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消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76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消毒灯具,一种便携式消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照射的灯体和用于握持的主体,所述灯体与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灯体具有容纳紫外灯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主体具有安装控制板组件的第二容纳腔,其中,导线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与紫外灯组件电连接,且另一端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消毒灯造型美观,结构小巧、紧凑,使用方便,易于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消毒灯
本技术涉及家用消毒灯具,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消毒灯。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有意或者无意中都会接触到细菌、病毒,比如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冠状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这些细菌、病毒可能随着我们的饮食,不卫生的生活习惯等,会进入到人体,从而有可能引发人体生病,特别是抵抗力低的老年人、小孩,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因此,人们的生活中往往会备有通过紫外光线来杀菌、消毒的紫外消毒灯。通过紫外消毒灯对食物及物体的表面进行照射,能起到有效的杀灭细菌、病毒的作用。但现有的紫外消毒灯要么较大、较长,或者较胖,用户在使用和收纳时都存在很大的不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消毒灯,该消毒灯造型美观,结构小巧、紧凑,使用方便,易于收纳和携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消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照射的灯体和用于握持的主体,所述灯体与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灯体具有容纳紫外灯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主体具有安装控制板组件的第二容纳腔,其中,导线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与紫外灯组件电连接,且另一端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与上壳体组装成一体的下壳体,所述第二容纳腔由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围形成。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或者下壳体上设置有螺钉柱,所述控制板组件通过螺钉固定于螺钉柱上;或者,所述控制板组件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壳体或者下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以对控制板组件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还安装有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的充电电池,所述主体的周壁上设置有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与充电电池电连接;或者,所述主体的周壁上设置有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控制板组件位于开关按键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按键为一体成型于主体上的感应触摸部,且感应触摸部正下方的控制板组件上安装有触摸弹簧,且触摸弹簧的顶部抵紧于感应触摸部的内表面;或者,所述开关按键为机械按键,所述机械按键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灯体与主体通过转轴结构连接,其中,灯体相对主体可转动至折叠及展开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结构上设置有将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连通通道,其中,所述导线穿过连通通道将紫外灯组件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设置于朝向灯体一侧,且灯体折叠于主体上时,所述开关按键隐藏于灯体与主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结构包括设置于主体上的轴孔和设置于灯体上的销轴,所述销轴卡装于轴孔内,以将灯体安装于主体上,其中,所述控制板组件位于销轴的下方,且控制板组件上设置有避让销轴的避让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灯体与主体的一端连接,用户仅需要手握持主体,并将灯体对准物体,即可以利用紫外光线进行照射杀菌和消毒。用户使用非常的方便、便捷。与此同时,控制板组件安装于主体的第二容纳腔内,且紫外灯组件安装于灯体的第一容纳腔内,紫外灯组件与控制板组件安装于不同的腔体内,电器元件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不会发生电器部件之间出现干涉的现象。并且,当消毒灯发生故障或者维护时,也可以分别单独针对有问题的电器部件进行更换或维修。另外,本技术的消毒灯结构小巧,非常便于随身携带和收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消毒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消毒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消毒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消毒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安装有紫外灯组件11的灯体1和用于握持的主体2,所述灯体1与主体2通过转轴结构3连接,所述灯体1沿转轴结构3转动以相对主体2折叠和展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结构3包括轴孔30和插入轴孔30内的销轴31,其中,所述主体2上设置有轴孔30,而销轴31设置于灯体1上,并且,轴孔30与销轴31是位于灯体1与主体2的相对一面。本实施例中,轴孔30为贯穿孔,且销轴31为沿轴孔31中心周向布置的三块凸板,其中,相邻凸板之间设置有豁口310,并且,凸板的末端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卡勾311,凸板插入轴孔30内时,卡勾311正好卡装于轴孔30的内端边缘。与此同时,本实施例中,灯体1与主体2之间还设置有可以限制转动的止转结构。该止转结构包括弧形滑槽32和插入弧形滑槽32内的凸块33,其中,弧形滑槽32设置于轴孔30中,且凸块33设置于凸板的外壁上。灯体1相对主体2转动时,凸块33位于弧形滑槽32内滑动,当凸块33滑动至弧形滑槽32的边缘时,凸块33无法继续滑动,从而实现灯体1与主体2之间的止转。在本实施例中,灯体1内具有第一容纳腔10,其中,紫外灯组件11安装于第一容纳腔10内,并且,灯体1上与主体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紫外光线可穿过的透光结构。与此同时,所述主体2内具有第二容纳腔20,且第二容纳腔20内安装有控制板组件21,其中,销轴31上设置有将第一容纳腔10与第二容纳腔20连通的连通通道312,其中,导线4穿过连通通道312一端位于第一容纳腔10内与紫外灯组件11电连接,而另一端位于第二容纳腔20内与控制板组件21电连接。并且,本实施例中,主体2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键22,该开关按键22为一体成型于主体上的感应触摸部,位于第二容纳腔20内的控制板组件21上设置有触摸弹簧211,并且,触摸弹簧211位于感应触摸部的正下方,且触摸弹簧211的顶部抵紧于感应触摸部内表面,用户通过触摸开关按键22可以触发触摸弹簧211感应电流,从而控制板组件21控制紫外灯组件11电连通。相应,当用户再次触发开关按键22,控制板组件21控制紫外灯组件11关闭。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主体2包括上壳体25和与上壳体25组装成一体的下壳体26,所述第二容纳腔20由上壳体25与下壳体26合围形成,其中,下壳体26上设置有螺钉柱261,控制板组件21通过螺钉(图中未画出)固定于螺钉柱261上,并且,控制板组件21上还设置有定位孔212,上壳体25上设置有定位销251,所述定位销251插入定位孔212内以对控制板组件21进行定位。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腔20内还安装有与控制板组件21电连接的充电电池27,所述主体2的周壁上设置有充电插座28,所述充电插座28与充电电池27电连接。可实现本实施例的消毒灯无需市电供电使用,更易于随身携带。并且,当充电电池27电量使用完毕后,通过充电插座28可以对充电电池27进行充电。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插座28为UBS充电座。对于本实施例来说,由于装有紫外灯组件的灯体与用于握持的主体是通过转轴结构连接的,灯体相对主体可围绕转轴结构转动,从而实现灯体的折叠和展开。因此,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将灯体相对主体展开,使用非常便捷。并且,当用户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消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照射的灯体和用于握持的主体,所述灯体与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灯体具有容纳紫外灯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主体具有安装控制板组件的第二容纳腔,其中,导线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与紫外灯组件电连接,且另一端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消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照射的灯体和用于握持的主体,所述灯体与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灯体具有容纳紫外灯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主体具有安装控制板组件的第二容纳腔,其中,导线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与紫外灯组件电连接,且另一端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消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与上壳体组装成一体的下壳体,所述第二容纳腔由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围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式消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或者下壳体上设置有螺钉柱,所述控制板组件通过螺钉固定于螺钉柱上;
或者,所述控制板组件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壳体或者下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以对控制板组件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消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还安装有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的充电电池,所述主体的周壁上设置有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与充电电池电连接;
或者,所述主体的周壁上设置有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消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领尚智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