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80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旋转卸针机构和开关控制盒;所述机架包括内衬,且沿着内衬内壁的圆周方向设有多组旋转卸针机构;每组旋转卸针机构均包括电机、旋转件和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内衬的内壁上,且气缸的活塞杆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旋转件,所述电机和气缸分别与开关控制盒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使用安全,不会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刺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卸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对于糖尿病患者往往是通过胰岛素注射器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随着糖尿病教育的广泛开展,居家胰岛素注射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由此而产生如何处置胰岛素针头的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患者、家属乃至社会人群针刺伤的发生,诱发感染,促进疾病的传播,严重影响了受伤者的身心健康。针头外帽回套法是目前家庭甚至临床普遍使用的一种取针方法,此方法取材方便、简单易行,但由于针头较小导致手握力不大,一旦针头拧得过紧,用力拧动时外帽与针头间就会滑动错位不易拧下,甚至外帽滑脱或针尖刺穿外帽发生针刺伤。一方面,糖尿病患者长期糖、蛋白质代谢紊乱,皮肤抵抗力下降;全身营养状况及组织修复能力差,加之皮肤组织含糖量高,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诱发皮肤感染,一旦发生针刺伤,易诱发感染,加重病情。另一方面,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病菌、病毒及化学药剂,是病原微生物富集和传播的媒介,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极大危害的废弃物,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废物。因此,使用过的胰岛素针头应置于防刺破、防渗漏的特制容器内统一处置,防止职业暴露。2011版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规定:待针头拔出后应立即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将针头或注射器放入专用废弃容器内再丢弃,如果没有专用废弃容器,可以用加盖的硬壳容器等不会被针头刺穿的容器替代。临床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分离胰岛素笔针头时,因针头短而细,在分离时极易发生针刺伤,内分泌科专科护士每天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次数较非内分泌科护士操作频繁,更易造成针刺伤。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便于对胰岛素的自动卸针装置,防止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刺伤,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使用安全,不会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刺伤的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旋转卸针机构和开关控制盒;所述机架包括内衬,且沿着内衬内壁的圆周方向设有多组旋转卸针机构;每组旋转卸针机构均包括电机、旋转件和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内衬的内壁上,且气缸的活塞杆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旋转件,所述电机和气缸分别与开关控制盒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的底部且位于旋转卸针机构的下方设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设有可视窗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衬的底部且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气缸的下方,每组旋转卸针机构还均包括导向块,每个电机的底部均设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与内衬底部相应的导轨滑动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件为带有滚花的滚轮或者是外齿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的外壁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开关控制盒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还包括基座和外机壳,所述外机壳安装在基座上,且外机壳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外机壳的盖板的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内衬设在外机壳的内部,所述回收箱设在基座的内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衬为环形内衬,且沿着内衬内壁的圆周方向设有3组均匀布置的旋转卸针机构,所述内衬的底部且沿其圆周方向设有3个导轨。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后,由于本技术包括机架、旋转卸针机构和开关控制盒;所述机架包括内衬,且沿着内衬内壁的圆周方向设有多组旋转卸针机构;每组旋转卸针机构均包括电机、旋转件和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内衬的内壁上,且气缸的活塞杆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旋转件,所述电机和气缸分别与开关控制盒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使用时,将胰岛素注射器的针帽伸入到内衬的中心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电机和旋转件向中心推进,使得旋转件锁紧针帽,然后电机驱动旋转件旋转,使得针帽从胰岛素注射器杆身的安装部脱落,然后电机停止驱动旋转件转动,气缸的活塞杆退回初始位置,完成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目的;这样,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不会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刺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机架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3、4、5、6所示,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包括机架1、旋转卸针机构5和开关控制盒8;所述机架1包括内衬3,且沿着内衬3内壁的圆周方向设有多组旋转卸针机构5;每组旋转卸针机构5均包括电机5-1、旋转件5-2和气缸5-4,所述气缸5-4固定在内衬3的内壁上,且气缸5-4的活塞杆与电机5-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上装有旋转件5-2,所述开关控制盒8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电机5-1和气缸5-4分别与开关控制盒8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如图1、3、5、6所示,为了便于回收胰岛素注射器的针帽和注射针,所述机架1的底部且位于旋转卸针机构5的下方设有回收箱9,所述回收箱9设有可视窗口9-1。使用时,可通过可视窗口9-1观察回收箱9回收针帽和注射针的数量,以便及时清理。如图3、5、6所示,为了确保电机5-1在气缸5-4作用下推进的稳定性,所述内衬3的底部且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轨4,所述导轨4位于气缸5-4的下方,每组旋转卸针机构5还均包括导向块5-3,每个电机5-1的底部均设有导向块5-3,且导向块5-3与内衬3底部相应的导轨4滑动配合。使用时,在气缸5-4的作用下,所述电机5-1在导向块5-3的作用下,沿着导轨4滑动。为了使得旋转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使针帽脱离胰岛素注射器杆身的安装部,本技术所述旋转件5-2为带有滚花的滚轮或者是外齿轮。如图2、3、5、6所示,为了使得本技术结构更加智能化,所述电机5-1的外壁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6,所述红外线传感器6与开关控制盒8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当红外线传感器6检测到胰岛素注射器的针帽进入到内衬3中时,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至开关控制盒8处理,并且由开关控制盒8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气缸5-4的活塞杆锁紧针帽,再由电机5-1驱动旋转件5-2旋转,使得针帽从胰岛素注射器杆身的安装部脱落,并落入到回收箱9内。本技术所述开关控制盒8包括电源,以及与电源电连接的控制开关和微处理器,所述电机5-1、气缸5-4和红外线传感器6分别与微处理器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为单片机。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本技术结构更加紧凑,所述机架1还包括基座1-1和外机壳2,所述外机壳2安装在基座1-1上,且外机壳2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外机壳2的盖板的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内衬3设在外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转卸针机构(5)和开关控制盒(8);/n所述机架(1)包括内衬(3),且沿着内衬(3)内壁的圆周方向设有多组旋转卸针机构(5);/n每组旋转卸针机构(5)均包括电机(5-1)、旋转件(5-2)和气缸(5-4),所述气缸(5-4)固定在内衬(3)的内壁上,且气缸(5-4)的活塞杆与电机(5-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上装有旋转件(5-2),所述电机(5-1)和气缸(5-4)分别与开关控制盒(8)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n所述机架(1)的底部且位于旋转卸针机构(5)的下方设有回收箱(9),所述回收箱(9)设有可视窗口(9-1);所述电机(5-1)的外壁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6),所述红外线传感器(6)与开关控制盒(8)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转卸针机构(5)和开关控制盒(8);
所述机架(1)包括内衬(3),且沿着内衬(3)内壁的圆周方向设有多组旋转卸针机构(5);
每组旋转卸针机构(5)均包括电机(5-1)、旋转件(5-2)和气缸(5-4),所述气缸(5-4)固定在内衬(3)的内壁上,且气缸(5-4)的活塞杆与电机(5-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上装有旋转件(5-2),所述电机(5-1)和气缸(5-4)分别与开关控制盒(8)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所述机架(1)的底部且位于旋转卸针机构(5)的下方设有回收箱(9),所述回收箱(9)设有可视窗口(9-1);所述电机(5-1)的外壁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6),所述红外线传感器(6)与开关控制盒(8)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注射器的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3)的底部且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轨(4),所述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茜徐宇红潘岁月景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