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及其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57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及其吸尘器,其中,散热型机体结构包括壳体、动力组件和电池组件,其中,动力组件和电池组件位于壳体内,且电池组件将壳体内腔分为前腔体和后腔体,动力组件位于前腔体中,壳体与前腔体对应的部分上设有排风口,壳体与后腔体对应的部分完整;电池组件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环绕电池组件的导风间隙,动力组件的出风口朝向电池组件设置,使经过动力组件的空气沿导风间隙从前腔体流向后腔体后流回前腔体,并从排风口流出。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型机体结构不仅解决了散热问题,还延长了气流流通通道,有利于动力组件降噪,使用户使用体验更加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及其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及其吸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吸尘器行业在技术方面的不断积累和突破,更新颖更好用的吸尘器正在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充电式吸尘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可再充电电池内阻的存在,在充放电时候将发出热量,而这些可充电电池和电路板紧凑地封装在支架内,难以将热量散发出去,当热量累积至一定程度时,将影响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导致电路板过热损坏,甚至会引起爆炸等严重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散热效果好。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采用上述散热型机体结构,散热效果好,保证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噪音小。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包括壳体、动力组件和电池组件,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电池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池组件将所述壳体内腔分为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动力组件位于所述前腔体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前腔体对应的部分上设有排风口,所述壳体与所述后腔体对应的部分完整;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环绕所述电池组件的导风间隙,所述动力组件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使经过所述动力组件的空气沿所述导风间隙从所述前腔体流向所述后腔体后流回所述前腔体,并从所述排风口流出。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相对所述动力组件倾斜设置,所述电池组件由上而下朝向所述动力组件一侧倾斜,使经过所述动力组件的空气沿所述电池组件向上流入上方的所述导风间隙。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倾斜角度为45°-65°,所述动力组件的中心轴线延长线与所述电池组件的中心轴线相交,且夹角大于90°。优选地,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动力组件的下方;所述动力组件由下而上朝向远离所述排风口的方向倾斜,使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排风口之间具有排风空间。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的倾斜角度为10°-20°。优选地,设置所述电池组件使所述电池组件相对于水平面的投影靠近所述排风口且不与所述排风口重合。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相对于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动力组件相对于水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动力组件保持至少3mm的间隙。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电路板安装位,所述电路板安装位中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位设置在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动力组件的一侧。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口和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尘杯组件和上述的散热型机体结构,所述尘杯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动力组件的进风口对应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散热型机体结构,利用电池组件将壳体分为前腔体和后腔体,实现区域划分,并将排风口仅设置在前腔体的侧壁上,再利用电池组件形成一个导风通道,有利于加强壳体内的空气流通;同时,设置动力组件的出风口对准电池组件,不仅可以直接对电池组件降温,还可在前腔体和后腔体之间提供流动空气,使经过所述动力组件的空气沿所述导风间隙从所述前腔体流向所述后腔体后流回所述前腔体,并从所述排风口流出,进一步对电池组件和壳体内的其他部件进行降温。应用了上述的散热型机体机构的吸尘器,不仅解决了散热问题,还延长了气流流通通道,有利于动力组件降噪,使用户使用体验更加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型机体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壳体;11、前腔体;12、后腔体;13、排风口;14、导风间隙;20、动力组件;21、出风口;30、电池组件;31、安装座;32、电路板安装位;33、电路板;34、通线槽;40、尘杯组件;50、吸尘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看附图1至附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型机体结构及其吸尘器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中,散热型机体结构的电池组件将壳体内腔分为两部分,且与壳体内腔之间留有导风间隙,使空气可以在壳体内腔中流动,进而从排风口流出,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包括壳体10、动力组件20和电池组件30,其中,动力组件20和电池组件30位于壳体10内,且电池组件30将壳体10内腔分为前腔体11和后腔体12,动力组件20位于前腔体11中,壳体10与前腔体11对应的部分上设有排风口13,壳体10与后腔体12对应的部分完整;电池组件30与壳体10内壁之间设有环绕电池组件30的导风间隙14,动力组件20的出风口21朝向电池组件30设置,使经过动力组件20的空气沿导风间隙14从前腔体11流向后腔体12后流回前腔体11,并从排风口13流出。利用电池组件30将壳体10分为前腔体11和后腔体12,实现区域划分,并将排风口13仅设置在前腔体11的侧壁上,再利用电池组件30形成一个导风通道,有利于加强壳体10内的空气流通;同时,设置动力组件20的出风口21对准电池组件30,不仅可以直接对电池组件30降温,还可在前腔体11和后腔体12之间提供流动空气,使经过动力组件20的空气沿导风间隙14从前腔体11流向后腔体12后流回前腔体11,并从排风口13流出,进一步对电池组件30和壳体10内的其他部件进行降温。导风间隙14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优选地,如附图1所示,电池组件30相对动力组件20倾斜设置,与壳体10内壁间隔设置,预留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动力组件和电池组件,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电池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池组件将所述壳体内腔分为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动力组件位于所述前腔体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前腔体对应的部分上设有排风口,所述壳体与所述后腔体对应的部分完整;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环绕所述电池组件的导风间隙,所述动力组件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使经过所述动力组件的空气沿所述导风间隙从所述前腔体流向所述后腔体后流回所述前腔体,并从所述排风口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动力组件和电池组件,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电池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池组件将所述壳体内腔分为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动力组件位于所述前腔体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前腔体对应的部分上设有排风口,所述壳体与所述后腔体对应的部分完整;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有环绕所述电池组件的导风间隙,所述动力组件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使经过所述动力组件的空气沿所述导风间隙从所述前腔体流向所述后腔体后流回所述前腔体,并从所述排风口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相对所述动力组件倾斜设置,所述电池组件由上而下朝向所述动力组件一侧倾斜,使经过所述动力组件的空气沿所述电池组件向上流入上方的所述导风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型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倾斜角度为45°-65°,所述动力组件的中心轴线延长线与所述电池组件的中心轴线相交,且夹角大于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动力组件的下方;所述动力组件由下而上朝向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亨钊蒋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