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简林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68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包括防护壳、伺服电机、滚动按摩件、电加热纺布、防烫垫和束带,所述防护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防护壳俯视为弦月型结构设置,所述滚动按摩件设于防护壳内,所述伺服电机设于防护壳上壁,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滚动按摩件连接设置,所述电加热纺布设于防护壳侧壁开口端,所述电加热纺布两端设于防护壳开口处两端上,所述防烫垫可拆卸设于防护壳开口端且设于电加热纺布外侧,所述束带两端设于防护壳开口端两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电加热纺布加热加快药力释放,并通过滚动按摩加快药效吸收且便于更换药物的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施
,具体是指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
技术介绍
目前妇科痛经多数采用中医治疗,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温敷,将药物通过加热直接贴敷在下腹,患者为了节省去医院做热敷的时间,常常购买治疗盒在家进行热敷。一方面,现有的治疗盒装入的药物燃烧不充分,药效不能充分发挥,而且经常热敷会使患者皮肤受到伤害;另一方面,现有的治疗盒在药材燃烧完后,不容易更换药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电加热纺布加热加快药力释放,并通过滚动按摩加快药效吸收且便于更换药物的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包括防护壳、伺服电机、滚动按摩件、电加热纺布、防烫垫和束带,所述防护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防护壳俯视为弦月型结构设置,可贴合女性腹部放置,提高舒适度,所述滚动按摩件设于防护壳内,所述伺服电机设于防护壳上壁,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滚动按摩件连接设置,伺服电机驱动滚动按摩件转动,对女性腹部进行持续按压式按摩,有利于加快药物吸收,所述电加热纺布设于防护壳侧壁开口端,所述电加热纺布两端设于防护壳开口处两端上,可对药物进行加热,所述防烫垫可拆卸设于防护壳开口端且设于电加热纺布外侧,起到防烫的作用,所述防烫垫与电加热纺布之间形成一痛经贴粘槽,可将痛经贴放置于痛经贴粘槽内而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不用敷药后清洗,将痛经贴用胶条固定于痛经贴粘槽内,电加热无纺布对痛经贴进行加热,加快药物释放,伺服电机驱动滚动按摩件对女性腹部往复持续按压式按摩,加快对药效的吸收,所述束带两端设于防护壳开口端两侧壁上,可将痛经治疗盒固定于女性腰腹上。进一步地,所述滚动按摩件包括按摩件旋转支架、定齿轮、动齿轮和随动齿轮,所述定齿轮设于防护壳内底壁上且轮齿朝上设置,所述按摩件旋转支架设于定齿轮上,所述按摩件旋转支架包括竖轴和横轴,所述竖轴可旋转设于定齿轮上,所述横轴垂直于竖轴设置,所述横轴沿竖轴中心轴线等角度设有多组,所述动齿轮设于竖轴顶端且轮齿朝下设置,所述随动齿轮可旋转设于横轴端部,所述随动齿轮与定齿轮和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随动齿轮外侧端部设有弧形凸块,伺服电机转动带动竖轴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因主动齿轮与随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转动驱使随动齿轮沿定齿轮轮齿轨迹滚动,随动齿轮滚动过程中,其端部设置的弧形凸块可对女性腹部进行按压,随着多组随动齿轮滚动经过正对女性腹部的区域,可对女性腹部连续按压式按摩,有助于加快药效吸收。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上设有控制按键和电线插口,所述控制按键设于防护壳顶壁上且靠近伺服电机设置,用于控制电加热纺布和伺服电机工作,所述电线插口设于防护壳侧壁上且靠下部设置,用于给治疗盒供电。进一步地,所述防烫垫为网布式结构设计,有助于热力和药力渗透。