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瑞珍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71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属于妇产科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海绵软垫,所述底座的一侧壁上固接有铰接座,且铰接座的两侧均嵌设固接有轴承a,且两个轴承a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轴靠近两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上固接有背靠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铰接座一侧壁上固接的调节盒内;通过背靠板的作用,女性侧卧在海绵软垫上后,背部可倚靠在背靠板上,从而对其背部形成支撑效果,分担侧卧对整个手臂的压力,避免将手臂压麻等,可实现任意角度的支撑,提高哺乳工作的便捷性,利用调节组件的作用,调节枕头的高度,以达到更好的舒适度,可调性高,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
本技术属于妇产科
,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
技术介绍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婴儿在出生后需要进行哺乳工作,抱着婴儿进行哺乳工作耗力,一般采用侧卧的姿势进行哺乳工作,但在侧卧时,背部缺乏一定的支撑,导致哺乳工作过程中女性需要一直保持侧卧状态,整个上身的压力全部集中在手臂上,容易造成手麻等,且同时侧卧时由于枕头的高度不能调节,从而不能根据使用舒适度进行调节,具备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海绵软垫(2),所述底座(1)的一侧壁上固接有铰接座(3),且铰接座(3)的两侧均嵌设固接有轴承a(4),且两个轴承a(4)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轴(5)靠近两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转动轴(5)的外侧壁上固接有背靠板(6),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延伸至铰接座(3)一侧壁上固接的调节盒(7)内,所述转动轴(5)处于调节盒(7)内部的一端上固接有蜗轮(8),且蜗轮(8)与蜗杆轴(9)相啮合,所述蜗杆轴(9)转动连接在调节盒(7)内,且蜗杆轴(9)贯穿调节盒(7)至调节盒(7)外部的一端上固接有转柄a(10),所述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海绵软垫(2),所述底座(1)的一侧壁上固接有铰接座(3),且铰接座(3)的两侧均嵌设固接有轴承a(4),且两个轴承a(4)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轴(5)靠近两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转动轴(5)的外侧壁上固接有背靠板(6),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延伸至铰接座(3)一侧壁上固接的调节盒(7)内,所述转动轴(5)处于调节盒(7)内部的一端上固接有蜗轮(8),且蜗轮(8)与蜗杆轴(9)相啮合,所述蜗杆轴(9)转动连接在调节盒(7)内,且蜗杆轴(9)贯穿调节盒(7)至调节盒(7)外部的一端上固接有转柄a(10),所述底座(1)的一侧壁上抽拉连接有拉出板(11),且拉出板(11)远离底座(1)的一侧壁上固接有固定座(13),且固定座(13)内固设有调节组件(14),所述调节组件(14)上固接有调节板(15),且调节板(15)上固接有枕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哺乳侧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粘接固定有防滑垫(20),且防滑垫(20)的下表面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珍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