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保温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51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保温碗,其包括内胆、外壳以及盖设于外壳上端的盖体,外壳外壁对称设置有两提手,外壳下端还设置有充电插口,内胆套设于外壳内,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容置腔,内胆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内胆加热的电加热板,容置腔内设置有与电加热板电连接的蓄电池,外壳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流通断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蓄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使用者实现保温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保温碗
本技术涉及婴儿餐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婴儿保温碗。
技术介绍
在冬天或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由于婴儿的吃饭速度比较慢,导致饭菜经常就凉了,凉掉的饭菜不能给婴儿吃,不然由于婴儿的体质差,很可能受凉,同时又不可勉强给婴儿喂食,所以对婴儿饭菜保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保温碗。在公告号为CN2041055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水保温吸盘碗,包括碗体和底座,碗体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置于外壳内,内胆与外壳形成一注水空腔,内胆上方外侧设有一封水线,外壳侧壁上设有一手提部,手提部包括左手提部和右手提部,左手提部和右手提部为对称设置,右手提部上设有一注水孔,注水孔上加盖了一密封盖,密封盖与右手提部为卡扣式连接,底座上部与外壳底部相卡扣,底座下部设有一硅胶吸盘。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保温碗,其保温的方式是采用注入热水进行保温,但是,该保温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提前准备热水,再将热水注入注水空腔中,使用完后还需将温水倒出,该保温方式的操作过程比较麻烦,因此现有市场上需要一种便捷保温的婴儿保温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保温碗,其具有便捷保温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保温碗,包括内胆、外壳以及盖设于外壳上端的盖体,所述内胆套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位于内胆底部的电加热板,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与电加热板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外壳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流通断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蓄电池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加热板、蓄电池以及控制装置来实现对内胆进行加热保温的效果,通过设置于外壳上的控制装置来控制是否开启保温,保温操作更加的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端开口处向上延伸设置有一橡胶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各婴儿喂食粥或者汤时,汤匙底部会残留部分液体,为避免该部分液体滴落人使身上或者地上清理不便,使用者可先将汤匙底部在橡胶圈上刮去多余液体,橡胶圈又采用硅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形变弹性,在汤匙刮去多余液体时,能够去除的更加干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圈上还设置有用于引流碗内流体的引流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流嘴的引流作用,将内胆内的液体倒出时,能够更加的集中,而且能够避免倾倒完毕后液体残流至外壳外壁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嵌设固蓄电池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呈U字形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婴儿碗在使用中会经常晃动,甚至掉落的情况,通过设置固定座来固定蓄电池的位置,避免蓄电池松动后而导致电源线接头的松断的情况,进一步增强蓄电池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将电加热板抬离蓄电池并贴近内胆底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块将电加热板抬离至远离蓄电池的一侧上,避免电加热板与蓄电池的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危险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胆底部固设有一螺纹套,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螺纹安装孔,所述内胆与外壳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螺钉自下而上穿过螺纹安装孔与螺纹套连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纹套、螺纹安装孔以及螺钉的作用将外壳与内胆连接固定,此连接方式在安装以及拆卸上都较为简单,而且连接强度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吸盘底座,所述吸盘底座上端设置有一限位凸起,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来实现外壳与吸盘底座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在清洗婴儿碗时,无需取下吸盘底座清洗,吸盘底座可固定于某处,或者拆卸移动至另一处固定,使用更加的灵活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盘周侧上还设置有便于取下吸盘底座的手持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底座一般通过真空吸附至某处,通过手持部将便于使用者取下吸盘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包括内胆、外壳以及盖设于外壳上端的盖体,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容置腔,内胆底部设置有电加热板,容置腔内设置有与电加热板电连接的蓄电池,外壳的一侧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如此将有助于使用者便捷实现保温效果;(2)通过在外壳底部可分离式设置有吸盘底座,吸盘底座上还设置有手持部,便于使用者灵活使用吸盘底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胆下部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外壳下部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胆;2、外壳;3、盖体;4、容置腔;5、电加热板;6、蓄电池;7、控制装置;8、橡胶圈;9、引流嘴;10、固定座;11、定位块;12、螺纹套;13、螺纹安装孔;14、螺钉;15、吸盘底座;16、限位凸起;17、限位凹槽;18、手持部;19、提手;20、充电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婴儿保温碗,包括内胆1、外壳2以及盖设于外壳2上端的盖体3,外壳2外壁对称设置有两提手19,外壳2下端还设置有充电插口20,内胆1套设于外壳2内,外壳2与内胆1之间形成容置腔4,容置腔4内设置有位于内胆1底部的电加热板5,容置腔4内还设置有与电加热板5电连接的蓄电池6,外壳2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流通断的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与蓄电池6电连接,控制装置7设置为微电脑触控面板;通过向电加热板5上通入电流斌发热实现对内胆1进行加热保温的效果,通过微电脑触控面板控制电流的通断将便于完成保温操作。其中,图2、图3所示,在内胆1底部焊接固设有一螺纹套12,外壳2底部设置有螺纹安装孔13,内胆1与外壳2通过螺钉14连接固定,螺钉14自下而上穿过螺纹安装孔13与螺纹套12连接固定,同时内胆1上端抵接于外壳2上端上,便于将内胆1安装固定于外壳2上。参见图1、图2所示,在外壳2上端开口处向上延伸设置有一橡胶圈8,便于使用者在喂流食时刮下汤匙下端的物质。在橡胶圈8上还一体成型设置有用于引流碗内流体物质的引流嘴9。参见图1、图2所示,外壳2内侧壁的底部上设置有用于嵌设固定蓄电池6的固定座10,本实施例中蓄电池6设置有两块,固定座10对应设置有两件,两固定座10均呈U形状设置。外壳2内侧壁位于容置腔4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定位块11,定位块11的设置将电加热板5抬离蓄电池6并贴近内胆1底部设置。参见图1、图4所示,在外壳2底部还可分离式设置有一吸盘底座15,吸盘底座15上端设置有一限位凸起16,外壳2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起16相适配的限位凹槽17,通过限位凸起16与限位凹槽17之间的嵌合作用,将外壳2固定于吸盘底座15上,同时吸盘底座15由硅胶制成,利用吸盘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保温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1)、外壳(2)以及盖设于外壳(2)上端的盖体(3),所述内胆(1)套设于外壳(2)内,所述外壳(2)与内胆(1)之间形成容置腔(4),所述容置腔(4)内设置有位于内胆(1)底部的电加热板(5),所述容置腔(4)内还设置有与电加热板(5)电连接的蓄电池(6),所述外壳(2)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流通断的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与蓄电池(6)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保温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1)、外壳(2)以及盖设于外壳(2)上端的盖体(3),所述内胆(1)套设于外壳(2)内,所述外壳(2)与内胆(1)之间形成容置腔(4),所述容置腔(4)内设置有位于内胆(1)底部的电加热板(5),所述容置腔(4)内还设置有与电加热板(5)电连接的蓄电池(6),所述外壳(2)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流通断的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与蓄电池(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端开口处向上延伸设置有一橡胶圈(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8)上还设置有用于引流碗内流体的引流嘴(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4)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嵌设固蓄电池(6)的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呈U字形状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锦喜冯立情刘尚坤黄伟达郭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鸿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