,多个线圈产生的磁场,形成环形回路,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漏磁场,有效减少了对其他设备的磁场干扰。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的个数为5个。本申请将线圈的个数设置为5个,即可有效降低漏磁场。更进一步的,中间3个所述线圈包括扁椭圆形结构和圆形结构。本申请将5个线圈的中间3个线圈设置为扁椭圆形结构,即可在达到相同的磁通量的同时缩小线圈的尺寸,设置为圆形结构也能达到减少漏磁场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柔性导线。本申请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柔性导线,可以使所述线圈与人体头球充分贴合,可在物理上最大程度缩小无效衰减距离,大脑刺激深度更深。进一步的,所述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还包括导线固定件、温度检测单元、头皮隔离层和外壳。本申请考虑到经颅磁刺激线圈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采用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对线圈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避免温度过高对患者的头皮造成烫伤的情况,同时头皮隔离层也进一步实现了对患者头皮的保护。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中的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线圈串联形成,多个线圈产生的磁场,形成环形回路,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漏磁场,有效减少了对其他设备的磁场干扰;(2)本申请将5个线圈的中间3个线圈设置为扁椭圆形结构,即可在达到相同的磁通量的同时缩小线圈的尺寸,设置为圆形结构也能达到减少漏磁场的效果;(3)本申请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柔性导线,可以使所述线圈与人体头球充分贴合,可在物理上最大程度缩小无效衰减距离,大脑刺激深度更深;(4)本申请考虑到经颅磁刺激线圈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采用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对线圈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避免温度过高对患者的头皮造成烫伤的情况,同时头皮隔离层也进一步实现了对患者头皮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附图标记:1-线圈,2-头模型。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2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单独的线圈1构成,多个线圈1之间为串联关系,且各个线圈1产生的磁场相互配合形成环形回路。本技术方案的制作及使用原理如下:根据人体头颅形状建立头模型2,贴合头模型建立由多个线圈1构成的半球体状的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利用头模型2和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模拟实际经颅磁刺激线圈在实际头球内部的感应电场分布,获得靶区感应电场强度与头皮表面感应电场强度,然后调节线圈模型中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使靶区感应电场强度大于患者阈值,头皮表面感应电场强度小于患者耐受值;在使用时,多个线圈1产生的磁场,形成环形回路,减少漏磁场,可以有效减少对其他设备的磁场干扰。与传统的磁刺激线圈相比,本申请中的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线圈1串联形成,多个线圈1产生的磁场,形成环形回路,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漏磁场,有效减少了对其他设备的磁场干扰。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线圈1的个数为5个。本申请将线圈1的个数设置为5个,即可有效降低漏磁场。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中间3个线圈1包括扁椭圆形结构和圆形结构。本申请将5个线圈1的中间3个线圈1设置为扁椭圆形结构,即可在达到相同的磁通量的同时缩小线圈的尺寸,设置为圆形结构也能达到减少漏磁场的效果。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线圈1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柔性导线。本申请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柔性导线,可以使线圈1与人体头球充分贴合,可在物理上最大程度缩小无效衰减距离,大脑刺激深度更深。实施例5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2,该实施例的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还包括导线固定件、温度检测单元、头皮隔离层和外壳。本申请考虑到经颅磁刺激线圈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采用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对线圈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避免温度过高对患者的头皮造成烫伤的情况,同时头皮隔离层也进一步实现了对患者头皮的保护。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单独的线圈(1)构成,多个所述线圈(1)之间为串联关系,且各个所述线圈(1)产生的磁场相互配合形成环形回路;所述线圈(1)的个数为5个;中间3个所述线圈(1)包括扁椭圆形结构和圆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杂散场磁刺激线圈由多个单独的线圈(1)构成,多个所述线圈(1)之间为串联关系,且各个所述线圈(1)产生的磁场相互配合形成环形回路;所述线圈(1)的个数为5个;中间3个所述线圈(1)包括扁椭圆形结构和圆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王春忠唐建朝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斯郑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