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电加热纺布可对痛经贴加热,即可对女性腹部热敷同时加快药物释放,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驱使随动齿轮滚动,对女性腹部进行按压式按摩,有利于对药效的吸收,同时电加热纺布自身的柔性设计,可使热敷与按摩有机结合,强化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按摩件旋转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滚动按摩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防护壳,2、伺服电机,3、滚动按摩件,4、电加热纺布,5、防烫垫,6、束带,7、痛经贴粘槽,8、按摩件旋转支架,9、定齿轮,10、动齿轮,11、随动齿轮,12、竖轴,13、横轴,14、弧形凸块,15、控制按键,16、电线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述,本技术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包括防护壳1、伺服电机2、滚动按摩件3、电加热纺布4、防烫垫5和束带6,所述防护壳1为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防护壳1俯视为弦月型结构设置,所述滚动按摩件3设于防护壳1内,所述伺服电机2设于防护壳1上壁,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端与滚动按摩件3连接设置,所述电加热纺布4设于防护壳1侧壁开口端,所述电加热纺布4两端设于防护壳1开口处两端上,所述防烫垫5可拆卸设于防护壳1开口端且设于电加热纺布4外侧,所述防烫垫5与电加热纺布4之间形成一痛经贴粘槽7,所述束带6两端设于防护壳1开口端两侧壁上。所述滚动按摩件3包括按摩件旋转支架8、定齿轮9、动齿轮10和随动齿轮11,所述定齿轮9设于防护壳1内底壁上且轮齿朝上设置,所述按摩件旋转支架8设于定齿轮9上,所述按摩件旋转支架8包括竖轴12和横轴13,所述竖轴12可旋转设于定齿轮9上,所述横轴13垂直于竖轴12设置,所述横轴13沿竖轴12中心轴线等角度设有多组,所述动齿轮10设于竖轴12顶端且轮齿朝下设置,所述随动齿轮11可旋转设于横轴13端部,所述随动齿轮11与定齿轮9和动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随动齿轮11外侧端部设有弧形凸块14。所述防护壳1上设有控制按键15和电线插口16,所述控制按键15设于防护壳1顶壁上且靠近伺服电机2设置,所述电线插口16设于防护壳1侧壁上且靠下部设置。所述防烫垫5为网布式结构设计。具体使用时,将痛经贴放置于痛经贴粘槽7内,将附有药物的一侧朝向束带6放置,用胶条将痛经贴粘附在痛经贴粘槽7中,通过防护壳1固定于腹部,通过控制按键15驱动电加热纺布4加热,同时驱动伺服电机2转动,电加热无纺布对痛经贴进行加热,加快药物释放,伺服电机2转动带动竖轴12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10转动驱,使随动齿轮11沿定齿轮9轮齿轨迹滚动,随动齿轮11滚动过程中,其端部设置的弧形凸块14可对女性腹部进行按压,随着多组随动齿轮11滚动经过正对女性腹部的区域,可对女性腹部连续按压式按摩,加快药效吸收,使用结束后,通过控制按键15控制电加热纺布4停止加热,并停止伺服电机2转动,取出使用过的痛经贴,将痛经治疗盒收纳即可。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伺服电机、滚动按摩件、电加热纺布、防烫垫和束带,所述防护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防护壳俯视为弦月型结构设置,所述滚动按摩件设于防护壳内,所述伺服电机设于防护壳上壁,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滚动按摩件连接设置,所述电加热纺布设于防护壳侧壁开口端,所述电加热纺布两端设于防护壳开口处两端上,所述防烫垫可拆卸设于防护壳开口端且设于电加热纺布外侧,所述防烫垫与电加热纺布之间形成一痛经贴粘槽,所述束带两端设于防护壳开口端两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伺服电机、滚动按摩件、电加热纺布、防烫垫和束带,所述防护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防护壳俯视为弦月型结构设置,所述滚动按摩件设于防护壳内,所述伺服电机设于防护壳上壁,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滚动按摩件连接设置,所述电加热纺布设于防护壳侧壁开口端,所述电加热纺布两端设于防护壳开口处两端上,所述防烫垫可拆卸设于防护壳开口端且设于电加热纺布外侧,所述防烫垫与电加热纺布之间形成一痛经贴粘槽,所述束带两端设于防护壳开口端两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妇科痛经治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按摩件包括按摩件旋转支架、定齿轮、动齿轮和随动齿轮,所述定齿轮设于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简林
申请(专利权)人:罗简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