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吉明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1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其包括有导气管,导气管上设有给氧接头、固定气囊、注气管和注气接头,导气管的上端口与给氧接头可拆卸连接;给氧接头内设有一由网片围成的空腔,空腔内装有若干电气石;固定气囊固定环绕在导气管下端的外侧壁上;注气管设于导气管的管壁上,注气管的一端位于导气管的外部并与注气接头连接,其另一端与固定气囊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气管导管的除菌效果,以及增加了患者对氧气的吸收量和对二氧化碳的排出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导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传统的气管导管,在使用其治疗需要同时给氧时,是将一根输送氧气的给氧管放入导管内,外面用胶带粘住,这种对气管导管进行临时改造的做法,存在着如下的缺点:1)当病人咳嗽时氧气导管容易滑出来;2)放入气管导管内的氧气管壁粘连有痰液,需要将其拿出来做其它治疗时,容易引起污染,及交叉感染;3)不能使患者的气管达到充分湿化;4)不方便给药;5)影响美观,胶带要按时更换才能保证清洁。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对于一些需要将气管充分湿化的患者来说: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上述方法需要人工定时去完成,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富含负氧离子的气管导管,该技术提升了气管导管的除菌效果,以及增加了患者对氧气的吸收量和对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管导管,包括有导气管,所述的导气管上设有给氧接头、固定气囊、注气管和注气接头,所述导气管的上端口与给氧接头连接;所述给氧接头内设有一由网片围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若干电气石;所述固定气囊固定环绕在导气管下端的外侧壁上;所述注气管设于导气管的管壁上,所述注气管的一端位于导气管的外部并与注气接头连接,其另一端与固定气囊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的上端口通过电气石过滤器与给氧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给氧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外界氧气。进一步地,所述电气石过滤器均与导气管和给氧接头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的上端口与给氧接头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注气接头连接一调节阀,并通过所述调节阀与空气瓶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湿润管和给药管,所述湿润管和给药管均设于导气管的管壁上,所述湿润管的一端位于导气管的外部并连接注水接头,另一端延伸至导气管的下端口并通过所述下端口与导气管的外部连通;所述注水接头用于连接外界输液管,并通过所述外界输液管连接湿化液;所述给药管的一端位于导气管的外部并连接给药接头,另一端延伸至导气管的下端口并通过所述下端口与导气管的外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靠近其下端口的一端开设有吸痰孔,所述吸痰孔连接一吸痰管,所述吸痰管设于导气管的管壁上,其一端与吸痰孔连接,另一端位于导气管的外部并与吸痰管接头连接,所述吸痰管接头用于连接外界负压吸引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对给氧管、给养接头、注气管和固定气囊的设置,旨在解决了固定气囊随意摆动而造成患者的气管堵塞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固定气囊,避免因气囊掉落致使患者的吸氧受阻。另外,本技术还使用了电气石,所述电气石能产生负离子,负离子又称为空气的维他命,具有调节人体离子平衡作用,能使身心放松,活化细胞,提高自然治愈率等作用,并能抑制身体的氧化或老化,此外,负离子也具有除臭和除菌的功效;本技术在给氧接头处设有电气石,进一步地提升了气管导管的除菌效果,以及增加了患者对氧气的吸收量和对二氧化碳的排出量。2、本技术通过对湿润管、给药管的设置,旨在解决了气管导管没有湿润功能的问题,以及医护人员给患者放药难的问题,现只需通过本技术的湿润管给患者的气管提供湿化水,即能增加患者气管的湿度;本技术的所述注水接头连接外界输液管,可以通过对外界输液管的调节,使得湿化液有序的滴入湿润管中,有效促进湿润管的持续湿润;通过给药管即能将药物准确输送至患者的气管中,不需将导气管拔出即可实现给药;另外,本技术还设有吸痰管,因此,在使用本技术时能直接进行吸痰,不需要将导气管拔出后再进行吸痰,能够避免导气管受到二次感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图中:1、导气管;2、给氧接头;21、电气石;22、电气石过滤器;3、注气管;31、固定气囊;32、注气接头;33、调节阀;34、空气瓶;4、湿润管;41、注水接头;42、外界输液管;43、湿化液;5、给药管;51、给药接头;6、吸痰孔;7、吸痰管;71、吸痰管接头。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中,一种气管导管,包括有一导气管1,所述的导气管1上设有一给氧接头2、一注气管3和一固定气囊31,所述的导气管1的上端口与给氧接头2连接,具体为可拆卸连接;外界氧气通过所述给氧接头2进入到导气管1中。所述给氧接头2内设有一由网片围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若干的电气石21,外界氧气进入给氧接头2后,电气石21所产生的负氧离子随氧气进入到导气管1中,能够促进患者对氧气的吸收和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给氧接头2内无网片及电气石21,所述导气管1的上端口则通过电气石过滤器22与给氧接头2连接,给氧接头2远离导气管1的一端连接外界氧气。具体的,所述电气石过滤器22均与导气管1和给氧接头21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对电气石过滤器22的拆卸。所述固定气囊31固定环绕在导气管1下端的外侧壁上;所述注气管3设于导气管1的管壁上,具体为内侧壁上,所述注气管3的一端位于导气管1的外部并与注气接头32连接,其另一端与固定气囊31连通。外界气体通过注气管3进入到固定气囊31中,使得固定气囊31膨胀,保护导气管1不受弯折,另外,固定气囊31的膨胀可以起到封闭气道的作用,同时可以预防口咽分泌物进入肺部,防止误吸,从而减少肺部感染。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所述注气接头32连接一调节阀33,并通过所述调节阀33与空气瓶34连接。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阀33,能够控制空气瓶34中的空气进入固定气囊31的量,以控制固定气囊31内的压力大小,避免对患者气管组织产生危害。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气管导管还包括一湿润管4,所述湿润管4设于导气管1的管壁上,具体为内侧壁上,其一端位于导气管1的外部并连接注水接头41;其另一端延伸至导气管1的下端口并通过所述下端口与导气管1的外部连通;所述注水接头41用于连接外界输液管42,并通过所述外界输液管42连接湿化液43。所述湿化液43能通过外界输液管42和注水管4进入到患者气管中,所述外界输液管42能够限定湿化液43的滴量,能对患者的气管保持持续的湿化,避免因患者气管的干燥引起病症。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导管还包括一给药管5,所述给药管5设于导气管1的管壁上,具体为内侧壁上,其一端位于导气管1的外部并连接给药接头51,另一端延伸至导气管1的下端口并通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导管,包括有导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上设有给氧接头、固定气囊、注气管和注气接头,所述导气管的上端口与给氧接头连接;所述给氧接头内设有一由网片围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若干电气石;所述固定气囊固定环绕在导气管下端的外侧壁上;所述注气管设于导气管的管壁上,所述注气管的一端位于导气管的外部并与注气接头连接,其另一端与固定气囊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导管,包括有导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上设有给氧接头、固定气囊、注气管和注气接头,所述导气管的上端口与给氧接头连接;所述给氧接头内设有一由网片围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若干电气石;所述固定气囊固定环绕在导气管下端的外侧壁上;所述注气管设于导气管的管壁上,所述注气管的一端位于导气管的外部并与注气接头连接,其另一端与固定气囊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上端口通过电气石过滤器与给氧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给氧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外界氧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石过滤器均与导气管和给氧接头为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上端口与给氧接头为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吉明
申请(专利权)人:汪吉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