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取石球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63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胆管取石球囊的球囊形状和整体结构,公开了一种胆管取石球囊,它包括连接在导管外的球囊,导管内分别设有导丝腔和沿导管延伸至与球囊相通的球囊扩张通道,导管内设有出口设置在球囊靠近头端那一侧的第一冲水通道,所述膨胀后的球囊环导管外周处具有从尾端向头端凹陷的中心凹陷,所述导管上还设有出口设置在球囊靠近尾端那一侧的第二冲水通道。第二冲水通道的出口即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球囊上接近中心凹陷处并靠近导管的外壁,或设置在靠近球囊处的导管的外壁上,膨胀后的球囊为四周高中间凹的空心饼形。其能有效的保证取出石头时的通畅性,还能在取石头时放心的冲洗胆管壁,避免泥沙残留胆管带来的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胆管取石球囊
本技术涉及胆管取石球囊的球囊形状和整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用于门诊胆道取石手术的器械业内俗称为胆管取石球囊,例如商品名称为CRE的导丝导引球囊扩张导管。其结构组成包括导管、导丝、导丝锁和旋塞阀。导丝在导管内,方便利用导丝将导管及球囊导入体内的手术操作位置,导管向人体内伸入的一端称为头端,导管留在操作人员手上的一端称为尾端,在导管头端附近外壁上固定有可膨胀、收缩的球囊,该球囊采用径向可控膨胀技术,膨胀成型后大致呈圆柱形,在导管的尾端附近设有注水口,用于向头端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球囊位置。此种结构的取石球囊的缺点是膨胀后的球囊较柔软,容易变形,稍硬的,小的石头,容易因球囊变形而无法顺利拖拉出胆管外。另外,由于此种结构的取石球囊没有注水孔来注水冲刷胆管,导致很多泥沙被忽略,不能较彻底地完成取石手术。于2019年4月9日公布的公布号为CN11017952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胆道镜辅助球囊式胆道取石器”其包括外套管、内鞘管、气囊、充气接口、冲水接口、组合环和推送导丝,所述气囊设置于外套管前端管壁外;所述内鞘管为中空管道并置于外套管内腔。本胆道取石器能够在现有胆道镜的直视辅助下进入胆道,明确并越过结石所在位置到达结石远端,通过气囊的适度膨胀封闭结石头端胆道内腔,通过取石器前端四周侧孔进行冲水形成逆向水流,冲刷出细小结石;较大结石可通过缓慢后撤取石器,直至球囊和组合环逐渐靠近夹持住结石,从而取出结石。然而,该种取石器由于其冲水通道的四周侧孔设置在取石器的前端,其冲水水流会导致细小结石在冲水后聚积,导致石头越推越高,反而不利于细小结石的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胆管取石球囊更容易操作,且更好地清理胆道内的细小结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胆管取石球囊。它通过调整球囊充气后的形状及设计新的冲水通道,让取石手术可以更顺利地进行。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胆管取石球囊,包括连接在导管外的球囊,导管内分别设有导丝腔和沿导管延伸至与球囊相通的球囊扩张通道,导管内设有出口设置在球囊靠近头端那一侧的第一冲水通道,所述膨胀后的球囊环导管外周处具有从尾端向头端凹陷的中心凹陷,所述导管上还设有出口设置在球囊靠近尾端那一侧的第二冲水通道。所述第二冲水通道的出口即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球囊上接近中心凹陷处并靠近导管的外壁。或者,所述第二冲水通道的出口即第二出水口设置在靠近球囊处的导管的外壁上。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出水口有两个以上且相对于导管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所述膨胀后的球囊为四周高中间凹的空心饼形。所述膨胀后的球囊用于与胆管相接触部分的外周轮廓形状为椭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保证取出石头时的通畅性,还能在取石头时放心的冲洗胆管壁,避免泥沙残留胆管带来的不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胆管取石球囊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球囊膨胀后的形状示意图。