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装机和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还涉及一种后装机,包括上述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放射治疗的形式,操作时放射源直接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如鼻咽、食管、宫颈等部位进行照射。后装机即为一种常见的用于实现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医疗设备。后装机中的放射源,一般采用直径为0.9~1.1mm的钢丝绳,并在钢丝绳的头端焊接有同等直径的钢套,套内有放射性核素物质。使用时,放射源沿后装机内设置的通道送出,并到达一定长度位置。为了控制放射源的伸出长度,会在前述通道的指定位置处设置信号收集装置,比如光电开关。当放射源通过前述指定位置时,放射源遮挡光电开关光线从而产生电信号,进而借助这一电信号实现放射源的后续动作控制。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中,当放射源尚未进入通道的指定位置时,光电开关光线发射口发出的光透过透光孔,被光线接收口接收;当放射源进入通道且到达指定位置时,放射源利用自身结构遮挡透光孔,导致光电开关光线发射口发出的光无法传递至光线接收口。根据前述两种不同状态,光电开关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为了满足放射源在通道内的穿梭移动,放射源的直径小于通道的直径,也正是因为放射源的直径小,因此,放射源沿通道移动时,容易在通道内径向跳动而造成漏光,由此产生误报信号。针对这一问题,尽管现有技术通常会通过缩小透光孔的直径、减小放射源和通道二者的直径差来降低误报信号发生的概率,但因此会造成使用时间长后放射源带来的灰尘堆积在透光孔处造成阻塞,同样容易产生误报信号。r>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放射源在通道内的定位精度,减少误报信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可以精确定位待测细长件在待测通道内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装机,包括上述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杠杆、定位球和用以与待测通道连通且相交的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的另一端对准且邻接于所述杠杆的杆周;所述杠杆设有用以遮挡信号或供信号穿过的媒介部;所述媒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分布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定位球的部分球身用以设于待测通道内且重合于待测细长件在所述待测通道内的部分穿梭轨迹,所述定位球的另一部分球身穿入所述定位通道内且抵接于所述杠杆;所述杠杆的支点与所述媒介部的间距大于与所述球身的接触点的间距。优选地,所述定位通道在所述定位球的上方垂向延伸;所述媒介部和所述定位球位于所述杠杆的同侧力臂。优选地,所述支点设于所述杠杆的其中一端。优选地,所述杠杆的上端面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圆弧槽;所述杠杆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圆弧槽相邻、用以约束所述圆弧槽的位置的限位轴。优选地,所述定位球具体为钢球。优选地,所述支点设于所述杠杆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媒介部为贯通设于所述杠杆内的通孔。优选地,所述杠杆、所述媒介部、所述信号发射器和所述信号接收器四者的外周设有封闭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后装机,包括机身、设于所述机身内的待测通道和呈绳状、用以在所述待测通道内穿梭的待测细长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定位装置;所述待测细长件具体为端部设有放射物的钢丝绳。优选地,所述待测通道水平分布;所述定位通道垂向分布且连通于所述待测通道的中部。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定位装置包括杠杆、定位球和用以与待测通道连通且相交的定位通道;其中,杠杆设有用以遮挡信号或供信号穿过的媒介部;媒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分布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该定位装置中,定位通道的其中一端与待测通道连通,另一端对准且邻接于杠杆的杆周;定位球的部分球身用以设于待测通道内,且重合于待测细长件在待测通道内的部分穿梭轨迹,定位球的另一部分球身则穿入定位通道内且抵接于杠杆的杆身。基于上述结构连接,待测细长件尚未到达待测通道在定位球处时,定位球和杠杆均处于初始位置,媒介部和设于媒介部两侧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能够获取到第一信号。待测细长件到达待测通道在定位球处时,定位球因待测细长件占据了待测通道内的空间而被挤开,因部分定位球已经约束于定位通道内,因此,被待测细长件挤开的定位球只能沿定位通道向杠杆偏移,进而导致设于杠杆的媒介部产生位移。此时,媒介部和设于媒介部两侧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能够获取到第二信号。此外,由于该定位装置中,杠杆的支点与媒介部的间距大于与球身的接触点的间距,因此,定位球被待测细长件挤开时所产生位移量被放大后传递至媒介部,有利于媒介部和设于媒介部两侧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精确获取待测细长件在待测通道内的位置信号。综上,该定位装置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待测细长件在待测通道内的定位,不会因待测细长件在待测通道内的轻微动作而产生错误信号,也不会因外界杂质而引入误差,定位精度高,可长期使用,方便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装置在待测细长件尚未穿入待测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装置在待测细长件穿入待测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01-待测通道、02-待测细长件、1-杠杆、2-定位球、3-定位通道、4-媒介部、5-圆弧槽、6-限位轴、7-支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装置在待测细长件尚未穿入待测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装置在待测细长件穿入待测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位装置,适用于定位穿梭于待测通道01内的待测细长件02,包括杠杆1、定位球2和定位通道3。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定位通道3与待测通道01相交分布,且定位通道3的其中一端与待测通道01连通,定位通道3的另一端则对准且邻接于杠杆1的杆周。显然,基于定位通道3的端部和杠杆1的杆周的相对位置关系,杠杆1同样与定位通道3相交分布。杠杆1设有用以遮挡信号或供信号穿过的媒介部4,媒介部4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分布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媒介部4用于遮挡信号时,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在媒介部4尚未处于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时传递至信号接收器,在媒介部4处于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时无法传递至信号接收器。媒介部4用于供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杠杆(1)、定位球(2)和用以与待测通道(01)连通且相交的定位通道(3);所述定位通道(3)的另一端对准且邻接于所述杠杆(1)的杆周;所述杠杆(1)设有用以遮挡信号或供信号穿过的媒介部(4);所述媒介部(4)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分布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定位球(2)的部分球身用以设于待测通道(01)内、且重合于待测细长件(02)在待测通道内的部分穿梭轨迹,所述定位球(2)的另一部分球身穿入所述定位通道(3)内且抵接于所述杠杆(1);所述杠杆(1)的支点(7)与所述媒介部(4)的间距大于与所述球身的接触点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杠杆(1)、定位球(2)和用以与待测通道(01)连通且相交的定位通道(3);所述定位通道(3)的另一端对准且邻接于所述杠杆(1)的杆周;所述杠杆(1)设有用以遮挡信号或供信号穿过的媒介部(4);所述媒介部(4)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分布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定位球(2)的部分球身用以设于待测通道(01)内、且重合于待测细长件(02)在待测通道内的部分穿梭轨迹,所述定位球(2)的另一部分球身穿入所述定位通道(3)内且抵接于所述杠杆(1);所述杠杆(1)的支点(7)与所述媒介部(4)的间距大于与所述球身的接触点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道(3)在所述定位球(2)的上方垂向延伸;所述媒介部(4)和所述定位球(2)位于所述杠杆(1)的同侧力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7)设于所述杠杆(1)的其中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圆弧槽(5);所述杠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兆峰,胡楠,辛国治,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