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肛肠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至少包括:本体以及内窥镜头,所述内窥镜头安装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上,所述内窥镜头与布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内窥镜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窥镜线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穿出,其中,所述本体的外周侧沿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至所述本体的第二端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给药装置、腔体分隔装置以及清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实现肛肠的检查,同时能够通过设置的分隔装置将给药过程与清洗过程分离,防止清洗后的污染药液对患处造成二次感染,提高肛肠科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肛肠镜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肛肠镜。
技术介绍
肛肠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和治疗肛门支撑疾病的重要器械,广泛用于医院的肛肠科以及体检中心,其作用是用于撑开肛门,并配合痔疮套扎器一起使用。普通的肛肠镜在使用时需要配合外部光源,对肛门内部进行照明,而且由于需要伸入肛门直肠进行检查,在润滑、清洗和防止感染方面需要很好的控制,达到既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又可以精确的检查,而且,普通的肛肠镜一般还存在体积较大,移动性不好,而且检查操作难度大和图像分辨率差的缺点。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多种用以解决在实现肛肠镜检查的过程中同时实现清洗润滑功能的技术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107080519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式肛肠镜,包括喷头、拍摄组件、导光光纤和固定座;所述喷头固定在内管下端;所述喷头与内管之间设置有拍摄组件;所述内管中设置有与拍摄组件连接的导光光纤;所述内管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污套;所述清污套上设置有排污管;所述内管上端还设置有控制喷头喷液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清污套之间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内管上端设置成直观,下端设置成锥形管。该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在润滑、清洗和防止感染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达到既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又可以精确的检查,而且,具有体积较小,移动性好,而且检查操作方便快捷,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该装置虽然能够通过喷头对肛肠内部进行清洗操作,但由于其清洗与排污装置处于同一贯通腔体内,清洗后的污染药液无法完全排出,可能对刚清洗后的肛肠内部区域产生二次污染,其整体的清洗效率较低、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获得一种能够在进行肛肠检查的同时将后续的清洗与给药过程相对分离以防止清洗过程中排污不彻底而对已清洗区域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的多功能肛肠镜。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肛肠镜,至少包括:本体以及内窥镜头,所述内窥镜头安装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上,所述内窥镜头与布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内窥镜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窥镜线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穿出,其中,所述本体的外周侧沿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至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给药装置、腔体分隔装置以及清洗装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环绕固定在所述本体外周侧的喷药环,所述喷药环与布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喷药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喷药管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穿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药环为中空环状管体,所述喷药环在垂直于其直径方向上的截面为半圆形截面。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药环的外周侧开设有多个喷药孔,所述喷药孔为锥形通孔,所述喷药孔靠近所述喷药环的外周侧的直径小于所述喷药孔远离所述喷药环的外周侧的直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腔体分隔装置包括环绕固定在所述本体外周侧的充气囊体,所述充气囊体与布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充气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喷药管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穿出并与充气设备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环绕固定在所述本体外周侧的清洗环,所述清洗环与布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清洗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清洗管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穿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环的外周侧设有若干喷射方向垂直于所述管体中心轴线的喷头。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头为一字型扇形喷头,所述喷头的喷口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充气囊体与所述清洗环之间的所述本体的外周侧上的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与布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排污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穿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沟槽在垂直于其直径方向上的截面为U型截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肛肠镜至少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优势:(1)本技术可实现肛肠检查与给药的同步进行,便于医护人员对肛肠科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直观地了解;(2)本技术通过设置分隔装置,可将肛肠的清洗与给药过程相对独立开来,防止因清洗后的药液排污不彻底而造成患处二次感染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和图4是本技术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列表1:本体2:内窥镜头3:内窥镜线4:喷药环5:喷药管6:喷药孔7:充气囊体8:充气管9:充气设备10:清洗环11:清洗管12:喷头13:环形沟槽14: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肛肠镜,至少包括:本体1以及内窥镜头2,所述内窥镜头2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上,所述内窥镜头2与布置在所述本体1内部的内窥镜线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窥镜线3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穿出,其中,所述本体1的外周侧沿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至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给药装置、腔体分隔装置以及清洗装置。优选地,所述内窥镜头2为型号VC502的内窥镜头,所述内窥镜线3为与所述内窥镜头3相配套的镜头线。优选地,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有圆弧状仓体,所述内窥镜头安装在所述仓体内,所述仓体为透明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本体的第二端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上适应性开设有管道孔。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3所示,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环绕固定在所述本体1外周侧的喷药环4,所述喷药环4与布置在所述本体1内部的喷药管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喷药管5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穿出。通过设置给药装置,可在肛肠镜完成检查后抽出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肛肠腔体内壁进行给药操作,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提高了患处的治疗效果;检查与治疗可同时进行,提高了医护人员对病患的治疗效率。优选地,所述喷药管与喷药器相连接。例如,喷药器为中国专利CN2149215Y公开的喷药器。优选地,药液通过医疗液体泵进入所述喷药管。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喷药环4为中空环状管体,所述喷药环4在垂直于其直径方向上的截面为半圆形截面。通过设置喷药环,可实现对肛肠腔体内壁周向喷药,从而使喷药的覆盖面积更大,提高喷药的作用效果。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喷药环4的外周侧开设有多个喷药孔6,所述喷药孔6为锥形通孔,所述喷药孔6靠近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肛肠镜,至少包括:本体(1)以及内窥镜头(2),/n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窥镜头(2)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上,所述内窥镜头(2)与布置在所述本体(1)内部的内窥镜线(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窥镜线(3)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穿出,/n其中,所述本体(1)的外周侧沿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至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给药装置、腔体分隔装置以及清洗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肛肠镜,至少包括:本体(1)以及内窥镜头(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头(2)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上,所述内窥镜头(2)与布置在所述本体(1)内部的内窥镜线(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窥镜线(3)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穿出,
其中,所述本体(1)的外周侧沿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至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给药装置、腔体分隔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肛肠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环绕固定在所述本体(1)外周侧的喷药环(4),所述喷药环(4)与布置在所述本体(1)内部的喷药管(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喷药管(5)的第二端沿所述本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从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肛肠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环(4)为中空环状管体,所述喷药环(4)在垂直于其直径方向上的截面为半圆形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肛肠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环(4)的外周侧开设有多个喷药孔(6),所述喷药孔(6)为锥形通孔,所述喷药孔(6)靠近所述喷药环(4)的外周侧的直径小于所述喷药孔(6)远离所述喷药环(4)的外周侧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肛肠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分隔装置包括环绕固定在所述本体(1)外周侧的充气囊体(7),所述充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翊美,文瀚,姜桂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翊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