图3是图2的P向视图。图4是另一种推荐的球囊膨胀后的形状示意图(视向:图2的P向)。图5是本技术胆管取石球囊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导管,2-导丝腔,3-球囊扩张通道,4-第一冲水通道,5-第二冲水通道,6-球囊,7-导丝,8-球囊气孔,9-第一出水口,10-第二出水口,11-充排气口,12-第一进水口,13-第二进水口,60-中心凹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的胆管取石球囊包括连接在导管1外的球囊6,导管1内分别设有导丝腔2和沿导管1延伸至与球囊6相通的球囊扩张通道3,导丝7穿入导丝腔2中,球囊扩张通道3的尾端为充排气口11,经由此通道,气体经球囊气孔8进、出球囊6而致球囊6膨胀或收缩,导管1内还分别设有通向球囊靠近头端那一侧的第一冲水通道4和通向球囊靠近尾端那一侧的第二冲水通道5,导丝腔2、球囊扩张通道3、第一冲水通道4和第二冲水通道5均相互隔离不互通,所述膨胀后的球囊6环导管外周处具有从尾端向头端凹陷的中心凹陷60。常规球囊膨胀后为球形或圆柱形,但本技术球囊膨胀后的形状为四周高中间凹的空心饼形,近似正常红细胞的形状,球囊的周边部分的张力稍大于球囊接近导管部分的张力,能保证尽量不变形,这样避免取较硬石头时,因球囊变形而导致球囊滑过石头,最后导致石头取出失败。必要时,通过第一冲水通道4向头端充入造影剂进行造影以确定球囊位置,通过第二冲水通道5向球囊靠近尾端那一侧冲水,以冲刷胆管壁,将胆管内的细小结石冲向十二指肠乳头方向并最终落入肠道而被排出体外。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如上述的本技术的胆管取石球囊,所述第二冲水通道5的尾端端口为第二进水口13,第二冲水通道5的头端端口为第二出水口10,第二出水口10位于导管1外,第二出水口10设置在球囊6的中心凹陷60的位置,且第二出水口10靠近导管1,膨胀后的球囊用于与胆管相接触部分的外周轮廓形状为圆形。实施例2:如图5、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胆管取石球囊,其不同于实施例2的是:所述第二冲水通道5的尾端端口为第二进水口13,第二冲水通道5的头端端口为第二出水口10,第二出水口10设置在导管1的外壁上,并且位于球囊6的尾端一侧且靠近球囊6,膨胀后的球囊用于与胆管相接触部分的外周轮廓形状为椭圆形。选择球囊6膨胀后此处形状为椭圆形,与实施例1为圆形的方案相比,优点在于球囊6更不易变形。以上两实施例的中心凹陷60处有一圈四个第二出水口10,球囊6膨胀至与胆管壁贴合后,就可以注水,四个第二出水口10相对于导管1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保持水流基本能冲刷到全部的胆管壁,注水时细小结石因有球囊6的阻碍,不会越过球囊6跑到胆管上方去,而会朝胆管下方十二指肠乳头方向走,也增加了球囊拖拽石头时的力度及顺应度。以上设计能有效的保证石头顺利取出,还能在取石时对胆管壁进行冲洗,取石较为彻底,可避免泥沙残留胆管带来的不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胆管取石球囊,包括连接在导管(1)外的球囊(6),导管(1)内分别设有导丝腔(2)和沿导管(1)延伸至与球囊(6)相通的球囊扩张通道(3),导管(1)内设有出口设置在球囊靠近头端那一侧的第一冲水通道(4),其特征是:所述膨胀后的球囊(6)环导管(1)外周处具有从尾端向头端凹陷的中心凹陷(60),所述导管(1)上还设有出口设置在球囊靠近尾端那一侧的第二冲水通道(5)。/n

【技术特征摘要】
1.胆管取石球囊,包括连接在导管(1)外的球囊(6),导管(1)内分别设有导丝腔(2)和沿导管(1)延伸至与球囊(6)相通的球囊扩张通道(3),导管(1)内设有出口设置在球囊靠近头端那一侧的第一冲水通道(4),其特征是:所述膨胀后的球囊(6)环导管(1)外周处具有从尾端向头端凹陷的中心凹陷(60),所述导管(1)上还设有出口设置在球囊靠近尾端那一侧的第二冲水通道(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管取石球囊,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冲水通道(5)的出口即第二出水口(10)设置在所述球囊(6)上接近中心凹陷(60)处并靠近导管(1)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